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協議在哪個OSI層上執行?—Vecloud微雲

Vecloud發表於2020-09-23

開放系統互連( OSI )模型是瞭解網路的第一道關。它是在 ISO / IEC
7498-1
中正式定義的七層參考模型,並在有史以來出版的每本認證研究書中都進行了重印。在討論協議之間如何相互關聯和互操作時,它可以作為參考的共同點。例如,我們知道 TCP 是第四層協議,因此它位於 IP (第三層協議)的上方。

但這到底是什麼意思?誰決定協議屬於哪個層?
OSI
模型最初是在 1970 年代構思的,是 OSI 協議套件的組成部分,該套件被定位為新興 TCP / IP 協議家族的早期競爭者(破壞者警報: TCP /
IP
獲勝)。倖存者(最著名的是 IS-IS 動態路由協議) OSI 協議今天並不常用。但是,用於控制這些協議如何操作的參考模型仍然存在。因此,我們最終嘗試將協議從一個系列分配到最初為另一系列定義的層。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行得通。
TCP
UDP IP 之上,而 IP 在乙太網或 PPP 或其他之上。
但是協議並不總是適合實際情況:例如, MPLS 有時被稱為
2.5
,因為它既不提供成幀功能,也不提供端到端定址能力。(與 IP 地址不同,當資料包透過網路時, MPLS 標籤會在路徑的每一跳處交換。)當然,在其他兩層之間建立一個層首先會破壞標準化參考模型的目的,而這隻能說明某些人正在將每個邏輯概念簡化為一個數字。
從技術上講, TCP /
IP
堆疊中的協議都沒有正式分配給 OSI 層,因為它們不是同一家族,這像是蘋果和橘子。參考模型就是這樣,僅供參考。它有助於說明協議之間的依賴關係,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但並不嚴格控制其功能。給這個概念更多的權重就是完全失去其目的。

Vecloud是一家面向企業提供雲交換網路服務為核心業務的技術創新企業,在全球的資料中心節點30個,POP節點超過200個,服務的大客戶超過300個,涉及金融、網際網路、遊戲、AI、教育、製造業、跨國企業等行業領域。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84354/viewspace-272347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