聊聊公眾號最讓我不爽的兩個痛點

豌豆花下猫發表於2024-04-07

本文首發於 Python貓

微信公眾號最讓我不爽的地方有兩個,而且有很多人雖然也不爽,卻不知道原因。

本文想聊聊公眾號的兩個痛點,因為我經常收到私信問這兩個問題,本文算是一次集中的回覆吧。

第一個不爽的點是公眾號會遮蔽外鏈,導致無法正常跳轉文字連結。

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說在公眾號文章裡,你新增的文字超連結只能放微信平臺內的連結,無法插入其它平臺(比如個人部落格、技術網站、其它社交媒體等等)的連結。

讀者不解的疑問

由於時不時有讀者問詢,我前不久就把“公眾號只能放內鏈”的事在朋友圈發了,竟然有很多人評論說根本不知道這回事!頓時感覺有個無形的資訊繭房把我籠罩住了……

在每週釋出《Python潮流週刊》時,這個平臺級限制迫使我要將所有外鏈處理為腳註。

雖然有工具可以一鍵轉換,操作上毫不費力,但是,每期週刊都有 40 個左右的外鏈,這一方面會導致文章末尾的“參考資料”部分非常冗長,另一方面是讀者從正文的序號找內容連結也非常之不便。

你或許想問:為什麼不隱去連結腳註呢?這當然不好,因為週刊很重要的意圖就是給出資訊來源,讓讀者能從資訊的源頭去閱讀。

你或許想問:為何不在“閱讀原文”放其它平臺的連結呢?沒錯,我就是這麼做的,但是有多少人會去點選那藏在犄角旮旯裡的“閱讀原文”呢?

最近,我在週刊開頭位置加了部落格版連結,如果你複製連結到瀏覽器訪問,當然會獲得無障礙的閱讀體驗,可是我懷疑這麼做的人應該也不多吧?

有人給我提議:可以在每則分享素材的下方放上鍊接啊!沒錯,這方法當然可行,友刊《HelloGithub》月刊就是這麼幹的。

但是,我感覺這麼操作並不適合放在我的週刊。一方面它是屈服於封閉型平臺而作的折中方案,但週刊是以個人部落格/Newsletter/Github等開放型平臺為主要陣地的,我不想為此編輯出一個特供版本;另一方面是在正文裡混雜連結會導致內容非常冗長,更不要提我經常在一則分享裡新增多個連結和附註,我難以想象將連結分離在其下方會是怎樣的車禍現場。

還有好心人提議:有 xxx 小程式可以支援插入文字連結。沒錯,在寫公眾號的五年裡,我至少見到過 3 個這類小程式了,但是,且不要提用它們操作時的麻煩,就說它們可能亂入的廣告就不可接受,最最讓人顧慮的還有一點,就是這類小程式到底能存活多久呢?

因此,這個痛點目前無法很好消解。如果你也煩它,請訪問我的個人部落格閱讀。

接著聊聊第二個讓人不爽的點吧:2018 年 3 月後開通的公眾號不支援留言功能。

這個點應該有更多的人是毫不知情的吧?但事實就是這樣。而 Python貓 遺憾是在 2018 年 9 月註冊的,只是相差了半年而已。

沒有留言功能,就缺了極其重要的讀者互動方式。有時候想搞搞“留言贈書”來送福利,做不到。有時候想為正文補充一段註釋,也做不到。

你或許想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抱歉,我同樣很費解,同樣不知道緣由。

公眾號裡可以新增“快捷私信”,也就是你在文章最最底部看到的“發訊息”。但是,這裡傳送的只是普通私信,只有號主能看到和回覆,不能像留言功能那樣可以精選、可以多輪對話、可以公開給所有讀者。

你或許想說:有 xxx 小程式可以支援留言功能。沒錯,我也見到過幾個,但是我也不會考慮,理由跟前文一樣。

你或許想說:可以去做公眾號遷移啊,很多新的公眾號都是這樣獲得留言功能的。

確實可以,我知道這麼做的號就有不少。但是,我有幾點考慮:一是我完全不想去註冊公司(包括找人代辦),二是會導致現賬號的資料丟失,三是我就想堅持等到平臺正常開放留言功能。

大概從半年前開始,我已經看到好幾個號主分享說他們的號支援留言了,包括隔壁的“古明地覺的程式設計教室”。

公眾號似乎在悄悄的開放留言功能!但是,它到底會給哪些號開通,會開通多少呢?

這我屬實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明明有的號開通得比 Python貓 晚,但它們卻有了留言;明明有的號只是一個人的多個小號,但它們卻有了留言;明明有的號已經很久不更新了,卻也有了留言……

我也許要晚人一步了,也可能是晚兩步、三步吧,唉。

也許等真的支援留言了,我會很尷尬地收不到任何留言,就像經常性放了讚賞卻沒有收穫一樣,但是,也正像時不時能收到一則讚賞和鼓勵性的悄悄話一樣,誰說就沒有讀者會來留下一些積極的鼓舞人心的話呢?

我期待這一天能早點到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