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文主要介紹把現今主流的springboot框架專案和精準測試工具進行結合和應用,通過精準測試的資料穿透、資料採集、測試用例與程式碼的雙向追溯、資料分析等一系列精準測試的特有功能,達到對專案質量的保證。
本次環境搭建分為基礎環境準備、springboot環境搭建、精準測試環境搭建、精準測試與springboot環境對接等一整套完整的配置過程,使用者可以通過下圖中的流程圖確認自己所部署過程中進行到的階段點,從而排查部署中可能遇見的問題。
一,Spring Boot配置流程
1,使用工具
1, Eclipse Java Photon
2, Spring Boot
3, JDK 1.8
4, MySQL 5.7
5, Navicat for MySQL
6, apache-maven-3.5.4
7, zoa-agent-1.6.2
8, J2EE_Enterprise_key_64bit0614
9, 專案:Moxi(github.com/daleiwang/m…
2, 配置所需的安裝
1,安裝Eclipse、JDK、MySQL、Nodejs
注:Eclipse和JDK的安裝和安裝包就用自己現有的就可以,星雲測試將提供MySQL和Nodejs的安裝包,但必須前提是使用者自己的本機上 不存在安裝的MySQL和Nodejs
指令碼安裝mysql和nodejs
1、解壓星雲提供的mysql-5.7.16-winx64安裝包和nodejs安裝包到伺服器根目錄中(例如D盤根目錄)。
2、右鍵以管理員身份執行星雲提供的自動化安裝工具mysql_nodejs_install.exe
3、輸入nodejs的目錄,回車。如下圖所示:
4、輸入mysql的絕對路徑(到bin),然後回車。等程式執行完畢,mysql的root密碼被修改成root就可以手動關閉程式。
2,安裝Spring Boot外掛
Eclipse安裝Spring Boot外掛,Help-Eclipse Marketplace,搜尋Spring Tools安裝STS,如圖:
也可以通過 下載地址:spring.io/tools/sts/a… 進行下載,
下載以後安裝,Eclipse——Help——Install new Sofware,下一步、下一步安裝即可。
3,安裝Maven
Eclipse本身會帶Maven,但是不如自己安裝的靈活,解壓apache-maven-3.5.4.zip(例如:E:\apache-maven-3.5.4),配置系統變數新增變數名:
MAVEN_HOME變數值= E:\apache-maven-3.5.4,
Path新增變數值= %MAVEN_HOME%\bin,cmd測試用mvn -v如下即安裝成功。
1,Eclipse替換自帶為本地Maven
Windows-Preferences-Maven-Installations-Add,路徑指向 E:\apache-maven-3.5.4,載入完成後勾選新的apache-maven-3.5.4,Apply。
2,定義本地Maven依賴庫
修改E:\apache-maven-3.5.4\conf\settings.xml,新增如下一行程式碼定義,例如: C:\Users\luxper.m2\repository,C:\Users\luxper.m2\repository是我的本地maven倉庫地址。
Eclipse:Windows-Preferences-Maven-User Settings-Global Settings,Browse= E:\apache-maven-3.5.4\conf\settings.xml,Apply。
3,新建工程和執行工程
選擇Spring Starter Project
工程名字,定義為moxi,工程選擇Web下面的Web,然後Finesh,接下來會初始化下載Maven管理的相關jar包。
工程結構大致如下:
工程——右鍵——Run As——Spring Boot App
新增除錯:
為了解決每次修改程式碼還要重新啟動工程, 工程——右鍵——Spring Tools——Add Boot Devtools,那麼每次修改類檔案就會自動編譯了。
4,整合Mybatis
剛才已經下載好了MySQL,現在我們新增pom.xml檔案 build標籤加一行compile如下
然後是mybatis和mysql:
<!-- mybatis -->
 <dependency>
  <groupId>org.mybatis.spring.boot</groupId>
  <artifactId>mybatis-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1.2.0</version>
</dependency>
 <!-- mysql -->
 <dependency>
  <groupId>mysql</groupId>
  <artifactId>mysql-connector-java</artifactId>
  <scope>runtime</scope>
</dependency>
複製程式碼
在application.properties檔案中新增資料來源配置:、
Navicat連線本地mysql,新建資料庫moxi,查詢執行專案git頁面列出來的sql語句自動建立該專案需要的資料庫內容。
可以通過建立Model、Service和Controller驗證資料庫是否連線成功
5,整合thymeleaf
新增thymeleaf依賴
配置application.properties
引入檔案:如圖,引入相應的樣式、圖片和js檔案,引入頁面檔案:
引入html:注demo和news裡面也是html檔案
6,執行程式
Eclipse環境執行:Run As——Spring Boot App
打包執行:右鍵專案Maven-Maven install,專案目錄target資料夾生成jar包,cmd執行。專案初次執行會下載所需依賴庫,消耗時間較長。
在Eclipse環境執行成功以後介面是這樣的:
二,測試專案
1, 下載工具及工具配置
2, 從官網上下載星雲測試工具:www.teststars.cc/
下載以後進行配置:
2,星雲測試服務端的配置
TTLangage.config配置項說明:
1、 執行下的星雲測試server目錄中ThreadingTestServer.exe,在右下的圖表中點註冊資訊,檢視其時間,星雲測試有兩個月的體驗,若是超過兩個月,發生KEY過期,請聯絡星雲測試的工作人員,並提交服務端中的序列碼
2、聯絡星雲工作人員獲取當前伺服器的key.key檔案,替換到星雲的server目錄下;
3、啟動server目錄下的ThreadingTestServer.exe後會自動開啟同級目錄下的ThreadingTestServerFront.exe,看到自動彈出下面視窗後,表示連線正常。
3,星雲測試客戶端的配置
注:星雲測試線上客戶端的連線需要訪問埠17262/17263.登陸之前需要保證網路連線不存在限制。
開啟客戶端之前需要修改TTClient資料夾下的Server.cfg檔案,配置localIP項為可以與服務端正常資料通訊的本機IP地址。配置這個localIP的原因是,在客戶端需要接收來自服務端傳來的動態資料,配置本地的IP地址服務端才能把資料傳到客戶端中來。
配置IP地址完成後雙擊執行TTClient/TT.exe檔案進入星雲測試客戶端。選擇檔案->登入,輸入星雲測試服務端的IP地址以及自己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即可登入。如下圖所示。
4,星雲測試雲報表平臺服務啟動
1、 執行星雲測試TTWeb目錄下的bin\redis-2.4.5-win32-win64\32bit中的redis-server.exe
2、執行星雲測試TTWeb目錄下的startTTwebserver.bat
訪問網頁報表網頁IP地址:3000
2,建立工程和版本並編譯
1, 登入客戶端
2, 選中待插裝的空版本,版本處於解鎖狀態(解鎖狀態:右鍵-解鎖狀態)
3, javaForWindows目錄下的Server.cfg配置檔案,[SERVER] ip填寫實際ip地址,修改[PROPERTY]欄位,與客戶端目錄下的Server.cfg同步
4、修改javaForWindows目錄下的ComplierPath.xml配置檔案
同一個版本下可新增多個子模組即proname,proname不能重複,一個子模組下可以配置多個工程路徑
ProName:子模組名稱
Project_path:測試程式原始碼檔案路徑
Class_path:測試程式class檔案路徑
5、修改javaForWindows目錄下tt_windows資料夾下Server.ini配置檔案 Ip設定為客戶端的ip地址。
6、在命令列執行autoCompiler.jar進行編譯
jre\bin\java.exe -jar autoCompile.jar -e
D:\J2EE_Enterprise_key_64bit0803\CompileToolsPkg\javaForWindows
注:-e後面的引數為ComplierPath.xml檔案的目錄
7、在客戶端檢視資料,記得必須點選重新載入檔案
由於測試的時候需要執行我們插裝後的程式碼(編譯完成後會在java目錄同層生成src-instru目錄,src-instru目錄即為編譯插裝後的原始碼);
具體操作:先將原始碼目錄下未插裝的java目錄重新命名為pre_java,再將編譯插裝生成的src-instru目錄命名為java。
並且插樁程式碼的執行需要我們的jar包,因此需要修改客戶的pom.xml檔案來引入我們的jar服務,加入到兩個之間,加入的程式碼如下:
systemPath需要按JavaParser-j2ee.jar 和jeromq-0.3.0-SNAPSHOT.jar的絕對路徑填寫
<dependency>
  <groupId>com.zoa</groupId>
  <artifactId>JavaParser-ZMQ</artifactId>
  <version>1.0</version>
  <scope>system</scope>
  <systemPath>/D:/J2EE/client/MQ/JavaParser-J2EE.jar</systemPath>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com.zoa</groupId>
  <artifactId>jeromq</artifactId>
  <version>1.0</version>
  <scope>system</scope>
  <systemPath>/D:/J2EE/client/MQ/jeromq-0.3.0-
SNAPSHOT.jar</systemPath>
</dependency>
 
複製程式碼
在pom檔案修改完成後即可打包釋出
編譯以後達成jar包(具體的打包方法參考6,執行專案)
打包完成,為使函式覆蓋率可視檢視程式碼部分顯示正常,需要手動修改原始碼路徑:右鍵版本,點選修改原始碼路徑,選擇到pre_java目錄即可。
3,測試前準備
1、新增資料傳輸配置檔案
資料傳輸配置檔案是保證執行的資料可以回傳到星雲伺服器的。配置方法是在具體的客戶測試環境下的usr/local/bin資料夾下新建配置檔案config.cfg 檔案內容如下:
state=1
IP=(IP值寫星雲測試服務端IP,注意要大寫) (如果釋出環境是windows環境,需要在C盤根目錄下配置上述檔案)
2,agent啟動專案
cmd輸入命令:
java -javaagent:E:\zoa-agent-1.6.2\zoa-agent-1.6.2.jar -jar E:\moxi-0.0.1-SNAPSHOT.jar
E:\zoa-agent-1.6.2\zoa-agent-1.6.2.jar =agent路徑 E:\moxi-0.0.1-SNAPSHOT.jar =專案路徑 出現這樣的介面表示執行成功:
3,設定cookie
1,專案URL後面加teststars.jsp,訪問teststars.jsp頁面進行cookie設定
2,點選setcookie進行設定,設定成功頁面如下:
注:為了區分測試,我們在設定的使用者姓名與星雲客戶端當前登入使用者一致,
4,編寫測試用例
點選新增:
5,專案測試
訪問地址:http://localhost:8080/admin/login
頁面登陸進去以後,假如測試內容管理的文章管理的測試用例,則選擇內容管理的文章管理的用例,點選開始,在頁面上點選內容管理的文章管理,就會有相應的測試資料傳輸過來(具體的展示見後面測試結果的第一個標題:示波器的展示),資料接收完以後點選停止,本條用力測試完畢
三,測試結果
1,示波器波形展示
先選中測試用例,再點選開始後就可以進行相應的測試工作了,測試的時候示波器可以收到動態資料並以波形圖的方式展示出來。
注:採集的動態資料儲存在服務端目錄下的VersionData資料夾下,對應版本的動態資料儲存在相應的版本號目錄下(版本號可在資料庫management表的version表中檢視)
2,缺陷管理
為了讓測式人員更好的對缺陷進行管理,採用測試用例、程式碼、BUG相關聯方式,精準測試雲平臺使用了歷史BUG追查功能,這使得在版本迭代過程中,同一個測試用例所有的BUG情況一目瞭然,避免了因人員變動或版本變動導致的相同的BUG的排查時間,以及重複提交未被解決的BUG。
圖表 缺陷提交與管理
圖表 bug資訊一目瞭然
3,覆蓋率
覆蓋率視覺化針對函式sc0、True、false 、both、Branch、C/DC 、MC/DC 7種覆蓋率給出視覺化展示下面針對每一種覆蓋率展示介面給出說明:(以sc0為例)
sc0為語句塊覆蓋,其顏色區分物件為基本語句塊(包括隱含不可見語句塊)其中綠色標示被覆蓋的語句塊。藍色是未覆蓋到的語句塊。 計算方法為:覆蓋到塊/應統計塊
用紅色的標出來的表示sc0覆蓋率,函式列表右方為覆蓋率的展示:
4,雙向追溯
雙向追溯是指通過執行測試用例,實現測試用例與被測原始碼間相互追溯。根據測試用、
檢視相關被測原始碼為正向追溯,根據被測原始碼檢視相關測試用例為逆向追溯。在測試用例列表中選擇測試用例,可以追溯到該測試用例的內容描述資訊,在模組呼叫圖中顯示被測試到的函式;也可以在模組呼叫圖中,點選相關的函式,也可以追溯到相關的測試用例。該追溯技術方便了使用者檢視和設計測試用例。
雙向追溯功能可以執行的前提是,測試用例已經被執行過,並且示波器收到了波形採集到了動態資料。
1,正向追溯 正向追溯是指:將測試用例和海量的程式碼執行資訊自動關聯,可精確到函式級別及程式碼塊級別;通過正向追溯可直接在程式碼級定位測試現場故障和缺陷邏輯,並提供最後執行的時序資料;通過正向追溯自動記錄產生功能對應的詳細設計實現,輔助軟體解耦和架構分析。
正向追溯的優勢是:迅速定位缺陷對應的程式碼執行邏輯,幫助開發快速修復缺陷,可追蹤難復現缺陷;精確、詳盡的記錄測試用例執行的情況,為精準軟體測試提供大量原生分析性資料;可以進行事後的缺陷分析、追蹤,輔助開發進行功能實現確認。
如圖:點選測試用例追溯到這個成而是用例執行過得函式,選中一個函式,追溯到這個函式執行過得控制流程圖的邏輯分支 以下是正向追溯到程式碼和函式呼叫圖:
2,反向追溯
反向追溯是指:分析程式碼關聯的功能,為研發分析系統和進行一致性修改以及迴歸測試分析提供精確資料。
反向追溯過程:點選需要檢視的函式或函式中的某行程式碼,自動列出可以測試到該函式或者程式分支的測試用例
選擇函式追溯到執行過該函式的測試用例,檢視該函式的控制流程圖和程式碼
點選程式碼,追溯到執行過該程式碼的測試用例
5,簡易流程圖的展示
前置條件:版本有資料,關聯原始碼可在程式碼檢視有顯示原始碼,並且在簡易控制流
程圖的分支塊有具體語句顯示,有覆蓋率資料,可在簡易控制流程圖顯示當前覆蓋到的塊資訊
簡易控制流程圖功能,以語句塊的形式清晰的展示函式內部的控制邏輯,介面上可以直觀的看出控制流各節點的測試覆蓋情況,在展示中,簡易控制流程圖還可以通過顏色對每個程式塊進行覆蓋率標識,在縮圖中整個模組的覆蓋率非常直觀。(背景色為綠色表示有測試用例覆蓋到該塊:以SC0覆蓋為參考標準)
6,報表的展示
選擇客戶端所編譯的專案和版本:
顯示所選取編譯專案的一些基本資訊,包括:
專案指標資訊、專案資訊、版本資訊、測試彙總資訊、測試過程監控趨勢圖、測試裝置組成和分佈圖、版本覆蓋率彙總圖、複雜度統計圖
專案彙總:
包含專案資訊:專案的詳情資訊
版本資訊:版本的詳情資訊
測試彙總資訊:測試用例通過率:無BUG的測試用例
BUG累計:測試用例執行完畢後提交的BUG數
當前版本覆蓋率(SC0):(執行過可見段數/可見段數)*100%的比例
覆蓋率增長:相比前一天的SC0增長差值
高複雜度預警函式個數:高複雜度的函式個數
測試用例列表:
顯示製作的測試用例的詳細資訊,包括測試用例的名稱、建立時間、執行時間、關聯函式、覆蓋率佔比、執行狀態、測試人員等
覆蓋率按日增長曲線圖:
覆蓋率按日增長曲線圖,讓管理者更好的把握測試過程
測試漏洞列表:
在一個程式中,往往有成百上千的函式,這些函式有的是關聯整個程式核心、有的則是開發人員棄而不用,但一直保留遲遲不肯刪除的,針對這些大量的函式,“精準測試”採用通過靜態、動態指標的綜合分析,在大量的程式函式中,通過計算直接篩選潛在的高危的測試漏洞,通過報表給予展示。
通過複雜度和覆蓋率進行計算
通過函式呼叫上下文和覆蓋率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