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內部類的一些總結

codersai發表於2015-12-07

作為剛入門Java的小白,這兩天看到內部類,這裡做一個總結,若有錯誤,歡迎指正~

內部類是指在一個外部類的內部再定義一個類。類名不需要和資料夾相同。

內部類分為: 成員內部類、區域性內部類 靜態巢狀類 、匿名內部類

1.成員內部類

成員內部類是最普通的內部類,它的定義為位於另一個類的內部,形如下面的形式:

class Outter {
    private int age = 12;

    class Inner {
        private int age = 13;
        public void print() {
            int age = 14;
            System.out.println("區域性變數:" + age);
            System.out.println("內部類變數:" + this.age);
            System.out.println("外部類變數:" + Out.this.age);
        }
    }
}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ter out = new Outter();
        Outter.Inner in = out.new Inner();
        in.print();
    }
}

執行結果:

區域性變數:14
內部類變數:13
外部類變數:12

從本例可以看出:成員內部類,就是作為外部類的成員,可以直接使用外部類的所有成員和方法, 即使是private的 。雖然成員內部類可以無條件地訪問外部類的成員,而外部類想訪問成員內部類的成員卻不是這麼隨心所欲了。在外部類中如果要訪問成員內部類的成員,必須先建立一個成員內部類的物件,再通過指向這個物件的引用來訪問:

class Outter {
    private int age = 12;
    public Outter(int age) {
        this.age = age;
        getInInstance().print();   //必須先建立成員內部類的物件,再進行訪問!
    }

    private Inner getInInstance() {
        return new Inner();
    }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內部類沒同名,所以直接呼叫外部類成員變數:" + age);
        }
    }
}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ter out = new Outter(10);
    }
}

執行結果:

內部類沒同名,所以直接呼叫外部類成員變數:10
內部類可以擁有 private訪問許可權、protected訪問許可權、public訪問許可權及包訪問許可權

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成員內部類Inner用private修飾,則只能在外部類的內部訪問,如果用public修飾,則任何地方都能訪問; 如果用protected修飾,則只能在同一個包下或者繼承外部類的情況下訪問;如果是預設訪問許可權,則只能在同一個包下訪問。

這一點和外部類有一點不一樣, 外部類只能被public和包訪問兩種許可權修飾

我個人是這麼理解的,由於成員內部類看起來像是外部類的一個成員,所以可以像類的成員一樣擁有多種許可權修飾。要注意的是,成員內部類不能含有static的變數和方法。 因為成員內部類需要先建立了外部類,才能建立它自己的

2.區域性內部類

區域性內部類是定義在一個方法或者一個作用域裡面的類,它和成員內部類的區別在於區域性內部類的訪問僅限於方法內或者該作用域內。

定義在方法裡的內部類:

class Outter {

  private int age = 12;

    public void Print(final int x) {	//這裡區域性變數x必須設定為final型別!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inPrint() {
                System.out.println(x);
                System.out.println(age);
            }
        }
        new Inner().inPrint();
    }

}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ter out = new Outter();
        out.Print(10);
    }
}

執行結果:

10
12

本例中我們將內部類移到了外部類的方法中,然後在外部類的方法中再生成一個內部類物件去呼叫內部類方法。如果此時我們需要往外部類的方法中傳入引數,那麼外部類的方法形參必須使用 final 定義。

換句話說,在方法中定義的內部類只能訪問方法中final型別的區域性變數,這是因為在方法中定義的區域性變數相當於一個常量,它的生命週期超出方法執行的生命週期,由於區域性變數被設定為final,所以不能再內部類中改變區域性變數的值。(這裡看到網上有不同的解釋,還沒有徹底搞清楚==)

定義在作用域內的內部類:

class Outter {
  private int age = 12;
  public void Print(final boolean x) {	//這裡區域性變數x必須設定為final型別!
    	if(x){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inPrint() {
    	                System.out.println(age);
    	            }
    	        }
    		 new Inner().inPrint();
    	}       
    }
}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ter out = new Outter();
        out.Print(true);
    }
}

執行結果: 12

3.靜態巢狀類

又叫靜態區域性類、巢狀內部類,就是修飾為static的內部類。宣告為static的內部類,不需要內部類物件和外部類物件之間的聯絡,就是說我們可以 直接引用outer.inner ,即不需要建立外部類,也不需要建立內部類。

class Outter {
  private static int age = 12;
  static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age);
        }
    }
}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ter.Inner in = new Outter.Inner();
        in.print();
    }
}

執行結果:

12

可以看到,如果用static 將內部內靜態化,那麼內部類就只能訪問外部類的靜態成員變數,具有侷限性。

其次,因為內部類被靜態化,因此Outter.Inner可以當做一個整體看,可以直接new 出內部類的物件( 通過類名訪問static,生不生成外部類物件都沒關係

4.匿名內部類

匿名內部類應該是平時我們編寫程式碼時用得最多的,在編寫事件監聽的程式碼時使用匿名內部類不但方便,而且使程式碼更加容易維護。下面這段程式碼是一段Android事件監聽程式碼:

scan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history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這段程式碼為兩個按鈕設定監聽器,這裡面就使用了匿名內部類。具體位置是這段:

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程式碼中需要給按鈕設定監聽器物件,使用匿名內部類能夠在實現父類或者介面中的方法情況下同時產生一個相應的物件,但是前提是這個父類或者介面必須先存在才能這樣使用。當然像下面這種寫法也是可以的,跟上面使用匿名內部類達到效果相同:

private void setListener()
{
    scan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Listener1());       
    history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Listener2());
}

class Listener1 implements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class Listener2 implements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這種寫法雖然能達到一樣的效果,但是既冗長又難以維護,所以一般使用匿名內部類的方法來編寫事件監聽程式碼。同樣的, 匿名內部類也是不能有訪問修飾符和static修飾符的

匿名內部類是唯一一種沒有構造器的類 。正因為其沒有構造器,所以匿名內部類的使用範圍非常有限,大部分匿名內部類用於 介面回撥 。匿名內部類在編譯的時候由系統自動起名為Outter$1.class。一般來說,匿名內部類用於繼承其他類或是實現介面,並不需要增加額外的方法,只是對繼承方法的實現或是重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