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進階:切片的誤區與高階用法

Python猫發表於2018-12-29

眾所周知,我們可以透過索引值(或稱下標)來查詢序列型別(如字串、列表、元組…)中的單個元素,那麼,如果要獲取一個索引區間的元素該怎麼辦呢?

切片(slice)就是一種擷取索引片段的技術,藉助切片技術,我們可以十分靈活地處理序列型別的物件。通常來說,切片的作用就是擷取序列物件,然而,它還有一些使用誤區與高階用法,都值得我們注意。所以,本文將主要跟大家一起來探討這些內容,希望你能學有所獲。

事先宣告,切片並非列表的專屬操作,但因為列表最具代表性,所以本文僅以列表為例作探討。

1、切片的基礎用法

列表是 Python 中極為基礎且重要的一種資料結構,我曾寫過一篇彙總文章(連結見文末)較全面地學習過它。文中詳細地總結了切片的基礎用法,現在回顧一下:

切片的書寫形式:[i : i+n : m] ;其中,i 是切片的起始索引值,為列表首位時可省略;i+n 是切片的結束位置,為列表末位時可省略;m 可以不提供,預設值是1,不允許為0 ,當m為負數時,列表翻轉。注意:這些值都可以大於列表長度,不會報越界。

切片的基本含義是:從序列的第i位索引起,向右取到後n位元素為止,按m間隔過濾

li = [1, 4, 5, 6, 7, 9, 11, 14, 16]

# 以下寫法都可以表示整個列表,其中 X >= len(li)
li[0:X] == li[0:] == li[:X] == li[:]
== li[::] == li[-X:X] == li[-X:]

li[1:5] == [4,5,6,7] # 從1起,取5-1位元素
li[1:5:2] == [4,6] # 從1起,取5-1位元素,按2間隔過濾
li[-1:] == [16] # 取倒數第一個元素
li[-4:-2] == [9, 11] # 從倒數第四起,取-2-(-4)=2位元素
li[:-2] == li[-len(li):-2]
== [1,4,5,6,7,9,11] # 從頭開始,取-2-(-len(li))=7位元素

# 步長為負數時,列表先翻轉,再擷取
li[::-1] == [16,14,11,9,7,6,5,4,1] # 翻轉整個列表
li[::-2] == [16,11,7,5,1] # 翻轉整個列表,再按2間隔過濾
li[:-5:-1] == [16,14,11,9] # 翻轉整個列表,取-5-(-len(li))=4位元素
li[:-5:-3] == [16,9] # 翻轉整個列表,取-5-(-len(li))=4位元素,再按3間隔過濾

# 切片的步長不可以為0
li[::0]  # 報錯(ValueError: slice step cannot be zero)

上述的某些例子對於初學者(甚至很多老手)來說,可能還不好理解。我個人總結出兩條經驗:

(1)牢牢記住公式[i : i+n : m] ,當出現預設值時,透過想象把公式補全;

(2)索引為負且步長為正時,按倒數計算索引位置;索引為負且步長為負時,先翻轉列表,再按倒數計算索引位置。

2、切片是偽獨立物件

切片操作的返回結果是一個新的獨立的序列(PS:也有例外,參見《Python是否支援複製字串呢?》)。以列表為例,列表切片後得到的還是一個列表,佔用新的記憶體地址。

當取出切片的結果時,它是一個獨立物件,因此,可以將其用於賦值操作,也可以用於其它傳遞值的場景。但是,切片只是淺複製,它複製的是原列表中元素的引用,所以,當存在變長物件的元素時,新列表將受制於原列表。

li = [1, 2, 3, 4]
ls = li[::]

li == ls # True
id(li) == id(ls) # False
li.append(li[2:4]) # [1, 2, 3, 4, [3, 4]]
ls.extend(ls[2:4]) # [1, 2, 3, 4, 3, 4]

# 下例等價於判斷li長度是否大於8
if(li[8:]):
    print("not empty")
else:
    print("empty")

# 切片列表受制於原列表
lo = [1,[1,1],2,3]
lp = lo[:2] # [1, [1, 1]]
lo[1].append(1) # [1, [1, 1, 1], 2, 3]
lp # [1, [1, 1, 1]]

由於可見,將切片結果取出,它可以作為獨立物件使用,但是也要注意,是否取出了變長物件的元素。

3、切片可作為佔位符

切片既可以作為獨立物件被“取出”原序列,也可以留在原序列,作為一種佔位符使用。

在寫《詳解Python拼接字串的七種方式》的時候,我介紹了幾種拼接字串的方法,其中三種格式化類的拼接方法(即 %、format()、template)就是使用了佔位符的思想。對於列表來說,使用切片作為佔位符,同樣能夠實現拼接列表的效果。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給切片賦值的必須是可迭代物件。

li = [1, 2, 3, 4]

# 在頭部拼接
li[:0] = [0] # [0, 1, 2, 3, 4]
# 在末尾拼接
li[len(li):] = [5,7] # [0, 1, 2, 3, 4, 5, 7]
# 在中部拼接
li[6:6] = [6] # [0, 1, 2, 3, 4, 5, 6, 7]

# 給切片賦值的必須是可迭代物件
li[-1:-1] = 6 # (報錯,TypeError: can only assign an iterable)
li[:0] = (9,) #  [9, 0, 1, 2, 3, 4, 5, 6, 7]
li[:0] = range(3) #  [0, 1, 2, 9, 0, 1, 2, 3, 4, 5, 6, 7]

上述例子中,若將切片作為獨立物件取出,那你會發現它們都是空列表,即 li[:0]==li[len(li):]==li[6:6]==[] ,我將這種佔位符稱為“純佔位符”,對純佔位符賦值,並不會破壞原有的元素,只會在特定的索引位置中拼接進新的元素。刪除純佔位符時,也不會影響列表中的元素。

與“純佔位符”相對應,“非純佔位符”的切片是非空列表,對它進行操作(賦值與刪除),將會影響原始列表。如果說純佔位符可以實現列表的拼接,那麼,非純佔位符可以實現列表的替換。

li = [1, 2, 3, 4]

# 不同位置的替換
li[:3] = [7,8,9] # [7, 8, 9, 4]
li[3:] = [5,6,7] # [7, 8, 9, 5, 6, 7]
li[2:4] = ['a','b'] # [7, 8, 'a', 'b', 6, 7]

# 非等長替換
li[2:4] = [1,2,3,4] # [7, 8, 1, 2, 3, 4, 6, 7]
li[2:6] = ['a']  # [7, 8, 'a', 6, 7]

# 刪除元素
del li[2:3] # [7, 8, 6, 7]

切片佔位符可以帶步長,從而實現連續跨越性的替換或刪除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用法只支援等長替換。

li = [1, 2, 3, 4, 5, 6]

li[::2] = ['a','b','c'] # ['a', 2, 'b', 4, 'c', 6]
li[::2] = [0]*3 # [0, 2, 0, 4, 0, 6]
li[::2] = ['w'] # 報錯,attempt to assign sequence of size 1 to extended slice of size 3

del li[::2] # [2, 4, 6]

4、更多思考

其它程式語言是否有類似於 Python 的切片操作呢?有什麼差異?

我在交流群裡問了這個問題,小夥伴們紛紛說 Java、Go、Ruby……在檢視相關資料的時候,我發現 Go 語言的切片是挺奇怪的設計。首先,它是一種特殊型別,即對陣列(array)做切片後,得到的竟然不是一個陣列;其次,你可以建立和初始化一個切片,需要宣告長度(len)和容量(cap);再者,它還存在超出底層陣列的界限而需要進行擴容的動態機制,這倒是跟 Python 列表的超額分配機制有一定相似性……

在我看來,無論是用意,還是寫法和用法,都是 Python 的切片操作更明瞭與好用。所以,本文就不再進行跨程式語言的比較了(唔,好吧我承認,其實是我不怎麼懂其它程式語言……)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Python 的切片操作有什麼底層原理呢? 我們是否可以自定義切片操作呢?限於篇幅,我將在下次推文中跟大家一起學習,敬請期待。

公眾號:Python貓
公眾號:Python貓

公眾號@Python貓,一隻偽喵星來客,一個有趣又有用的學習分享平臺,專注python技術、資料科學和深度學習,兼具極客思維與人文情懷,歡迎你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