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大學

duxingzhe發表於2018-09-08

大學之大,在其學術,在其靈魂。學風,是讀書之風,治學之風,更是做人之風。在畢業之前曾去清華北大走走,感覺就是一流的大學以前是一流、現在仍是一流、將來也必定是一流大學。而一所大學的精神不在於多少棟大樓、而在於多少位大師。

社會上有很多對大學的批判,有些是非常好的意見與建議。比如目前對大學,甚至是部分二本院校的合理增負是回應社會對大學生培養不滿的一個非常好的回應。一本的大學就不提了,某些二本院校簡直就是要麼閒的要死,要麼一批考研的同學忙的要死。而且考研的那批再怎麼多,也不能成為主流。我曾經想努力增加時間,但是就是發現增加的時間無效、要麼沒有意義。時間多的以至於選擇浪費。但有一些純粹就是抱怨,甚至汙衊大學的意義。拿著一些極端個例說事,卻從不考慮是否有統計學的意義和討論的價值。

唯一感到遺憾的是,數學沒有補上去,可能也是沒有動力,也可能沒有對這門學科有清楚的認識。現在面對演算法分析這些課程,特別是大資料與人工智慧,確實在數學上拖了後腿。

大學有用,讀書更有用。相比於入學,畢業的時候我將英語提升到基本上和母語人士的閱讀能力一樣的水平,至少能做簡單的文字敘述,最起碼能做個自我介紹。在找工作和工作期間,我不曾一次感謝在英語上面的投資,至少這讓我在學習計算機學科知識的時候比別人少了一個障礙,而且還是最大的障礙。參加外語廣播電臺,參加英語演講比賽,甚至延續到畢業兩年後參加雅思考試。所以,以至於現在每次找工作都可以找兩份工作。也正如龍應臺博士給他的兒子安德列說的:“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大學的學科很有用,至少在深入學習以後很有用。沒用,是因為工作的簡單重複勞動,而不是大學的知識一無是處。在社交媒體上,不止一個人,也不止一次聽到有些人跟我討論:資料結構、演算法、離散數學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在工作上又不造輪子。是的,工作本來就是要追求效率,在別人已經提供了完善的解決方案的時候,我們確實不要去浪費這個時間,而且我們也不能全部自己造。但是,想過一個企業,一個個人所要在社會上立足的核心價值沒有?如果你的能力別人也有,而且無法與他人區分開,拿什麼和別人競爭?同樣的,企業也是如此。中興的事件已經用最慘痛的事實告訴我們,開源無法使用,可能就是一紙禁令的事情。而安卓始終瀰漫著閉源的威脅,為什麼?因為谷歌公司解決這個問題只需一句話便可滅掉整個安卓生態:我們不再維護安卓原始碼。更何況,美國確實讓全球定位系統提供給所有人使用,但是,只要威脅美國利益,對不起,用不了。所以,自主可控,不是故步自封,更不是頑固守舊,是不要被人扼住喉嚨,更不能受制於人。不重複造輪子,但是要保留造輪子的能力。有些人買了書,上面的程式碼就放在面前,連起碼的除錯都不會。正如我的學長說過一句話,我就是把分子式告訴你,流程告訴你,你一樣做不出來。現在看來,在某些情況下,我就是把原始碼給你,你一樣吃不下去。

大學,是一所學校,青春無價,不能浪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