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fdisk指令

ShineLe發表於2024-11-25

學習自:

fdisk命令詳解 - 知乎

Linux fdisk命令詳解:給硬碟分割槽_fdisk -l-CSDN部落格

初始化Linux資料盤(fdisk)|華為雲_fdisk 華為雲 初始化雲盤-CSDN部落格

1、說明

新新增硬碟之後,需要用fdisk指令來完成分割槽。

不要在當前硬碟上使用fdisk,這會刪除整個系統。

2、用法

輸入fdisk 分割槽,再輸入m後,可以看到fdisk在分割槽過程中的各種用法(注意不要在當前盤上使用,測試請在虛擬機器或者新硬碟上進行):

常用的命令有:

   a   切換可引導標誌,標明分割槽是否可以作為引導分割槽
   d   刪除分割槽,new的反向操作
   l    列出已知分割槽
   n   新建分割槽
   q   退出,不儲存修改
   t   更改分割槽系統id
   w   退出,儲存修改

3、例子

1)列出系統中所有的硬碟分割槽:fdisk -l

fdisk -l

Disk /dev/vda: 42.9 GB, 42949672960 bytes, 8388608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000c9474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a1   *        2048    83886046    41941999+  83  Linux

Disk /dev/vdb: 10.7 GB, 10737418240 bytes, 2097152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ace52025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b1            2048    20971519    10484736   83  Linux

解釋

上圖列出了該系統所擁有的兩塊硬碟:/dev/vda1、/dev/vdb1

每段的結構介紹都是一樣的:

Disk /dev/vda: 42.9 GB, 42949672960 bytes, 8388608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000c9474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a1   *        2048    83886046    41941999+  83  Linux

Disk /dev/vda: 42.9 GB, 42949672960 bytes, 8388608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盤/dev/vda1大小42.9G,共83886080個扇區,每個扇區大小512B。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a1   *        2048    83886046    41941999+  83  Linux

扇區號從2048到83886046。

③扇區

一個硬碟裝置可以簡單理解為由大量扇區組成,扇區是硬碟的最小儲存單元。一個扇區大小為512B,現在也有更大扇區的硬碟。

在所有扇區中,第一個扇區是最重要的,其中儲存了主開機記錄、分割槽表。

對於分割槽而言,首個分割槽總是從2048開始,即上文的start。由於上文只分了一個區,因此這個盤的扇區Start和End自然就是2048扇區和83886046扇區。

2)申請、分割槽、掛載新硬碟(下文以華為雲硬碟為例,本地盤掛載與此類似,從第三步開始看即可)

①在華為雲官網申請一個10G大小的雲硬碟

②繫結

這裡的掛載是指把這塊盤跟伺服器關聯,來讓伺服器可以掃描到這塊空的盤:

之後伺服器ecs-7954就可以“看到”這塊盤了,現在去伺服器上檢查一下:

多出了一塊盤,但是現在還沒進行分割槽,因此無法使用:

③分割槽

fdisk /dev/vdb

輸入n,代表開始新建分割槽(new):

輸入p,代表主分割槽(primary);

再輸入1,代表分割槽個數為1:

之後會讓輸入起始扇區、結束扇區的編號,在都使用預設的情況下,從2048號扇區(起始扇區能取到的最小的扇區號)到最後一個扇區:

輸入w,把上述分割槽資訊儲存到系統分割槽表中:

再用一次fdisk -l檢視分割槽結果:

完成分割槽。

上文的vdb1中的1代表分割槽編號,由於我們這裡只分了一個區,所以只有一個編號1,如果分了多個區,那麼這裡的編號就會變多,一個盤最多分4個主分割槽,即最多有vdb1,2,3,4四個區(學習自:MBR 分割槽最多隻能分四個區,那麼擴充套件分割槽是如何突破限制的呢?_mbr最多有多少個分割槽-CSDN部落格)。

④格式化

mkfs.ext4 /dev/vdb1

將磁碟格式化為ex4格式。

⑤掛載

a)建立/data目錄,作為掛載點

mkdir /applog

b)mount掛載

mount /dev/vdb1 /applog

c)檢測磁碟是否可用

cd /applog
vim test.txt
#在test.txt中隨便寫點東西
cat test.txt

d)設定開機自動掛載

vim /etc/fstab
#在末尾加上掛載資訊
/dev/vdb1 /applog ext4 defaults 0 0

測試能否自動掛載:先解除安裝

umount /applog
df -Th

再重新載入掛載資訊:

mount -a
df -Th

掛載完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