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新浪微博程式猿心得

jdon發表於2018-10-28
前段時間有個小夥伴找我聊天說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做需求沒什麼成就感:

雖然介面有每秒幾十萬的呼叫量但是寫來寫去就是那麼些套路;
產品需求天天變搞得程式碼寫的特別亂,很多需求都是前後矛盾的所以加了很多彆扭的相容,每次聽到要再改需求就覺得特別“膈應”;
想做點什麼有意思的事,結果時間都被各種細碎的需求和會議佔據了,月底一總結忙了一個月沒有什麼收穫。
本來覺得網際網路公司裡可以接觸到高併發應該會很有意思,結果一年下來感覺也就服務上線的那一下比較有成就感……

因為在微博工作,所以我面試過很多很多很多希望“接觸到高併發大資料”的求職者。包括我自己在內也一樣,入職第一天聽到周圍的同事討論著每秒上百萬次的呼叫量,幾十毫秒的響應時間,作為技術人員誰能不興奮呢?
但是在微博工作了五年,設計了一個又一個高併發系統之後,回過頭來看的時候,感覺高併發帶給我的興奮感已經不怎麼強烈了。

那是什麼原因讓我一直窩在一線寫程式碼而不是轉向管理崗?

二十多歲的程式設計師特別喜歡併發、框架、協議、核心、中介軟體之類的名詞,還有這些年的大資料、機器學習、VR、區塊鏈之類的新技術。
在我不算長的十多年的程式設計經歷裡也學過很多很多新的技術,但是不管什麼技術都只能維持一段時間的快感:大部分是浮於表面的技術本質沒有變化,少數幾個本質技術跟幾十年前沒有什麼區別……
而對於“優雅的設計”的追求卻一直能夠帶給我精神上的滿足感:我一直在追求設計出高內聚、低耦合、易於擴充套件和維護的系統;程式碼簡潔而高效,考慮周全又沒有一絲多餘,一切都是恰到好處的感覺:不僅能夠應對當前的需求,還能夠順應這段程式碼、這個系統、這個組織,甚至於自己和這個行業的未來。

在形成了“追求優雅設計”的世界觀之後,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產品經理的每一個“膈應”的需求都是對自己優雅設計的挑戰。
程式變得越來越靈活和抽象,細碎的問題漸漸變得不再需要改程式碼了。
未來每一次的修改都在自己的掌控中,三四年前的某個設計可能因為今天的需求而繼續產生價值。
這是一種開了上帝視角的快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