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檢測
基於分割的做法(如藍色箭頭所示):
傳統的pipeline使用固定的閾值對於分割後的熱力圖進行二值化處理
- 首先,它們設定了固定的閾值,用於將分割網路生成的機率圖轉換為二進位制影像
- 然後,用一些啟發式技術(例如畫素聚類)用於將畫素分組為文字例項
DB的做法(如紅色箭頭所示):
而本文提出的pipeline會將二值化操作嵌入到分割網路中進行組合最佳化,會生成與熱力圖對應的閾值圖,透過二者的結合生成最終的二值化操作。
- 在得到 分割map後,與網路生成的threshold map一次聯合做可微分二值化得到二值化圖,然後再經過後處理得到最終結果。
- 將二值化操作插入到分段網路中以進行聯合最佳化,透過這種方式,可以自適應地預測影像每個位置的閾值,從而可以將畫素與前景和背景完全區分開。 但是,標準二值化函式是不可微分的,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二值化的近似函式,稱為可微分二值化(DB),當訓練時,該函式完全可微分。將一個固定的閾值訓練為一個可學習的每個位置的閾值
標籤生成
首先看label是如何生成的,網路要學習的目標gt 與 threshold map是怎樣的生成和指導網路去訓練的,知道threshold_map的label值跟gt的值,我們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可微分二值化”是如何實現的;
給定一張文字影像,其文字區域的每個多邊形由一組線段描述:
\(\ G = \{s_k\}^n_{k = 1}\)
其中,n表示頂點的數量
使用Vatti clipping algorithm (Vati 1992)縮小多邊形,對 gt 多邊形(polygon) 進行縮放;收縮偏移量(offset of shrinking)\(D\) 可以透過周長 \(L\) 和麵積 \(A\) 計算:
\(\ D = \frac {A(1-r^2)}{L}\)
其中,\(r\) 是縮放比例,依經驗一般取值為 0.4
- 這樣我們就透過 gt polygon 形成 縮小版的 polygon 的gt mask圖 probability map(藍色邊界)
- 以同樣的 offset D 從多邊形polygon \(G\) 擴充到 \(G_d\) ,得到如圖中 threshold_map中的(綠色邊界)
threshold_map中由 \(G_s\) 到 \(G_d\) 之間形成了一個文字區域的邊界。
一組圖來視覺化影像生成的結果:
我們可以看到 probability map 的 gt 是一個完全的0,1 mask ,polygon 的縮小區域為1,其他背景區域為0;
但是在threshold_map文字邊框值並非0,1;
使用PyCharm的view array 我們能看到threshold_map中文字邊框的數值資訊:
文字最外圈邊緣為0.7,靠近中心區域是為0.3的值。(0.3-0.7為預設的閾值最大最小值)。我們可以看到文字邊界為閾值最大,然後根據文字例項邊緣距離逐漸遞減。
知道threshold_map的label值跟gt的值,我們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可微分二值化”是如何實現的;
獲取邊界框
整體流程如圖所示:
- backbone網路提取影像特徵
- 類似FPN網路結構進行影像特徵融合後得到兩個特徵圖 probability map 跟 threshold map
- probability map 與threshold map 兩個特徵圖做DB差分操作得到文字區域二分圖
- 二分圖經過cv2 輪廓得到文字區域資訊
首先,圖片透過特徵金字塔結構的backbone,透過上取樣的方式將特徵金字塔的輸出變換為同一尺寸,並級聯(cascade)產生特徵F;然後,透過特徵圖F預測機率圖(P — probability_map)和閾值圖(T — threshold_map); 最後,透過機率圖P和閾值圖T生成近似的二值圖(B — approximate_binary_map)。
在訓練階段,監督被應用在閾值圖、機率圖和近似的二值圖上,其中後兩者共享同一個監督;在推理階段,則可以從後兩者輕鬆獲取邊界框。
可微的二值化(Differentiable binarization)
傳統的閾值分割做法為:
$\ B_{i,j} $ 代表了probability_map中第i行第j列的機率值。這樣的做法是硬性將機率大於某個固定閾值的畫素作為文字畫素,而不能將閾值作為一個可學習的引數物件(因為閾值分割沒辦法微分進行梯度回傳)
可微分的二值化公式:
首先,該公式借鑑了sigmod函式的形式(sigmod 函式本身就是將輸入對映到0~1之間),所以將機率值 $\ P_{i,j} $ 與閾值 $\ T_{i,j} $ 之間的差值作為sigmod函式的輸出,然後再經過放大係數 \(k\), 將其輸出無限逼近兩個極端 0 或者1;其中,k為放大因子,依經驗設定為 50
帶有自適應閾值的可微分二值化不僅有助於把文字區域與背景區分開,而且還能把相近的例項分離開來。
我們來根據label generation中的gt 與 threshold_map來分別計算下。經過這個可微分二值化的sigmod函式後,各個區域的畫素值會變成什麼樣子:
文字例項中心區域畫素:
- probability map 的gt為 1
- threshold map的gt值為0.3
如果不經過放大係數K的放大,那麼區域正中心的畫素如上圖所示經過sigmod函式後趨向於0.6左右的值。但是經過放大係數k後,會往右傾向於1。
文字例項邊緣區域畫素:
- probability map 的gt為 1
- threshold map的gt值為0.7
如果不經過放大係數K的放大,那麼區域正中心的畫素如上圖所示經過sigmod函式後趨向於0.5左右的值。但是經過放大係數k後,會往右傾向於1。
文字例項外的畫素:
- probability map 的gt為 0
- threshold map的gt值為0.3
經過放大係數k後,啟用值會無限趨近於0; 從而實現二值化效果。
解釋了DB利用類似sigmod的函式是如何實現二值化的效果,那麼我們來看其梯度的學習性:
傳統二值化是一個分段函式,如下圖所示:
SB:standard binarization其梯度在0值被截斷無法進行有效地回傳。 DB:differentiable binarization是一個可微分的曲線,可以利用訓練資料+最佳化器的形式進行資料驅動的學習最佳化。
我們來看其導數公式,假設 \(l_+\) 代表了正樣本, \(l_-\) 代表了負樣本,則:
根據鏈式法則我們可以計算其loss梯度
百度paddle中提供的介面可以實現下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