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低程式碼到底是什麼?

陳琦聊測試發表於2021-08-31

低程式碼是一種軟體開發方法,它可以更快地交付應用程式,並且只需最少的手工編碼。低程式碼平臺是透過建模和圖形介面實現應用程式視覺化開發的工具集合。低程式碼使開發人員能夠跳過手工編碼,從而加快將應用程式投入生產的過程。

據Gartner稱,到2024年,低程式碼將負責65%以上的應用程式開發活動,而為應對COVID-19大流行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壓力只會加速這一應用程式的採用。為了理解這種開發方法的日益流行,理解低程式碼的概念、低程式碼平臺的組成以及低程式碼解決的問題是很重要的。

什麼是低程式碼平臺

低程式碼平臺是一組工具,能夠視覺化地開發和交付完整的應用程式。拖放介面是低程式碼平臺的核心。您不必編寫數千行復雜的程式碼和語法,而是可以使用低程式碼快速而直觀地構建具有現代使用者介面、整合、資料和邏輯的完整應用程式。應用程式的交付速度更快,只需最少的手工編碼。在本文中,您可以瞭解關於低程式碼的更多好處。

典型的低程式碼開發平臺有以下三種:

  • 視覺化IDE:用於視覺化地定義應用程式的UI、工作流和資料模型的環境,並在必要時新增手寫程式碼。
  • 連線到各種後端或服務的聯結器:自動處理資料結構、儲存和檢索。
  • 軟體生命週期管理工具:用於在測試、登臺和生產中構建、除錯、部署和維護應用程式的自動化工具。


除了這些基礎,沒有兩種低程式碼工具是完全相同的。有些非常有限,更類似於視覺化資料庫前端,如90年代的FoxPro。有些專注於小眾業務需求,如case management。其他人則採用低程式碼術語來描述與實際應用程式開發無關的專用構建工具。無程式碼工具也在其中,儘管它們更多地迎合了商業使用者和公民開發人員。

IT組織交付創新解決方案的壓力不斷放大。然而,以傳統開發方式的企業中,只有少數一流的企業具備滿足市場需求的財力和人力資源。大多數公司都被大量積壓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難以招到足夠合格的員工,而且他們不斷被要求用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此外,如果說疫情教會了我們什麼的話,那就是適應新的和不可預測的需求的靈活性對企業的生存至關重要。


因為低程式碼大大降低了軟體開發的複雜性,任何規模的公司採用這種方法都有能力提高開發人員的生產力和速度。它提升了開發人員的價值,使敏捷團隊能夠利用他們對如何建立和維護高質量的web和移動應用程式的理解,同時透過嘗試新技術來展開翅膀。使用低程式碼,UI/UX設計師可以進行前端開發,而後端開發人員可以嘗試構建消費者應用的原型。

簡單地說,低程式碼是開發人員完成更多工作的一種方式。使用低程式碼,他們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建立和構建,而在重複性工作上花的時間更少。當然,學習最新流行的JavaScript框架或使用尖端的NoSQL資料儲存是很有趣的,但當自己花時間除錯不熟悉的程式碼時,競爭對手已經把MVP推向了客戶市場。

低程式碼的工作環境是什麼樣的?

用低程式碼構建軟體和用其他方法構建軟體是一樣的。除非你從頭開始用機器程式碼編寫所有東西——組合語言不算在內——否則你已經在別人的工作基礎上走捷徑了。

與其手工編寫另一個使用者管理系統,處理最新程式設計框架的特性,或者在一行應用程式程式碼之前編寫10個測試,不如直接建立一些新的、有價值的東西。既然這些問題已經解決了,而且模式已經被很好地理解了,為什麼還要從頭開始呢?

讓我們比較一下使用普通web框架建立的應用程式和使用低程式碼建立的應用程式。

傳統軟體開發過程
無論是使用.NET MVC、Spring Boot還是Ruby on Rails,都要經歷大致相同的步驟:
確定需求-規劃架構-選擇後端框架、庫、資料儲存等-選擇前端框架-選擇部署堆疊、設定CI、建立運維計劃-建立線框圖和原型-在所選擇的JavaScript框架中手工編寫Ul程式碼-編寫測試
-定義模型並將它們連線到資料儲存-定義並編寫業務邏輯-建立檢視來提供或從前端接收JSON資料-應用於您的工作流和UI-使用釋出的介面或支援的庫整合第三方API-重複直到測試透過-為安全性、效能、質量和使用者接受度進行測試-部署、補丁、監視和更新,直到應用程式的壽命結束。

低程式碼開發過程
確認需求-選擇任意第三方API-在視覺化IDE中畫出軟體工作流、資料模型和使用者介面
連線API-如有必要,加入任何手動程式碼到前端或自定義自動生成的SQL查詢-測試使用者接受度-部署生產,然後只需一次單擊就可以推送更新。

可以看出, 低程式碼以7步代替了16步,而在web和移動應用程式中手寫程式碼的大部分時間幾乎都是重複性工作。如非必要,為什麼每次開始一個新專案時我們都要重蹈覆轍?低程式碼使我們能夠使用經過戰鬥測試的基礎知識直觀地建立應用程式,而我們的重點是為世界提供有價值的東西。

低程式碼的侷限性

儘管低程式碼使快速建立工作應用程式成為可能,但許多低程式碼平臺都需要權衡。當需要擴充套件規模、與現有系統整合,或在極端條件下(如黑色星期五的移動銀行應用程式)執行時,應用程式可能會在功能和非功能需求的重壓下屈服。如果用低程式碼構建的應用程式需要更新,或者底層技術需要更改,那可能會是災難。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78795/viewspace-278957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