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操作xml的方式: SAX, DOM, JDOM , DOM4J的比較

shilei22發表於2010-12-28
[b]1. 介紹[/b]

1)DOM(JAXP Crimson解析器)
DOM是用與平臺和語言無關的方式表示XML文件的官方W3C標準。DOM是以層次結構組織的節點或資訊片斷的集合。這個層次結構允許開發人員在樹中尋找特定資訊。分析該結構通常需要載入整個文件和構造層次結構,然後才能做任何工作。由於它是基於資訊層次的,因而DOM被認為是基於樹或基於物件的。DOM以及廣義的基於樹的處理具有幾個優點。首先,由於樹在記憶體中是持久的,因此可以修改它以便應用程式能對資料和結構作出更改。它還可以在任何時候在樹中上下導航,而不是像SAX那樣是一次性的處理。DOM使用起來也要簡單得多。

2)SAX

SAX處理的優點非常類似於流媒體的優點。分析能夠立即開始,而不是等待所有的資料被處理。而且,由於應用程式只是在讀取資料時檢查資料,因此不需要將資料儲存在記憶體中。這對於大型文件來說是個巨大的優點。事實上,應用程式甚至不必解析整個文件;它可以在某個條件得到滿足時停止解析。一般來說,SAX還比它的替代者DOM快許多。
  選擇DOM還是選擇SAX? 對於需要自己編寫程式碼來處理XML文件的開發人員來說, 選擇DOM還是SAX解析模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設計決策。 DOM採用建立樹形結構的方式訪問XML文件,而SAX採用的事件模型。

  DOM解析器把XML文件轉化為一個包含其內容的樹,並可以對樹進行遍歷。用DOM解析模型的優點是程式設計容易,開發人員只需要呼叫建樹的指令,然後利用navigation APIs訪問所需的樹節點來完成任務。可以很容易的新增和修改樹中的元素。然而由於使用DOM解析器的時候需要處理整個XML文件,所以對效能和記憶體的要求比較高,尤其是遇到很大的XML檔案的時候。由於它的遍歷能力,DOM解析器常用於XML文件需要頻繁的改變的服務中。

  SAX解析器採用了基於事件的模型,它在解析XML文件的時候可以觸發一系列的事件,當發現給定的tag的時候,它可以啟用一個回撥方法,告訴該方法制定的標籤已經找到。SAX對記憶體的要求通常會比較低,因為它讓開發人員自己來決定所要處理的tag。特別是當開發人員只需要處理文件中所包含的部分資料時,SAX這種擴充套件能力得到了更好的體現。但用SAX解析器的時候編碼工作會比較困難,而且很難同時訪問同一個文件中的多處不同資料。

3)JDOM [color=blue][url]http://www.jdom.org/[/url][/color]

JDOM的目的是成為Java特定文件模型,它簡化與XML的互動並且比使用DOM實現更快。由於是第一個Java特定模型,JDOM一直得到大力推廣和促進。正在考慮通過“Java規範請求JSR-102”將它最終用作“Java標準擴充套件”。從2000年初就已經開始了JDOM開發。

  JDOM與DOM主要有兩方面不同。首先,JDOM僅使用具體類而不使用介面。這在某些方面簡化了API,但是也限制了靈活性。第二,API大量使用了Collections類,簡化了那些已經熟悉這些類的Java開發者的使用。

  JDOM文件宣告其目的是“使用20%(或更少)的精力解決80%(或更多)Java/XML問題”(根據學習曲線假定為20%)。JDOM對於大多數Java/XML應用程式來說當然是有用的,並且大多數開發者發現API比DOM容易理解得多。JDOM還包括對程式行為的相當廣泛檢查以防止使用者做任何在XML中無意義的事。然而,它仍需要您充分理解XML以便做一些超出基本的工作(或者甚至理解某些情況下的錯誤)。這也許是比學習DOM或JDOM介面都更有意義的工作。

  JDOM自身不包含解析器。它通常使用SAX2解析器來解析和驗證輸入XML文件(儘管它還可以將以前構造的DOM表示作為輸入)。它包含一些轉換器以將JDOM表示輸出成SAX2事件流、DOM模型或XML文字文件。JDOM是在Apache許可證變體下發布的開放原始碼。

4)DOM4J [url]http://dom4j.sourceforge.net/[/url]

雖然DOM4J代表了完全獨立的開發結果,但最初,它是JDOM的一種智慧分支。它合併了許多超出基本XML文件表示的功能,包括整合的XPath支援、XML Schema支援以及用於大文件或流化文件的基於事件的處理。它還提供了構建文件表示的選項,它通過DOM4J API和標準DOM介面具有並行訪問功能。從2000下半年開始,它就一直處於開發之中。

  為支援所有這些功能,DOM4J使用介面和抽象基本類方法。DOM4J大量使用了API中的Collections類,但是在許多情況下,它還提供一些替代方法以允許更好的效能或更直接的編碼方法。直接好處是,雖然DOM4J付出了更復雜的API的代價,但是它提供了比JDOM大得多的靈活性。

  在新增靈活性、XPath整合和對大文件處理的目標時,DOM4J的目標與JDOM是一樣的:針對Java開發者的易用性和直觀操作。它還致力於成為比JDOM更完整的解決方案,實現在本質上處理所有Java/XML問題的目標。在完成該目標時,它比JDOM更少強調防止不正確的應用程式行為。

  DOM4J是一個非常非常優秀的Java XML API,具有效能優異、功能強大和極端易用使用的特點,同時它也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軟體。如今你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Java軟體都在使用DOM4J來讀寫XML,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連Sun的JAXM也在用DOM4J。

[b]2.. 比較[/b]

1)DOM4J效能最好,連Sun的JAXM也在用DOM4J。目前許多開源專案中大量採用DOM4J,例如大名鼎鼎的Hibernate也用DOM4J來讀取XML配置檔案。如果不考慮可移植性,那就採用DOM4J.

2)JDOM和DOM在效能測試時表現不佳,在測試10M文件時記憶體溢位。在小文件情況下還值得考慮使用DOM和JDOM。雖然JDOM的開發者已經說明他們期望在正式發行版前專注效能問題,但是從效能觀點來看,它確實沒有值得推薦之處。另外,DOM仍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DOM實現廣泛應用於多種程式語言。它還是許多其它與XML相關的標準的基礎,因為它正式獲得W3C推薦(與基於非標準的Java模型相對),所以在某些型別的專案中可能也需要它(如在JavaScript中使用DOM)。

3)SAX表現較好,這要依賴於它特定的解析方式-事件驅動。一個SAX檢測即將到來的XML流,但並沒有載入到記憶體(當然當XML流被讀入時,會有部分文件暫時隱藏在記憶體中)。

[b]3. 四種xml操作方式的基本使用方法[/b]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Result>
<VALUE>
<NO DATE="2005">A1</NO>
<ADDR>GZ</ADDR>
</VALUE>
<VALUE>
<NO DATE="2004">A2</NO>
<ADDR>XG</ADDR>
</VALUE>
</Result>

1)DOM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util.*;
import org.w3c.dom.*;
import javax.xml.parsers.*;

public class MyXMLRead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e[]){

  long lasting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ry{
   File f=new File("data_10k.xml");
   DocumentBuilderFactory factory=DocumentBuilderFactory.newInstance();
   DocumentBuilder builder=factory.newDocumentBuilder();
   Document doc = builder.parse(f);
   NodeList nl = doc.getElementsByTagName("VALUE");
   for (int i=0;i<nl.getLength();i++){
    System.out.print("車牌號碼:" + doc.getElementsByTagName("NO").item(i).getFirstChild().getNodeValue());
    System.out.println("車主地址:" + doc.getElementsByTagName("ADDR").item(i).getFirstChild().getNodeValue());
   }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2)SAX
import org.xml.sax.*;
import org.xml.sax.helpers.*;
import javax.xml.parsers.*;

public class MyXMLReader extends DefaultHandler {

 java.util.Stack tags = new java.util.Stack();
 public MyXMLReader() {
  sup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ng lasting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ry {
   SAXParserFactory sf = SAXParserFactory.newInstance();
   SAXParser sp = sf.newSAXParser();
   MyXMLReader reader = new MyXMLReader();
   sp.parse(new InputSource("data_10k.xml"), reader);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執行時間:"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lasting) + "毫秒");}
  public void characters(char ch[], int start, int length) throws SAXException {
  String tag = (String) tags.peek();
  if (tag.equals("NO")) {
   System.out.print("車牌號碼:" + new String(ch, start, length));
}
if (tag.equals("ADDR")) {
  System.out.println("地址:" + new String(ch, start, length));
}
}

  public void startElement(String uri,String localName,String qName,Attributes attrs) {
  tags.push(qName);}
}

3) JDOM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util.*;
import org.jdom.*;
import org.jdom.input.*;

public class MyXMLRead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e[]) {
  long lasting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ry {
   SAXBuilder builder = new SAXBuilder();
   Document doc = builder.build(new File("data_10k.xml"));
   Element foo = doc.getRootElement();
   List allChildren = foo.getChildren();
   for(int i=0;i<allChildren.size();i++) {
    System.out.print("車牌號碼:" + ((Element)allChildren.get(i)).getChild("NO").getText());
    System.out.println("車主地址:" + ((Element)allChildren.get(i)).getChild("ADDR").getText());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4)DOM4J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util.*;
import org.dom4j.*;
import org.dom4j.io.*;

public class MyXMLRead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e[]) {
  long lasting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ry {
   File f = new File("data_10k.xml");
   SAXReader reader = new SAXReader();
   Document doc = reader.read(f);
   Element root = doc.getRootElement();
   Element foo;
   for (Iterator i = root.elementIterator("VALUE"); i.hasNext();) {
    foo = (Element) i.next();
    System.out.print("車牌號碼:" + foo.elementText("NO"));
    System.out.println("車主地址:" + foo.elementText("ADDR"));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來自http://blog.chinaunix.net/u/25176/showart_379827.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