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式零基礎入門:小程式與公眾號、H5、app的區別

小橙序之家發表於2017-11-23

小程式是一種基於超級App微信的web化解決方案,在其誕生後,就有很多人將它與公眾號、HTML5(H5)進行對比,甚至越來越多的人把小程式與H5混淆,下面,小橙序之家(微信公眾號 xcxzjia)為你介紹三者之間究竟有什麼異同。

注意,本書所描述的H5,是指基於HTML5標準開發的商城或動態網頁,並非是指HTML5技術標準。

2.1小程式與公眾號的區別

小程式與公眾號(訂閱號、服務號、企業號)同屬微信生態圈,小程式在釋出之初,張小龍就表示希望通過小程式彌補服務號的不足。

當我們做一個公眾號,我們需要收穫很多的訂閱使用者(粉絲),公眾號與使用者存在一種訂閱的關係,然後大家都會從粉絲數量來判斷這個號的價值。

但是小程式不像訂閱號,小程式只有訪問量,它與使用者之間,只有一種訪問與被訪問的關係,所以小程式和公眾號從本質上就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小程式不是公眾號的延伸,而是一種新的形態。

下面,小橙序之家(微訊號xcxzjia)就從定位、功能、開發技術、使用者體驗這幾個方面來談談兩者之間的差異。

2.1.1 定位不同

公眾號主要用於資訊的傳遞,實現人與資訊的連線,主要服務於營銷和資訊傳遞。

而小程式主要面向於產品和服務,是微信新的一種開放形態,小程式可以在微信內被便捷地獲取和傳播,同時具備出色的使用體驗。

2.1.2 功能不同

 公眾號的功能主要是圍繞資訊展示與營銷,公眾號與小程式在開發語言、設計規範、營銷方式、稽核機制等功能方面均有較大不同。

 公眾號是為使用者提供資訊與資訊釋出平臺,提供了一種新的資訊傳播方式,構建與讀者之間更好的溝通與管理模式,結合H5後,公眾號也能夠提供一些簡單互動功能。

 而小程式旨在為使用者提供服務,相比公眾號執行更流暢,能夠提供更加複雜的產品與服務。

2.1.3 開發技術不同

公眾號基於傳統的H5開發與執行,而小程式基於微信自身的開發工具和語言。

2.1.4 體驗上的差距

公眾號操作延遲比較大,小程式則接近原生App。

2.2小程式與H5的區別

在小程式釋出之初,小橙序之家(微訊號 xcxzjia)發現,很多人認為小程式就是H5頁面。

其實並非如此,因為H5遵循的標準是HTML5,而小程式有自己的一套標準。下面,小橙序之家從執行環境、開發成本、系統許可權和使用者體驗這四個方面談一談兩者之間的區別。

2.2.1執行環境的區別

 傳統H5 執行環境是瀏覽器,包括webview;  微信小程式執行環境是非完整瀏覽器,是基於瀏覽器核心完全重構的一個內建解析器,針對小程式專門做了優化,配合自己定義的開發語言標準,大幅提升了小程式的流暢度和效能。  本質上說,HTML5 是瀏覽器頁面,而小程式是計算機程式。

2.2.2開發成本

當我們開發一個HTML5 的web需求時,我們需要從開發工具(vscode、Atom等),到前端框架(Angular、react等)、模組管理工具(Webpack 、Browserify 等)、任務管理工具(Grunt、Gulp等),還有UI庫選擇、介面呼叫工具(ajax、Fetch Api等)、瀏覽器相容性等方面去考慮產品的設計。

儘管大多數開發者面對這些工具時,都有了自己的配置模版,但成本依然不低吧?

而當我們想要開發一款小程式時,我們需要考慮什麼?

微信提供了統一的開發工具,並且規範了開發標準,所以,作為一個開發者,你只需要專注寫程式碼就好了。

而且,你可以隨意呼叫微信開發裡的API,不用擔心瀏覽器的相容性,不用擔心莫名其妙的bug……

所以,在同樣的專案需求面前,小程式的開發成本比以往的HTML5 開發的web 成本低很多。

2.2.3系統許可權

微信能獲取到更多的系統許可權,如網路通訊狀態、資料快取能力等,這些系統級許可權都能與微信小程式無縫銜接,這也就是官方宣稱的擁有Native App的流暢效能。

“ 關注小橙序之家(xcxzjia)微信公眾號,馬上體驗小程式的流暢性。”

而H5的web應用相對而言能獲取到的許可權就少了很多,而這一點恰巧是H5 web應用經常被詬病的地方。

也因此,HTML5的大多數應用被圈定在業務邏輯簡單、功能單一的範圍上。

2.2.4使用者體驗的差距

我們在開啟一個HTML5頁面的時候,實際上就是開啟一個web網頁,而網頁在瀏覽的時候,需要在瀏覽器中進行渲染,這個過程叫做載入,無論載入的時間的長短,都會給使用者一種「卡」或者「不靈敏」的感覺。

小程式是微信內的雲端應用,通過WebSocket 雙向通訊(保證無需重新整理即時通訊)、本地快取(圖片與UI 本地快取降低與伺服器互動延時)以及微信底層技術優化實現了小程式接近原生APP的體驗。

所以在使用小程式的時候,同等網路條件下幾乎不用等待,可以像操作普通app一樣流暢。

2.3小程式與APP的區別

眾所周知,小程式在內測之初,市面上就出現一些關於小程式將幹掉App的傳言,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或許小程式在未來真的能取代80%的App,但現在卻沒有任何要代替App的趨勢,但不管未來如何,現在先和小橙序之家(微訊號 xcxzjia)一起來看看小程式和App的區別吧。

2.3.1對使用者而言,小程式與App的差異主要有以下幾點:

  • 獲取路徑

App需要通過應用商店(如App Store、Google Play等)下載; 而小程式則不需下載,通過微信掃一掃或搜尋直獲取。

  • 是否安裝

App需要安裝在手機,並在手機桌面或在應用抽屜生成圖示; 而小程式不需要安裝,用完即走,不會生成新的圖示。

  • 佔用記憶體

App安裝後會一直存在於手機中,安裝資料及快取都會佔用大量記憶體,而且各家全家桶App之間都有一些藕斷絲連的喚醒關係。

(全家桶:百度、阿里、騰訊、小米等企業自家的或投資入股的所有App統稱為全家桶,最典型的就是谷歌系列服務。)

而小程式不需要安裝在手機上,微信有嚴格的小程式記憶體管理機制,小程式佔用的空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訊息推送

App為了及時將資訊傳遞及喚醒使用者,會頻繁給使用者推送訊息、廣告等,給使用者造成嚴重干擾; 而小程式不允許主動給使用者發訊息,僅能回覆模板資訊。

2.3.2 對於創業者或開發者而言,App和小程式又有哪些不同?

  • 創業機會

移動網際網路的創業已過半場,在上半場的App創業熱潮,誕生了微信、支付寶、美團等超級App,App市場已經飽和,幾乎所有的領域都已被覆蓋,沒有被覆蓋的也沒有什麼商業價值。

如今,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已經進入下半場,即超級App時代,通過超級App作為流量入口,同時依託於超級App的web化解決方案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例如微信的公眾號、今日頭條的頭條號、百度的直達號、微信小程式等。

同樣是基於超級App的web化解決方案,只不過,微信小程式,是目前為止應用領域最廣泛、場景技術最強的解決方案,在小程式還是一片藍海的時候,在新的使用場景下,將會衍生出來很多機會。

  • 開發成本

一款像樣的App,需要在iOS和Android兩個平臺進行優化設計、功能實現和迭代、UI、設計、時間、人力等成本昂貴;

而目前小程式,開發週期短,成本低,甚至兩到三名技術人員開發四到五天即可上線,大大降低了小程式創業的門檻。

  • 釋出上線

App需要向至少十幾家應用商店提交上線稽核,且每個應用商店要求的資料可能都不一樣,異常繁瑣;

小程式開發完成後,只需要在公眾平臺提交稽核即可。

  • 使用者群體

App面向所有智慧手機使用者。

小程式則是面向所有微信使用者,據騰訊2017年7月財務報,微信全球月活使用者人數約9.6億人。

  • 功能侷限

App可以實現完整的功能;

小程式僅限於微信不斷釋放的新能力和介面功能。

  • 推廣難度

App需要使用者主動下載幾M或幾十M的安裝包,然後再引導註冊,推廣難度大;

小程式通過二維碼、微信搜尋、附近的小程式等多個流量入口,享受微信流量紅利,推廣成本低。

“ 關注小橙序之家(xcxzjia)微信公眾號,獲取最新微信小程式創業、開發教程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