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x開源測試之環境搭建,weex未來展望。
2018年最新weex實戰,戳這裡:
https://blog.csdn.net/dzsw0117/article/details/79270643
專案github地址,直接看效果:star,fork一下吧!
https://github.com/duqian291902259/weex-demo-dusan
最近一直在研究移動終端的跨平臺解決方案。ReactNative對Native開發人員來說,學習成本有點高,weex相對有優勢。weex內測以來,兩個月內已經有5000+開發者加入weex專案的測試了。我通過阿里weex團隊成員,獲得了,github內測資格,有許可權訪問weex倉庫,下載了原始碼,就一起研究下吧。
weex環境配置還是比較簡單方便的,推薦mac開發,有前端基礎上手更快。
我諮詢了阿里-鬼道,新手學RN還是Weex,有何區別,他給我發了這樣一條資訊,看看它與React Native的比較:
挺好的問題:
1. DSL 語法差異很大,可能 weex 更輕量一些,上手快一些;
2. Native 效能 weex 還是有一些優勢的,包也更小。
下面是安裝weex開發環境。可以參照官方文件:weex tutorial
1,安裝官方demo:playground.apk
下載apk檔案,Weex Playground
執行命令,,安裝後的demo如圖:
adb install -r /Users/duqian/Desktop/Learning/Weex/playground.apk
2,安裝命令列工具: weex-toolkit
$ npm install -g weex-toolkit
前提是要有node環境,如果沒有安裝:
brew install node
brew沒有安裝,請先安裝Homebrew。如何安裝,可以參照我的博文:
http://blog.csdn.net/dzsw0117/article/details/51260020:Mac下安裝常用開發工具
3.編譯測試
將下面的程式碼寫成demo,命名tech_list.we檔案。
<template>
<div class="container">
<div class="cell">
<image class="thumb" src="http://t.cn/RGE3AJt"></image>
<text class="title">JavaScript</text>
</div>
</div>
</template>
<style>
.cell { margin-top: 10; margin-left: 10; flex-direction: row; }
.thumb { width: 200; height: 200; }
.title { text-align: center; flex: 1; color: grey; font-size: 50; }
</style>
進入tech_list.we所在的檔案目錄,執行終端命令就可以在瀏覽器看到頁面效果了:
weex tech_list.we
如果ok,會開啟瀏覽器跳轉到渲染出來的頁面。
DuQian-MBP:~ duqian$ weex /Users/duqian/Desktop/Learning/Weex/demo/tech_list.we
info Fri Jun 17 2016 12:04:35 GMT+0800 (CST)WebSocket is listening on port 8082
info Fri Jun 17 2016 12:04:35 GMT+0800 (CST)http is listening on port 8081
4,測試weex手機執行app中的效果
終端使用下面的命令執行後會生成一個二維碼在終端。
weex tech_list.we --qr -h {ip or hostname}
手機安裝了playground.apk ,然後裡面有掃碼二維碼的功能,掃一掃就能看到這個頁面效果了,實際上對應的就是pc端的頁面地址。
是不是很簡單啊?weex手機測試效果:
5,weex團隊2016-06-21語錄
阿里-克爽
Weex的原始碼其實不復雜的,相比RN,所以希望以後大家都能參與進來維護。
大家從表面看像輪子 但深入瞭解下去會發現不一樣的。
你見過哪個阿里的專案跟Weex這樣的,開源前先內測一樣 所以不要擔心爛尾 我們的投入是空前的
阿里-天施 14:56:40
其實做Weex專案,還是有我們自己的理念。
一是三端一致性;
二是希望做的事情能夠幫助前端開發人員在移動開發這塊大顯身手(把過去的知識技能積累,工程經驗)很快會搬移到移動業務開發上去。當然這一步同時也會考慮native同學的成本,當前是有一些事情的判斷和先後取捨;
三是我們其實更希望從頁面到整個App構建,我們覺得rn一上來就想構建整個App其實是不合理的,從做好每個業務開始,逐步到把整體App做好,才是合理的。
native 使用weex成本,和rn應該差不多,我們也在工具上在降低這些成本。
所以我們也提供了app framework,但演進上是穩健的根據開發者需求來的,不是希望一上來就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跟rn團隊關係,其實更多是交流,大家對於這塊更多是相互學習。沒有國內同學覺得彼此之間那麼緊張。。。去年我們在Qcon SF分享的時候facebook同學就很感興趣。這次我們去wwwdc,他們核心團隊跑過來申請我們的專案access。。
每一個開源專案都有自己的核心理念和堅持.Weex團隊也不希望說太多,更多看投入幫助開發者解決了什麼問題。
阿里-天施 15:07:36
我們整個專案之所以願意大力投入,從去年年底到現在,我們看到了這塊大力投入對於改變阿里的移動開發方式,提升開發者效率有很大的幫助。。。目前半年來努力,阿里內部已經普遍接受Weex,我們希望通過1-2年未來徹底改變阿里的移動開發模式(業務上用Weex,專業native領域專業同學負責作為元件透出給業務使用,Native與業務徹底解耦,術業有專攻)。。
我相信weex會發展起來,努力跟著大神的腳步走吧。歡迎交流。
更多內容,請看下一篇文章:Weex開發筆記
Dusan_Q:291902259,duqian.net.cn,公眾號:OpenDeveloper
相關文章
- Weex開發之路(一):開發環境搭建開發環境
- weex開發環境配置開發環境
- Weex UI 半年開源之路UI
- Weex小冊—從0搭建一個Weex專案
- 深入Weex系列(八)之Weex SDK架構分析架構
- Weex + Ui – Weex Conf 2018UI
- Weex開發之正確使用iconfont
- weex原始碼分析(三) -- weex工程建立原始碼
- AgileTC --滴滴開源測試用例管理平臺環境搭建
- android測試環境搭建Android
- Weex系列(9) —— Weex和安卓升級相容安卓
- Weex原理之帶你去蹲坑
- PCIE XDMA 開發環境搭建以及環路測試開發環境
- Weex 新手記
- weex元件-popup元件
- weex 坑點
- weex介紹
- 新手搭建 kubernetes 測試環境
- kaldi環境搭建 | yesno 測試
- 如何快速搭建微服務開發測試環境微服務
- 自動化測試之Selenium篇(一):環境搭建
- Weex元件庫-Dialog元件
- Weex 知識點
- weex 封裝actionSheetModule封裝
- 搭建自動化測試環境
- griffin環境搭建及功能測試
- 配置開發環境、生成環境、測試環境開發環境
- 深入Weex系列(九)Weex SDK可借鑑細節總結
- 軟體測試培訓:如何搭建測試環境
- 多個開源的js補環境框架測試JS框架
- 自動化測試 selenium 環境搭建
- TestNG+Maven+IDEA環境搭建+測試MavenIdea
- 你真的會搭建測試環境嗎?
- Weex入門(3)建立
- Weex Eros快速入門ROS
- weex 如何關閉aslint
- Weex Module ios 天坑iOS
- 初識 Rax (Web & Weex)Web
- Weex 初體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