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註明出處:
上一篇文章詳細的介紹了Generator函式的語法,這篇文章來說一下如何使用Generator函式來實現非同步程式設計。
或許用Generator函式來實現非同步會很少見,因為ECMAScript 2016的async函式對Generator函式的流程控制做了一層封裝,使得非同步方案使用更加方便。
但是呢,我個人認為學習async函式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Generator如何實現非同步,這樣對於async函式的學習或許能給予一些幫助。
文章目錄
- 知識點簡單回顧
- 非同步任務的封裝
- thunk函式實現流程控制
- Generator函式的自動流程控制
- co模組的自動流程控制
知識點簡單回顧
在Generator函式語法解析篇的文章中有說到,Generator函式可以定義多個內部狀態,同時也是遍歷器物件生成函式。yield表示式可以定義多個內部狀態,同時還具有暫停函式執行的功能。呼叫Generator函式的時候,不會立即執行,而是返回遍歷器物件。
遍歷器物件的原型物件上具有next方法,可以通過next方法恢復函式的執行。每次呼叫next方法,都會在遇到yield表示式時停下來,再次呼叫的時候,會在停下的位置繼續執行。呼叫next方法會返回具有value和done屬性的物件,value屬性表示當前的內部狀態,可能的值有yield表示式後面的值、return語句後面的值和undefined;done屬性表示遍歷是否結束。
yield表示式預設是沒有返回值的,或者說,返回值為undefined。因此,想要獲得yield表示式的返回值,就需要給next方法傳遞引數。next方法的參數列示上一個yield表示式的返回值。因此在呼叫第一個next方法時可以不傳遞引數(即使傳遞引數也不會起作用),此時表示啟動遍歷器物件。所以next方法會比yield表示式的使用要多一次。
更加詳細的語法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傳送門:Generator函式語法解析
非同步任務的封裝
yield表示式可以暫停函式執行,next方法可以恢復函式執行。這使得Generator函式非常適合將非同步任務同步化。接下來會使用setTimeout來模擬非同步任務。
const person = sex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window.setTimeout(() => {
const data = {
sex,
name: `keith`,
height: 180
}
resolve(data)
}, 1000)
})
}
function *gen () {
const data = yield person(`boy`)
console.log(data)
}
const g = gen()
const next1 = g.next() // {value: Promise, done: false}
next1.value.then(data => {
g.next(data)
})
複製程式碼
從上面程式碼可以看出,第一次呼叫next方法時,啟動了遍歷器物件,此時返回了包含value和done屬性的物件,由於value屬性值是promise物件,因此可以使用then方法獲取到resolve傳遞過來的值,再使用帶有data引數的next方法給上一個yield表示式傳遞返回值。
此時在const data = yield person()
這句語句中,就可以得到非同步任務傳遞的引數值了,實現了非同步任務的同步化。
但是上面的程式碼會有問題。每次獲取非同步的值時,都要手動執行以下步驟
const g = gen()
const next1 = g.next() {value: Promise, done: false}
next1.value.then(data => {
g.next(data)
})
複製程式碼
上面的程式碼實質上就是每次都會重複使用value屬性值和next方法,所以每次使用Generator實現非同步都會涉及到流程控制的問題。每次都手動實現流程控制會顯得麻煩,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實現自動流程控制呢?實際上是有的: )
thunk函式實現流程控制
thunk函式實際上有些類似於JavaScript函式柯里化,會將某個函式作為引數傳遞到另一個函式中,然後通過閉包的方式為引數(函式)傳遞引數進而實現求值。
函式柯里化實現的過程如下
function curry (fn) {
const args1 = Array.prototype.slice.call(arguments, 1)
return function () {
const args2 = Array.from(arguments)
const arr = args1.concat(args2)
return fn.apply(this, arr)
}
}
複製程式碼
使用curry函式來舉一個例子: )
// 需要柯里化的sum函式
const sum = (a, b) => {
return a + b
}
curry(sum, 1)(2) // 3
複製程式碼
而thunk函式簡單的實現思路如下:
// ES5實現
const thunk = fn => {
return function () {
const args = Array.from(arguments)
return function (callback) {
args.push(callback)
return fn.apply(this, args)
}
}
}
// ES6實現
const thunk = fn => {
return function (...args) {
return function (callback) {
return fn.call(this, ...args, callback)
}
}
}
複製程式碼
從上面thunk函式中,會發現,thunk函式比函式curry化多用了一層閉包來封裝函式作用域。
使用上面的thunk函式,可以生成fs.readFile
的thunk函式。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readFileThunk = thunk(fs.readFile)
readFileThunk(fileA)(callback)
複製程式碼
使用thunk函式將fs.readFile
包裝成readFileThunk
函式,然後在通過fileA
傳入檔案路徑,callback
引數則為fs.readFile
的回撥函式。
當然,還有一個thunk函式的升級版本thunkify函式,可以使得回撥函式只執行一次。原理和上面的thunk函式非常像,只不過多了一個flag引數用於限制回撥函式的執行次數。下面我對thunkify函式做了一些修改。原始碼地址: node-thunkify
const thunkify = fn => {
return function () {
const args = Array.from(arguments)
return function (callback) {
let called = false
// called變數限制callback的執行次數
args.push(function () {
if (called) return
called = true
callback.apply(this, arguments)
})
try {
fn.apply(this, args)
} catch (err) {
callback(err)
}
}
}
}
複製程式碼
舉個例子看看: )
function sum (a, b, callback) {
const total = a + b
console.log(total)
console.log(total)
}
// 如果使用thunkify函式
const sumThunkify = thunkify(sum)
sumThunkify(1, 2)(console.log)
// 列印出3
// 如果使用thunk函式
const sumThunk = thunk(sum)
sumThunk(1, 2)(console.log)
// 列印出 3, 3
複製程式碼
再來看一個使用setTimeout模擬非同步並且使用thunkify模組來完成非同步任務同步化的例子。
const person = (sex, fn) => {
window.setTimeout(() => {
const data = {
sex,
name: `keith`,
height: 180
}
fn(data)
}, 1000)
}
const personThunk = thunkify(person)
function *gen () {
const data = yield personThunk(`boy`)
console.log(data)
}
const g = gen()
const next = g.next()
next.value(data => {
g.next(data)
})
複製程式碼
從上面程式碼可以看出,value屬性實際上就是thunkify函式的回撥函式(也是person的第二個引數),而`boy`則是person的第一個引數。
Generator函式的自動流程控制
在上面的程式碼中,我們可以將呼叫遍歷器物件生成函式,返回遍歷器和手動執行next方法以恢復函式執行的過程封裝起來。
const run = gen => {
const g = gen()
const next = data => {
let result = g.next(data)
if (result.done) return result.value
result.value(next)
}
next()
}
複製程式碼
使用run函式封裝起來之後,run內部的next函式實際上就是thunk(thunkify)函式的回撥函式了。因此,呼叫run即可實現Generator的自動流程控制。
const person = (sex, fn) => {
window.setTimeout(() => {
const data = {
sex,
name: `keith`,
height: 180
}
fn(data)
}, 1000)
}
const personThunk = thunkify(person)
function *gen () {
const data = yield personThunk(`boy`)
console.log(data)
}
run(gen)
// {sex: `boy`, name: `keith`, height: 180}
複製程式碼
有了這個執行器,執行Generator函式就方便多了。不管內部有多少個非同步操作,直接把Generator函式傳入run函式即可。當然,前提是每一個非同步操作,都要是thunk(thunkify)函式。也就是說,跟在yield表示式後面的必須是thunk(thunkify)函式。
const gen = function *gen () {
const f1 = yield personThunk(`boy`) // 跟在yield表示式後面的非同步行為必須使用thunk(thunkify)函式封裝
const f2 = yield personThunk(`boy`)
// ...
const fn = yield personThunk(`boy`)
}
run(gen) // run函式的自動流程控制
複製程式碼
上面程式碼中,函式gen封裝了n個非同步行為,只要執行run函式,這些操作就會自動完成。這樣一來,非同步操作不僅可以寫得像同步操作,而且一行程式碼就可以執行。
co模組的自動流程控制
在上面的例子說過,表示式後面的值必須是thunk(thunkify)函式,這樣才能實現Generator函式的自動流程控制。thunk函式的實現是基於回撥函式的,而co模組則更進一步,可以相容thunk函式和Promise物件。先來看看co模組的基本用法
const co = require(`co`)
const gen = function *gen () {
const f1 = yield person(`boy`) // 呼叫person,返回一個promise物件
const f2 = yield person(`boy`)
}
co(gen) // 將thunk(thunkify)函式和run函式封裝成了co模組,yield表示式後面可以是thunk(thunkify)函式或者Promise物件
複製程式碼
co模組可以不用編寫Generator函式的執行器,因為它已經封裝好了。將Generator函式co模組中,函式就會自動執行。
co函式返回一個Promise物件,因此可以用then方法新增回撥函式。
co(gen).then(function (){
console.log(`Generator 函式執行完成`)
})
複製程式碼
co模組原理;co模組其實就是將兩種自動執行器(thunk(thunkify)函式和Promise物件),包裝成一個模組。使用co模組的前提條件是,Generator函式的yield表示式後面,只能是thunk(thunkify)或者Promise物件,如果是陣列或物件的成員全部都是promise物件,也可以使用co模組。
基於Promise物件的自動執行
還是使用上面例子,不過這次是將回撥函式改成Promise物件來實現自動流程控制。
const person = (sex, fn)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window.setTimeout(() => {
const data = {
name: `keith`,
height: 180
}
resolve(data)
}, 1000)
})
}
function *gen () {
const data = yield person(`boy`)
console.log(data) // {name: `keith`, height: 180}
}
const g = gen()
g.next().value.then(data => {
g.next(data)
})
複製程式碼
手動執行實際上就是層層使用then方法和next方法。根據這個可以寫出自動執行器。
const run = gen => {
const g = gen()
const next = data => {
let result = g.next(data)
if (result.done) return result.value
result.value.then(data => {
next(data)
})
}
next()
}
run(gen) // {name: `keith`, height: 180}
複製程式碼
如果對co模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一下它的原始碼。傳送門:co
關於Generator非同步應用的相關知識也就差不多了,現在稍微總結一下。
- 由於yield表示式可以暫停執行,next方法可以恢復執行,這使得Generator函式很適合用來將非同步任務同步化。
- 但是Generator函式的流程控制會稍顯麻煩,因為每次都需要手動執行next方法來恢復函式執行,並且向next方法傳遞引數以輸出上一個yiled表示式的返回值。
- 於是就有了thunk(thunkify)函式和co模組來實現Generator函式的自動流程控制。
- 通過thunk(thunkify)函式分離引數,以閉包的形式將引數逐一傳入,再通過apply或者call方法呼叫,然後配合使用run函式可以做到自動流程控制。
- 通過co模組,實際上就是將run函式和thunk(thunkify)函式進行了封裝,並且yield表示式同時支援thunk(thunkify)函式和Promise物件兩種形式,使得自動流程控制更加的方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