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筆記】用反事實推斷方法緩解標題黨內容對推薦系統的影響 Click can be Cheating: Counterfactual Recommendation for Mitigating Clickbait Issue

子豪君發表於2021-12-31

Click can be Cheating: Counterfactual Recommendation for Mitigating Clickbait Issue

Authors: 王文傑,馮福利,何向南,張含望,蔡達成

SIGIR'21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洋理工大學

論文連結:https://dl.acm.org/doi/pdf/10.1145/3404835.3462962

本文連結:https://www.cnblogs.com/zihaojun/p/15713705.html


0. 總結

這篇文章在不引入使用者反饋資訊的情況下,利用物品的外觀特徵(exposure feature)和內容特徵(content feature),用反事實推斷的方法,去除物品外觀特徵對推薦結果的直接影響,解決推薦系統中“標題黨”的問題。

1. 問題背景

在推薦系統的訓練資料中,通常將使用者點選過的物品作為正樣本進行訓練。但是,使用者點選一個物品不一定是因為使用者喜歡這個物品,也可能是因為物品的外觀很吸引人,但是內容很差。這種現象稱為Clickbait Issue——引誘點選問題。

  • 例如,在視訊推薦場景下,使用者點選一個視訊,可能只是因為視訊的封面和標題做的很好,但點進去可能並不喜歡看。
  • 在文章/新聞推薦場景下也是如此,很多標題黨文章可以獲得很多點選,但使用者對這種文章是深惡痛絕的。

Clickbait Issue會導致使用者對推薦系統的信任度下降,也會導致低質量的標題黨資訊在系統中氾濫,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果和馬太效應。

因此,設計和訓練推薦模型時,不能只追求點選率優化,而應該追求更高的使用者滿意度,避免陷入“推薦標題黨內容-標題黨獲得更多點選-推薦更多標題黨內容”的惡性迴圈中。

2. 研究目標

利用物品的外觀資訊和內容資訊,區分使用者的點選是因為被標題/封面吸引,還是真的喜歡物品的內涵。

3. 方法

3.1 符號和概念

資料集包含歷史點選資料\(\bar{\mathcal{D}}=\left\{\left(u, i, \bar{Y}_{u, i}\right) \mid u \in \mathcal{U}, i \in \mathcal{I}\right\}\),其中\(\bar{Y}_{u, i} \in \{0,1\}\),分別表示沒有/有點選互動。物品特徵包括暴露資訊(Exposure features)和內容資訊(Content features),\(i = (e,t)\),暴露資訊(e)在使用者點選之前就能看到,比如標題和封面圖;內容資訊(t)在點選之後才能看到,例如文章內容、視訊內容或物品詳情等。

推薦模型預測結果\(Y_{u,i} = s_{\theta}(u,i) \in [0,1]\),優化目標為:

\[\begin{align} \bar{\theta}=\underset{\theta}{\arg \min } \sum_{\left(u, i, \bar{Y}_{u, i}\right) \in \overline{\mathcal{D}}} l\left(s_{\theta}(u, i), \bar{Y}_{u, i}\right) \end{align} \]

Clickbait Issue:如果推薦系統給出的推薦列表中,把標題很吸引人,但是內容很差的物品\(i\)排在標題不太吸引人,但是內容比較好的物品\(j\)之前,則認為發生了Clickbait Issue。

\[\begin{align} s_{\bar{\theta}}\left(u, i=\left(e_{i}, t_{i}\right)\right)>s_{\bar{\theta}}\left(u, j=\left(e_{j}, t_{j}\right)\right) \end{align} \]

Causal effect:因果效應分解,參見【因果推斷】中介因果效應分解 彙總與理解(為了讀懂這個分解方法,花了很多時間來研究,才寫成此文)

  • 總體因果效應:包含直接路徑和間接路徑的因果效應。
  • 直接因果效應:通過直接路徑產生的因果效應。
  • 間接因果效應:通過中介節點產生的因果效應。

3.2 因果推薦模型

如圖3(a),在傳統的基於特徵的推薦模型中,會將物品特徵(E, T)都作為輸入,通過MLP等模型,得到item的表示(I)。

但是使用者可能只是被標題等資訊吸引而點選一個物品,因此,本文提出,建模曝光特徵(E)對點選(Y)的直接因果效應,如圖3(b)。

Figure 1

Mitigating Clickbait Issue

  • 為了解決推薦結果的Clickbait Issue,需要將\(E\rightarrow Y\)這條路徑的影響去掉。我們希望去除的是E對Y自然直接效應,保留E對Y的自然間接效應和互動效應,即保留總體間接效應TIE,因此,不能直接對這條路徑做干預,否則就會去除掉總體直接效應,只剩自然間接效應NIE:

\[\begin{align} Y_{u,i,e^*} - Y_{u,i^*,e^*} = NIE \end{align} \]

本文希望得到的總體間接效應:

\[\begin{align} TIE = Y_{u,i,e}-Y_{u,i^*,e} \end{align} \]

  • 具體請參考博文【論文筆記】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因果推斷】中介因果效應分解 彙總與理解
  • 從因果圖的角度來理解,\(Y_{u, i, e}\)\(Y_{u, i^*, e}\)的因果圖中,\(E \rightarrow Y\)這條邊是一樣的(都是e),因此\(E \rightarrow Y\)的直接影響可以被減掉,還剩下\(I \rightarrow Y\)的影響。
  • 直觀理解,如果一個物品是靠標題黨來吸引流量的,則這個物品在反事實世界中的點選率(\(Y_{u, i^*, e}\))會很高,從而在反事實推薦模型中被排到後面去。

3.3 模型設計

在因果圖中,影響點選概率Y的變數有三個(e,u,i),本文分別建立了u-e模型和u-i模型,分別捕捉物品曝光特徵和總體特徵對使用者點選概率的影響:

\[\begin{align} Y_{u, i, e}=f_{Y}(U=u, I=i, E=e)=f\left(Y_{u, i}, Y_{u, e}\right)=Y_{u, i} * \sigma\left(Y_{u, e}\right) \end{align} \]

模型訓練:

\[\begin{align} \mathcal{L}=\sum_{\left(u, i, \bar{Y}_{u, i}\right) \in \overline{\mathcal{D}}} l\left(Y_{u, i, e}, \bar{Y}_{u, i}\right)+\alpha * l\left(Y_{u, e}, \bar{Y}_{u, i}\right) \end{align} \]

模型預測:

\[\begin{align} Y_{C R}=Y_{u, i, e}-Y_{u, i^{*}, e}=Y_{u, i, e}-f\left(c_{u}, Y_{u, e}\right)=Y_{u, i, e}-c_{u} * \sigma\left(Y_{u, e}\right) \end{align} \]

\(c_u\)是使用者u對所有物品特徵的平均興趣:

\[\begin{align} c_{u}=E\left(Y_{u, I}\right)=\frac{1}{|\mathcal{I}|} \sum_{i \in I} Y_{u, i} \end{align} \]

4. 實驗

4.1 實驗結果

使用了兩個有物品特徵和使用者反饋的資料集,統計資訊見下表:

\[\begin{aligned} &\text { Table 1: Statistics of two datasets. }\\ &\begin{array}{l|c|c|c|c} \hline \text { Dataset } & \text { #Users } & \text { #Items } & \text { #Clicks } & \text { #Likes } \\ \hline \text { Tiktok } & 18,855 & 34,756 & 1,493,532 & 589,008 \\ \hline \text { Adressa } & 31,123 & 4,895 & 1,437,540 & 998,612 \\ \hline \end{array} \end{aligned} \]

對於每個使用者,將正樣本按8:1:1的比例隨機劃分訓練集、驗證集和測試集,其中測試集中只包含使用者給出正反饋的物品。

baseline:

  • NT:(Normal Training)使用正常的訓練資料,即使用曝光特徵+內容特徵作為模型輸入,使用點選資料(而不是隻使用正反饋資料)作為正樣本參與訓練。
  • CFT:(Content Feature Training)只使用內容特徵來訓練模型,同樣使用點選資料作為正樣本參與訓練。
  • IPW:訓練階段使用Inverse Propensity Score的方法來做debias[27,28]。

以下三個baseline是利用了使用者反饋資料的:

  • CT:(Clean Training)只使用正反饋資料作為正樣本來訓練。
  • NR:(Negative feedback Re-weighting)將點選但不喜歡的樣本,與未點選的樣本一起作為負樣本進行訓練。
  • RR:(Re-Rank)在NT的基礎上,對每個使用者前20的推薦物品,結合物品的點贊率進行重排序。
Figure 1

實驗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CR(Counterfactual Recommendation)的效能高於所有baseline。

4.2 效能比較

  • CFT效能比NT要差,說明簡單地去除曝光特徵是不行的。IPW效能也很差,這可能與本文的設定下,propensity score很難估計有關。
  • CR的效能高於NT,說明利用使用者反饋資料的有效性,更能捕捉使用者對內容的興趣。但CT和NR的效能比較差,這可能是因為直接拋棄使用者點選但未給出正反饋的那些資料,會使得資料量大大減少。

一些想法

  • 有些物品可能難以收集或者定義曝光特徵,此時就無法應用此方法
  • 本文的模型設計是比較反直覺的,不是直接在預測時把包含e的項去掉,而是減去一項\(c_{u} * \sigma\left(Y_{u, e}\right)\)。這也是因果推斷理論的作用——給出不怎麼符合直覺但是更合理更有效的模型設計方法。
  • 這是2021年的最後一個晚上發表的今年最後一篇隨筆,2021年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希望在即將到來的2022年,能儘快達到自己滿意的學術水平,順利開啟博士生涯,抓緊在校園的時光,努力學本領。希望明年能發表100篇以上的部落格,讀500篇以上的論文,加油加油!

進一步閱讀

[45] Tyler J VanderWeele. 2013. A three-way decomposition of a total effect into direct, indirect,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Epidemiology (Cambridge, Mass.) 24, 2 (2013), 224

[30] Dugang Liu, Pengxiang Cheng, Zhenhua Dong, Xiuqiang He, Weike Pan, and Zhong Ming. 2020. A General Knowledge Distillation Framework for Counterfactual Recommendation via Uniform Data. In SIGIR. ACM, 831–840

[35] Yulei Niu, Kaihua Tang, Hanwang Zhang, Zhiwu Lu, Xian-Sheng Hua, and JiRong Wen. 2020. Counterfactual VQA: A Cause-Effect Look at Language Bias. In arXiv:2006.04315

[37] Judea Pearl. 2001.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In UAI.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411–420.

[43] Kaihua Tang, Jianqiang Huang, and Hanwang Zhang. 2020. Long-Tailed Classification by Keeping the Good and Removing the Bad Momentum Causal Effect. In NeurIPS.
[44] Kaihua Tang, Yulei Niu, Jianqiang Huang, Jiaxin Shi, and Hanwang Zhang. 2020. Unbiased scene graph generation from biased training. In arXiv:2002.11949

[27] Dawen Liang, Laurent Charlin, and David M Blei. 2016. Causal inference for recommendation. In UAI. AUAI.
[28] Dawen Liang, Laurent Charlin, James McInerney, and David M Blei. 2016. Modeling user exposure in recommendation. In WWW. ACM, 951–961

[32] Hongyu Lu, Min Zhang, and Shaoping Ma. 2018. Between Clicks and Satisfaction: Study on Multi-Phase User Preferences and Satisfaction for Online News Reading. In SIGIR. ACM, 435–444.

[52] Hong Wen, Jing Zhang, Yuan Wang, Fuyu Lv, Wentian Bao, Quan Lin, and Keping Yang. 2020. Entire space multi-task modeling via post-click behavior decomposition for conversion rate prediction. In SIGIR. ACM, 2377–238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