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微信記憶體監控

騰訊WeTest發表於2019-03-04

歡迎大家前往雲+社群,獲取更多騰訊海量技術實踐乾貨哦~

作者:楊津,騰訊移動客戶端開發 高階工程師

WeTest質量開放平臺團隊 釋出在雲+社群

商業轉載請聯絡騰訊WeTest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文連結:wetest.qq.com/lab/view/36…

WeTest 導讀

目前iOS主流的記憶體監控工具是Instruments的Allocations,但只能用於開發階段。本文介紹如何實現離線化的記憶體監控工具,用於App上線後發現記憶體問題。

FOOM(Foreground Out Of Memory),是指App在前臺因消耗記憶體過多引起系統強殺。對使用者而言,表現跟crash一樣。Facebook早在2015年8月提出FOOM檢測辦法,大致原理是排除各種情況後,剩餘的情況是FOOM,具體連結:code.facebook.com/posts/11469…

微信自15年年底上線FOOM上報,從最初資料來看,每天FOOM次數與登入使用者數比例接近3%,同期crash率1%不到。而16年年初某東老大反饋微信頻繁閃退,在艱難拉取2G多日誌後,才發現kv上報頻繁打log引起FOOM。接著16年8月不少外部使用者反饋微信啟動不久後閃退,分析大量日誌還是不能找到FOOM原因。微信急需一個有效的記憶體監控工具來發現問題。

一、實現原理

微信記憶體監控最初版本是使用Facebook的FBAllocationTracker工具監控OC物件分配,用fishhook工具hook malloc/free等介面監控堆記憶體分配,每隔1秒,把當前所有OC物件個數、TOP 200最大堆記憶體及其分配堆疊,用文字log輸出到本地。該方案實現簡單,一天內完成,通過給使用者下發TestFlight,最終發現聯絡人模組因遷移DB載入大量聯絡人導致FOOM。

不過這方案有不少缺點:

1、監控粒度不夠細,像大量分配小記憶體引起的質變無法監控,另外fishhook只能hook自身app的C介面呼叫,對系統庫不起作用;

2、打log間隔不好控制,間隔過長可能丟失中間峰值情況,間隔過短會引起耗電、io頻繁等效能問題;

3、上報的原始log靠人工分析,缺少好的頁面工具展現和歸類問題。

所以二期版本以Instruments的Allocations為參考,著重四個方面優化,分別是資料收集、儲存、上報及展現。

1.資料收集

16年9月底為了解決ios10 nano crash,研究了libmalloc原始碼,無意中發現這幾個介面:

當malloc_logger和__syscall_logger函式指標不為空時,malloc/free、vm_allocate/vm_deallocate等記憶體分配/釋放通過這兩個指標通知上層,這也是記憶體除錯工具malloc stack的實現原理。有了這兩個函式指標,我們很容易記錄當前存活物件的記憶體分配資訊(包括分配大小和分配堆疊)。分配堆疊可以用backtrace函式捕獲,但捕獲到的地址是虛擬記憶體地址,不能從符號表dsym解析符號。所以還要記錄每個image載入時的偏移slide,這樣符號表地址=堆疊地址-slide。

另外為了更好的歸類資料,每個記憶體物件應該有它所屬的分類Category,如上圖所示。對於堆記憶體物件,它的Category名是“Malloc ”+分配大小,如“Malloc 48.00KiB”;對於虛擬記憶體物件,呼叫vm_allocate建立時,最後的引數flags代表它是哪類虛擬記憶體,而這個flags正對應於上述函式指標__syscall_logger的第一個引數type,每個flag具體含義可以在標頭檔案<mach/vm_statistics.h>找到;對於OC物件,它的Category名是OC類名,我們可以通過hook OC方法+NSObject alloc來獲取:

但後來發現,NSData建立物件的類靜態方法沒有呼叫+NSObject alloc,裡面實現是呼叫C方法NSAllocateObject來建立物件,也就是說這類方式建立的OC物件無法通過hook來獲取OC類名。最後在蘋果開原始碼CF-1153.18找到了答案,當CFOASafe=true並且CFObjectAllocSetLastAllocEventNameFunction!=NULL時,CoreFoundation建立物件後通過這個函式指標告訴上層當前物件是什麼型別:

通過上面方式,我們的監控資料來源基本跟Allocations一樣了,當然是藉助了私有API。如果沒有足夠的“技巧”,私有API帶不上Appstore,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修改malloc_default_zone函式返回的malloc_zone_t結構體裡的malloc、free等函式指標,也是可以監控堆記憶體分配,效果等同於malloc_logger;而虛擬記憶體分配只能通過fishhook方式。

2.資料儲存

存活物件管理

APP在執行期間會大量申請/釋放記憶體。以上圖為例,微信啟動10秒內,已經建立了80萬物件,釋放了50萬,效能問題是個挑戰。另外在儲存過程中,也儘量減少記憶體申請/釋放。所以放棄了sqlite,改用了更輕量級的平衡二叉樹來儲存。

伸展樹(Splay Tree),也叫分裂樹,是一種二叉排序樹,不保證樹是平衡,但各種操作平均時間複雜度是O(logN),可近似看作平衡二叉樹。相比其他平衡二叉樹(如紅黑樹),其記憶體佔用較小,不需要儲存額外資訊。伸展樹主要出發點是考慮到區域性性原理(某個剛被訪問的結點下次又被訪問,或者訪問次數多的結點下次可能被訪問),為了使整個查詢時間更少,被頻繁查詢的結點通過“伸展”操作搬移到離樹根更近的地方。大部分情況下,記憶體申請很快又被釋放,如autoreleased物件、臨時變數等;而OC物件申請記憶體後緊接著會更新它所屬Category。所以用伸展樹管理最適合不過了。

傳統二叉樹是用連結串列方式實現,每次新增/刪除結點,都會申請/釋放記憶體。為了減少記憶體操作,可以用陣列實現二叉樹。具體做法是父結點的左右孩子由以往的指標型別改成整數型別,代表孩子在陣列的下標;刪除結點時,被刪除的結點存放上一個被釋放的結點所在陣列下標。

堆疊儲存

據統計,微信執行期間,backtrace的堆疊有成百萬上千萬種,在捕獲最大棧長64情況下,平均棧長35。如果36bits儲存一個地址(armv8最大虛擬記憶體地址48bits,實際上36bits夠用了),一個堆疊平均儲存長度157.5bytes,1M個堆疊需要157.5M儲存空間。但通過斷點觀察,實際上大部分堆疊是有共同字尾,例如下面的兩個堆疊後7個地址是一樣的:

為此,可以用Hash Table來儲存這些堆疊。思路是整個堆疊以連結串列的方式插入到table裡,連結串列結點存放當前地址和上一個地址所在table的索引。每插入一個地址,先計算它的hash值,作為在table的索引,如果索引對應的slot沒有儲存資料,就記錄這個連結串列結點;如果有儲存資料,並且資料跟連結串列結點一致,hash命中,繼續處理下一個地址;資料不一致,意味著hash衝突,需要重新計算hash值,直到滿足儲存條件。舉個例子(簡化了hash計算):

  1. Stack1的G、F、E、D、C、A、依次插入到Hash Table,索引1~6結點資料依次是(G, 0)、(F, 1)、(E, 2)、(D, 3)、(C, 4)、(A, 5)。Stack1索引入口是6
  2. 輪到插入Stack2,由於G、F、E、D、C結點資料跟Stack1前5結點一致,hash命中;B插入新的7號位置,(B, 5)。Stack2索引入口是7
  3. 最後插入Stack3,G、F、E、D結點hash命中;但由於Stack3的A的上一個地址D索引是4,而不是已有的(A, 5),hash不命中,查詢下一個空白位置8,插入結點(A, 4);B上一個地址A索引是8,而不是已有的(B, 5),hash不命中,查詢下一個空白位置9,插入結點(B, 9)。Stack3索引入口是9

經過這樣的字尾壓縮儲存,平均棧長由原來的35縮短到5不到。而每個結點儲存長度為64bits(36bits儲存地址,28bits儲存parent索引),hashTable空間利用率60%+,一個堆疊平均儲存長度只需要66.7bytes,壓縮率高達42%。

效能資料

經過上述優化,記憶體監控工具在iPhone6Plus執行佔用CPU佔用率13%不到,當然這是跟資料量有關,重度使用者(如群過多、訊息頻繁等)可能佔用率稍微偏高。而儲存資料記憶體佔用量20M左右,都用mmap方式把檔案對映到記憶體。有關mmap好處可自行google之。

3.資料上報

由於記憶體監控是儲存了當前所有存活物件的記憶體分配資訊,資料量極大,所以當出現FOOM時,不可能全量上報,而是按某些規則有選擇性的上報。

首先把所有物件按Category進行歸類,統計每個Category的物件數和分配記憶體大小。這列表資料很少,可以做全量上報。接著對Category下所有相同堆疊做合併,計算每種堆疊的物件數和記憶體大小。對於某些Category,如分配大小TOP N,或者UI相關的(如UIViewController、UIView之類的),它裡面分配大小TOP M的堆疊才做上報。上報格式類似這樣:

4.頁面展現

頁面展現參考了Allocations,可看出有哪些Category,每個Category分配大小和物件數,某些Category還能看分配堆疊。

為了突出問題,提高解決問題效率,後臺先根據規則找出可能引起FOOM的Category(如上面的Suspect Categories),規則有:

  • UIViewController數量是否異常
  • UIView數量是否異常
  • UIImage數量是否異常
  • 其它Category分配大小是否異常,物件個數是否異常

接著對可疑的Category計算特徵值,也就是OOM原因。特徵值是由“Caller1”、“Caller2”和“Category, Reason”組成。Caller1是指申請記憶體點,Caller2是指具體場景或業務,它們都是從Category下分配大小第一的堆疊提取。Caller1提取儘量是有意義的,並不是分配函式的上一地址。例如:

所有report計算出特徵值後,可以對它們進行歸類了。一級分類可以是Caller1,也可以是Category,二級分類是與Caller1/Category有關的特徵聚合。效果如下:

一級分類

二級分類

5.運營策略

上面提到,記憶體監控會帶來一定的效能損耗,同時上報的資料量每次大概300K左右,全量上報對後臺有一定壓力,所以對現網使用者做抽樣開啟,灰度包使用者/公司內部使用者/白名單使用者做100%開啟。本地最多隻保留最近三次資料。

二、降低誤判

先回顧Facebook如何判定上一次啟動是否出現FOOM:

  1. App沒有升級
  2. App沒有呼叫exit()或abort()退出
  3. App沒有出現crash
  4. 使用者沒有強退App
  5. 系統沒有升級/重啟
  6. App當時沒有後臺執行
  7. App出現FOOM

1、2、4、5比較容易判斷,3依賴於自身CrashReport元件的crash回撥,6、7依賴於ApplicationState和前後臺切換通知。微信自上線FOOM資料上報以來,出現不少誤判,主要情況有:

ApplicationState不準

部分系統會在後臺短暫喚起app,ApplicationState是Active,但又不是BackgroundFetch;執行完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就退出了,也有收到BecomeActive通知,但很快也退出;整個啟動過程持續5~8秒不等。解決方法是收到BecomeActive通知一秒後,才認為這次啟動是正常的前臺啟動。這方法只能減少誤判概率,並不能徹底解決。

群控類外掛

這類外掛是可以遠端控制iPhone的軟體,通常一臺電腦可以控制多臺手機,電腦畫面和手機螢幕實時同步操作,如開啟微信,自動加好友,發朋友圈,強制退出微信,這一過程容易產生誤判。解決方法只能通過安全後臺打擊才能減少這類誤判。

CrashReport元件出現crash沒有回撥上層

微信曾經在17年5月底爆發大量GIF crash,該crash由記憶體越界引起,但收到crash訊號寫crashlog時,由於記憶體池損壞,元件無法正常寫crashlog,甚至引起二次crash;上層也無法收到crash通知,因此誤判為FOOM。目前改成不依賴crash回撥,只要本地存在上一次crashlog(不管是否完整),就認為是crash引起的APP重啟。

前臺卡死引起系統watchdog強殺

也就是常見的0x8badf00d,通常原因是前臺執行緒過多,死鎖,或CPU使用率持續過高等,這類強殺無法被App捕獲。為此我們結合了已有卡頓系統,當前臺執行最後一刻有捕獲到卡頓,我們認為這次啟動是被watchdog強殺。同時我們從FOOM劃分出新的重啟原因叫“APP前臺卡死導致重啟”,列入重點關注。

三、成果

微信自2017年三月上線記憶體監控以來,解決了30多處大大小小記憶體問題,涉及到聊天、搜尋、朋友圈等多個業務,FOOM率由17年年初3%,降到目前0.67%,而前臺卡死率由0.6%下降到0.3%,效果特別明顯。

四、常見問題

UIGraphicsEndImageContext

UIGraphicsBeginImageContext和UIGraphicsEndImageContext必須成雙出現,不然會造成context洩漏。另外XCode的Analyze也能掃出這類問題。

UIWebView

無論是開啟網頁,還是執行一段簡單的js程式碼,UIWebView都會佔用APP大量記憶體。而WKWebView不僅有出色的渲染效能,而且它有自己獨立程式,一些網頁相關的記憶體消耗移到自身程式裡,最適合取替UIWebView。

autoreleasepool

通常autoreleased物件是在runloop結束時才釋放。如果在迴圈裡產生大量autoreleased物件,記憶體峰值會猛漲,甚至出現OOM。適當的新增autoreleasepool能及時釋放記憶體,降低峰值。

互相引用

比較容易出現互相引用的地方是block裡使用了self,而self又持有這個block,只能通過程式碼規範來避免。另外NSTimer的target、CAAnimation的delegate,是對Obj強引用。目前微信通過自己實現的MMNoRetainTimer和MMDelegateCenter來規避這類問題。

大圖片處理

舉個例子,以往圖片縮放介面是這樣寫的:

但處理大解析度圖片時,往往容易出現OOM,原因是-UIImage drawInRect:在繪製時,先解碼圖片,再生成原始解析度大小的bitmap,這是很耗記憶體的。解決方法是使用更低層的ImageIO介面,避免中間bitmap產生:

大檢視

大檢視是指View的size過大,自身包含要渲染的內容。超長文字是微信裡常見的炸群訊息,通常幾千甚至幾萬行。如果把它繪製到同一個View裡,那將會消耗大量記憶體,同時造成嚴重卡頓。最好做法是把文字劃分成多個View繪製,利用TableView的複用機制,減少不必要的渲染和記憶體佔用。

推薦文章

最後推薦幾個iOS記憶體相關的連結:

  • Memory Usage Performance Guidelines

developer.apple.com/library/con…

  • No pressure, Mon!

www.newosxbook.com/articles/Me…

騰訊WeTest iOS預審工具

為了提高IEG蘋果稽核通過率,騰訊專門成立了蘋果稽核測試團隊,打造出iOS預審工具這款產品。經過1年半的內部運營,騰訊內部應用的iOS稽核通過率從平均35%提升到90%+。

現將騰訊內部產品的過審經驗,以線上工具的形式共享給各位。在WeTest騰訊質量開放平臺上可以線上使用。點選 wetest.qq.com/product/ios 即可立即體驗!

如果使用當中有任何疑問,歡迎聯絡騰訊WeTest企業QQ:800024531

iOS預審服務

【掃描工具】上傳IPA包、圖片、視訊、應用描述即可進行測試; 多維度自動掃描提審材料的被拒風險;1小時內反饋全面的掃描報告。

【專家預審】騰訊專家為您遍歷App所有功能模組;全面暴露App內容被拒風險;跟進問題直至上線(需提供官方拒絕郵件)。

【專家諮詢】資深預審專家一對一服務; 諮詢時間靈活可選,按需購買;有的放矢解 決稽核問題。

【ASO優化】專業團隊多維度深度剖析App的ASO現狀;圍繞App目標使用者群篩選高 度關聯的關鍵詞;幫助提升App在蘋果應用商店中的曝光率。

相關閱讀

2017年資料庫技術盤點

機器學習演算法之旅

Android影象處理 - 高斯模糊的原理及實現

此文已由作者授權雲加社群釋出,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