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該從“咪蒙”身上反思什麼

天府雲創發表於2019-02-22

眼見她開公號,眼見她聚粉絲,眼見她一呼百應,眼見她戛然而止。2月21日,咪蒙微信公眾號顯示,該賬號已登出。隨後,多個自媒體平臺也陸續宣佈,永久關閉“咪蒙”“才華有限青年”賬號。而此前的2月1日,咪蒙曾在微博宣佈,咪蒙微信公眾號停更2個月、咪蒙微博永久關停。

在推送了《一個出身寒門狀元之死》後不久,大眾也迎來了“咪蒙之死”。

今日午間,咪蒙微信公眾號已顯示登出,同時發表爭議文章《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咪蒙系賬號“才華有限青年”也已登出。

目前在相關搜尋引擎仍能顯示咪蒙的賬號,但是點選進去卻發現顯示“該賬號已登出”;“才華有限青年”也是如此。此外今日頭條和鳳凰網也關閉了“咪蒙”賬號。

從引起大眾廣泛討論的《致賤人:我憑什麼要幫你?》到被無數人口誅筆伐的《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4年的時間裡,咪蒙從一個自媒體進階到有廣泛公眾影響力的大V,但就像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表示的那樣,如果不能“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就會變成一地雞毛。

咪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筆名,它也是一系列不同平臺賬號、一個團隊,背後甚至不止一家公司。它還是自媒體的一種寫作模式,一種網際網路上的價值觀:為了收割流量,不惜編造故事,挑動人群中最陰暗的情緒;用實習生的5萬塊錢月薪,抽打那些堅守新聞真實性的媒體人的臉,指導著一條跟它學習才能夠有肉吃的路徑;赤裸裸地把使用者當成傻子在騙。

現在看來,咪蒙似乎低估了自己面臨的爭議和壓力。縱觀咪蒙一路走來,可以說,她在自媒體生意場上的興衰榮辱,恰好見證了自媒體的發展歷程,堪稱一個經典縮影。某種程度上講,咪蒙驟然而起的發達與山崩般的沒落,暗合自媒體的發展規律,也暴露出了種種問題。

對某些自媒體來說,他們只需要迎合自己的受眾。受眾喜歡什麼立場,他們便擺出什麼姿勢,受眾喜歡聽什麼,他們便說什麼——沒有應不應該的問題,只有需不需要的問題。換句話說,這樣的自媒體是沒有信仰和敬畏的一群人。如果有什麼信仰的話,那估計也就只是流量和金錢了。

當然,我們批評咪蒙,反對她的價值觀和主張,是堅持去偽存真的立場,用事實導向代替情緒導向。討論事情多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而不是製造矛盾和對立。

眼下,即使走了咪蒙,但類似咪蒙的流量生產模式,依然在被效仿和傳承。事實上,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建立一個行業標準。傳統媒體的行業標準,早已經比較成熟,一旦出現專業上的錯誤和缺失,自然有著糾正和處罰的反饋機制,但是自媒體沒有。

的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經歷一個從蠻荒到規範的過程,當下的自媒體,即處在這樣的過渡期。我們需要看到自媒體帶來的便利,需要看到自媒體為資訊革命作出的貢獻,同時也需要看到它伴生的問題。任何無視問題的發展,都必然走向崩潰。咪蒙的倒掉,應成為自媒體行業的警鐘。

這是一個創業光榮的時代。我們當然希望自媒體行業欣欣向榮,甚至形成強大的文化產業,對社會文明進步輸出積極而又強大的推動力。但這一切都要有個前提:法律是底線、行業標準和規範是基礎。如果底線被無視,規則和倫理遲遲不到位,自媒體的亂象就難以得到遏制,下一個咪蒙還會出現。

也正因如此,當我們在探討咪蒙倒掉的話題時,不該僅僅侷限於一個公眾號的生死,不該過分在意對個人的喜歡與討厭,而是放眼全域性、面向未來,構想如何打造一個積極、健康、充滿建設性的自媒體環境。要相信,自媒體的未來是光明的、大有可為的,因為這是時代的趨勢,也是大眾的需要。

咪蒙系涼涼,自媒體“知否”?這個“知否”,當包含兩重含義:一是“知否”自媒體垃圾式發家的好日子或許已經到頭?二是“知否”嚴懲自媒體違規違紀的制度板子大概只會加碼又加量?最後,想送給仍廢寢忘食在流量江湖上的自媒體運營者們四句話:掙錢千萬條,底線第一條,自媒不守法,親人兩行淚。

更多社群詳情:

咪蒙微信公眾號已自主登出 這些平臺也發宣告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61206936619320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