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實戰手冊(5)常用多緩衝區操作按鍵
轉載請註明本篇博文來自“柳大CSDN部落格”:http://blog.csdn.net/poechant
1、多檔案編輯模式
(1)argument list模式,就是在開啟Vim編輯器時,攜帶多個檔案路徑引數。
(2)buffer list模式,就是在進入Vim編輯器後,開啟多個緩衝區進行編輯。
2、單一緩衝區開啟多個檔案
:files 顯示目前開啟了哪些檔案
:n 切換到下一個緩衝區內容
:N 切換到上一個緩衝區內容
:2n 切換到下下個緩衝區內容
:bn 下一個緩衝區內容(buffer next)
:bp 上一個緩衝區內容(buffer previous)
3、多個緩衝區開啟多個檔案
:sp [filename] 開啟一個新的緩衝區,如果有filename則內容為該檔案,否則為當前檔案
Ctrl+w n 新建一個緩衝區
Ctrl+w q 退出游標所在的緩衝區
Ctrl+w j 游標移動到下一緩衝區
Ctrl+w k 游標移動到上一緩衝區
Ctrl+w l 游標移動到右一緩衝區
Ctrl+w h 游標移動到左一緩衝區
Ctrl+w v 左右切割視窗新建緩衝區
Ctrl+w s 上下切割視窗新建緩衝區
Ctrl+w o 使游標所在緩衝區最大化,其他緩衝區隱藏
轉載請註明本篇博文來自“柳大CSDN部落格”:http://blog.csdn.net/poechant
-
相關文章
- [20200107]vim 按鍵與金山詞霸衝突.txt
- 緩衝區溢位漏洞的原理及其利用實戰
- 緩衝區溢位實驗
- vim常用操作
- vim常用快捷鍵
- Java NIO:緩衝區Java
- stdio流緩衝區
- 【Linux】—— vim常用操作命令Linux
- Linux 命令 管道 緩衝區Linux
- Java NIO 之緩衝區Java
- Java整數緩衝區Java
- Unity深度緩衝區指令Unity
- PHP的輸出緩衝區PHP
- Node.js Buffer(緩衝區)Node.js
- Java NIO 之 Buffer(緩衝區)Java
- JavaScript WebGL 幀緩衝區物件JavaScriptWeb物件
- 緩衝區溢位攻擊
- Emacs月月積累(二):視窗、緩衝區和常用模式切換Mac模式
- F5 api介面開發實戰手冊(二)API
- PHP 輸出緩衝區應用PHP
- 8、Node.js Buffer(緩衝區)Node.js
- 緩衝區溢位小程式分析
- Java-NIO之Buffer(緩衝區)Java
- 《Lua-in-ConTeXt》10:緩衝區魔法Context
- Redis效能篇(五)Redis緩衝區Redis
- CSAPP緩衝實驗buflabAPP
- Duilib的雙緩衝實現,附帶GDI、WTL的雙緩衝實現UI
- 無緩衝檔案IO和目錄操作
- C語言清空輸入緩衝區C語言
- 初識Netty原理 (二)——ByteBuf緩衝區Netty
- MySQL中讀頁緩衝區buffer poolMySql
- [譯] Vue Router 實戰手冊Vue
- LINKERD 2.11 中文實戰手冊
- 緩衝管理
- Wgpu圖文詳解(03)緩衝區BufferGPU
- Redis緩衝區溢位及解決方案Redis
- oscp-緩衝區溢位(持續更新)
- Flutter移動端實戰手冊Flutter
- 【收藏】138條 Vim 命令、操作、快捷鍵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