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式自定義元件實現 tabBar、navBar

Aller_Dong發表於2019-01-13

久不寫文,手有些生,見諒。

最近App專案要將其中一個模組抽出來做成小程式, 功能包含 :底部的Tab欄頂部的標題欄

這裡選擇自定義的原因有兩點:

  • narBar 微信原生不支援設定返回圖示,且在 Android 上標題是居左顯示,在 iOS 上是居中顯示。
  • 底部的 tabBar 不支援點選跳頁面,圖示佈局不支援超過 tabBar 的高度。

下面兩張圖是簡單實現的效果。

image.png

實現分析 原始碼地址

image.png

實現分析

以上效果我也是參考的網上例子來實現,可看該效果原作的分析。或者看看下面我的理解。

微信小程式自定義元件

官方文件地址 developers.weixin.qq.com/miniprogram…

文件中說明了自定義元件

  • 可以將頁面內的功能模組抽象成自定義元件,以便在不同的頁面中重複使用。
  • 也可以將複雜的頁面拆分成多個低耦合的模組,有助於程式碼維護。

建立自定義元件

在最新的開發工具中已經支援直接建立元件了,建立一個 components目錄,然後在建立一個元件對於的目錄,例如這裡建立的是tabbar目錄,然後在該目錄點選滑鼠右鍵選擇新建Component,輸入元件名稱即可,例如這裡輸入的是tabbar

image.png

元件模板和樣式

官方文件 developers.weixin.qq.com/miniprogram…

類似於頁面,自定義元件擁有自己的wxml 模板和 wxss 樣式

在元件模板中可以提供一個<slot>節點,用於承載元件引用時提供的子節點。這個<slot>節點相當於元件佔位符。

image.png

預設情況wxml中只支援一個<solt>節點,可以設定支援多個<solt>節點:

image.png

佈局編寫好之後就開始設定樣式了,在頁面中可以通過wxss來定義,也可以通過設定元件的class名稱,然後再呼叫該元件的 wxss中定義樣式。

image.png
image.png

元件的wxss預設是不支援app.wxss樣式的,但是可以像設定多<slot>一樣,進行設定:

image.png

模板資料繫結

通過呼叫 Component構造器時可以指定元件的屬性、資料、方法等。developers.weixin.qq.com/miniprogram…

Component({
  // 詳細使用看文件
  behaviors: [],

  properties: {
    myProperty: { // 屬性名
      type: String, // 型別(必填),目前接受的型別包括:String, Number, Boolean, Object, Array, null(表示任意型別)
      value: '', // 屬性初始值(可選),如果未指定則會根據型別選擇一個
      observer(newVal, oldVal, changedPath) {
        // 屬性被改變時執行的函式(可選),也可以寫成在methods段中定義的方法名字串, 如:'_propertyChange'
        // 通常 newVal 就是新設定的資料, oldVal 是舊資料
      }
    },
    myProperty2: String // 簡化的定義方式
  },
  data: {}, // 私有資料,可用於模板渲染

  lifetimes: {
    // 生命週期函式,可以為函式,或一個在methods段中定義的方法名
    attached() { },
    moved() { },
    detached() { },
  },

  // 生命週期函式,可以為函式,或一個在methods段中定義的方法名
  attached() { }, // 此處attached的宣告會被lifetimes欄位中的宣告覆蓋
  ready() { },

  pageLifetimes: {
    // 元件所在頁面的生命週期函式
    show() { },
    hide() { },
    resize() { },
  },

  methods: {
    onMyButtonTap() {
      this.setData({
        // 更新屬性和資料的方法與更新頁面資料的方法類似
      })
    },
    // 內部方法建議以下劃線開頭
    _myPrivateMethod() {
      // 這裡將 data.A[0].B 設為 'myPrivateData'
      this.setData({
        'A[0].B': 'myPrivateData'
      })
    },
    _propertyChange(newVal, oldVal) {

    }
  }

})
複製程式碼

在上面的程式碼中我們可以通過propertiessetData結合實現動態設定資料,在methods中可以定義方法,用於給外部呼叫,也就是元件間的通訊。

元件間通訊

可以通過triggerEvent或者直接獲取元件this.selectComponent示例來呼叫方法和屬性。

  • triggerEvent
  • 父元件還可以通過 this.selectComponent 方法獲取子元件例項物件,這樣就可以直接訪問元件的任意資料和方法。

image.png
image.png

開始使用元件

在頁面的json檔案中配置元件的路徑,如下:

{
  "usingComponents": {
    "navbar": "/components/navbar/index",
    "tabbar": "/components/tabbar/tabbar"
  }
}
複製程式碼

在頁面的wxml佈局中新增,如下:

// 引入元件
<navbar navbar-data='{{nvabarData}}'></navbar>
// 內容
<view class="home-page">
  <view style='margin-top: {{height}}px;margin-bottom:10px;'></view>
</view>
// 引入元件
<tabbar tabbar="{{tabbar}}"></tabbar>
複製程式碼

自定義 tabBar 元件分析

看文章頂部原作者的分析。下面介紹一些坑。

  • 雖然在元件的js檔案中已經設定了tabbar 但是在app.json中還是需要配置tabbar,詳細配置可看文章頂部github連結。

  • 在頁面的onload中還需要再設定一次

wx.hideTabBar({
    })
複製程式碼

因為從分享頁面點選左上角的首頁圖示回到首頁會出現兩個tabbar,所以在首頁還需要再隱藏一次tabbar.

  • 注意路徑問題,新版的開發工具components檔案應該在miniprogram下,和pages為同級,否則在引入元件的路徑中可能會出錯。

自定義 navBar 元件分析

小程式中分享出去的頁面是沒有返回按鈕的,為了使用者能夠再次回到我們的小程式中,我們在 navbar 上自定義了一個返回按鈕和返回首頁的按鈕。

這裡通過小程式的場景值和使用一個全域性的變數share來判斷是否是從分享頁面進來。在 app.js中做了處理:

// 判斷是否由分享進入小程式
    if (options.scene == 1007 || options.scene == 1008) {
      this.globalData.share = true
    } else {
      this.globalData.share = false
    };
複製程式碼

為了適配頂部的高度,在wxml佈局中還動態設定了一個margin-top的高度,這個高度通過獲取系統的狀態列高度得到。

 getSystemInfo: function () {
    let t = this;
    wx.getSystemInfo({
      success: function (res) {
        // 獲取高度
        t.globalData.height = res.statusBarHeight;
      }
    });
  },
複製程式碼

然後在頁面的data中設定元件的資料和狀態列的高度:

data: {
    // 元件所需的引數
    nvabarData: {
      showCapsule: 0, //是否顯示左上角圖示   1表示顯示    0表示不顯示
      title: '讓故事發生', //導航欄 中間的標題
    },
    // 此頁面 頁面內容距最頂部的距離
    height: app.globalData.height * 2 + 20,
    // tabbar
    tabbar: {},
  },
複製程式碼

原作者在實現圖示的顯示和隱藏部分邏輯和我的預期不一致,我想實現的是從分享頁面進入才顯示左上角的返回首頁圖示,正常也就只顯示返回按鈕。修改點後的wxml如下:

      <view bindtap='_navback' wx:if='{{!share}}'>
        <image src='/images/back.png' mode='aspectFill' class='back-pre'></image>
      </view>
// 這裡把 share 取反去掉
      <view class='navbar-v-line' wx:if='{{share}}'></view>
// 這裡把  share 取反去掉
      <view bindtap='_backhome'  wx:if='{{share}}'>
        <image src='/images/icon/icon_home.png' mode='aspectFill' class='back-home'></image>
      </view>
複製程式碼

本文完~,喜歡就點個讚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