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解讀 WebRTC 音訊 NetEQ 及優化實踐

阿里雲視訊雲發表於2021-03-16

NetEQ 是 WebRTC 音視訊核心技術之一,對於提高 VoIP 質量有明顯的效果,本文將從更為巨集觀的視角,用通俗白話介紹 WebRTC 中音訊 NetEQ 的相關概念背景和框架原理,以及相關的優化實踐。

作者| 良逸
審校| 泰一

為什麼要 “白話” NetEQ?

隨便搜尋一下,我們就能在網上找到很多關於 WebRTC 中音訊 NetEQ 的文章,比如下面的幾篇文章都是非常不錯的學習資料和參考。特別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3 年吳江銳的碩士論文《WebRTC 語音引擎中 NetEQ 技術的研究》,非常詳盡地介紹了 NetEQ 實現細節,也被引用到了很多很多的文章中。

這些文章大部分從比較 “學術” 的或 “演算法” 的角度,對 NetEQ 的細節做了非常透徹的分析,所以這裡我想從更巨集觀一些的角度,說一下我個人的理解。白話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爭取一個數學公式都不用,一行程式碼都不上就把思路說清楚,有理解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不吝賜教。

丟包、抖動和優化的理解

在音視訊實時通訊領域,特別是移動辦公(4G),疫情下的居家辦公和線上課堂 (WIFI),網路環境成了影響音視訊質量最關鍵的因素,在差的網路質量面前,再好的音視訊演算法都顯得有些杯水車薪。網路質量差的表現主要有延時、亂序、丟包、抖動,誰能處理和平衡好這幾類問題,誰就能獲得更好的音視訊體驗。由於網路的基礎延時是鏈路的選擇決定的,需優化鏈路排程層來解決;而亂序在大部分網路條件下並不是很多,而且亂序的程度也不是很嚴重,所以接下來我們主要會討論丟包和抖動。

抖動是資料在網路上的傳輸忽快忽慢,丟包是資料包經過網路傳輸,因為各種原因被丟掉了,經過幾次重傳後被成功收到是恢復包,重傳也失敗的或者恢復包過時的,都會形成真正的丟包,需要丟包恢復 PLC 演算法來無中生有的產生一些假資料來補償。丟包和抖動從時間維度上又是統一的,等一會來了的是抖動,遲到很久才來的是重傳包,等一輩子也不來的就是 “真丟包”,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儘量降低資料包變成 “真丟包” 的概率。

優化,直觀來講就是某個資料指標,經過一頓猛如虎的操作之後,從 xxx 提升到了 xxx。但我覺得,評判優化好壞不能僅僅停留在這個維度,優化是要 “知己知彼”,己是自己的產品需求,彼是現有演算法的能力,己彼合一才是最好的優化,不管演算法是簡單還是複雜,只要能完美的匹配自己的產品需求,就是最好的演算法,“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NetEQ 及相關模組

NetEQ 的出處

《GIPS NetEQ 原始文件》,這是由 GIPS 公司提供的最原始的 NetEQ 的說明文件(中文翻譯),裡面介紹了什麼是 NetEQ 以及對其效能的簡單說明。NetEQ 本質上就是一個音訊的 JitterBuffer(抖動緩衝器),名字起的非常貼切,Network Equalizer(網路均衡器)。大家都知道 Audio Equalizer 是用來均衡聲音的效果器,而這裡的 NetEQ 是用來均衡網路抖動的效果器。而且 GIPS 還給這個名字註冊了商標,所以很多地方看到的是 NetEQ (TM) 。
上面的官方文件中,有一條很重要資訊,“最小化抖動緩衝帶來的延時影響”,這說明 NetEQ 的設計目標之一就是:“追求極低延時”。這個資訊很關鍵,為我們後續的優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NetEQ 在音視訊通訊 QoS 流程中的位置

音視訊通訊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只要網路是通的,WIFI 和 4G 都可以,一個呼叫過去,看到人且聽到聲音,就 OK 了,很簡單的事情,但對於底層的實現卻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單 WebRTC 開源引擎的相關程式碼檔案數量就有 20 萬個左右,程式碼行數不知道有沒有人具體算過,應該也是千萬數量級的了。不知道多少碼農為此掉光了頭髮 ?。

下面這張圖,是對實際上更復雜的音視訊通訊流程的抽象和簡化。左邊是傳送 (推流) 側:經過採集、編碼、封裝、傳送;中間經過網路傳輸;右邊是接收 (拉流) 側:接收、解包、解碼、播放;這裡重點體現了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務質量)的幾個大的功能,以及跟推拉流資料主要流程的關係。可以看到 QoS 功能分散在音視訊通訊流程中的各個位置,導致要了解整個流程之後才能對 QoS 有比較全面的理解。圖上看起來左邊傳送側的 QoS 功能要多一些,這是因為 QoS 的目的就是要解決通訊過程中的使用者體驗問題,要解決問題,最好就是找到問題的源頭,能從源頭解決的,都是比較好的解決方式。但總有一部分問題是不能從源頭來解決的,比如在多人會議的場景,一個人的收流側網路壞了,不能影響其它人的開會體驗,不能出現 “一顆老鼠屎壞掉一鍋粥” 的情況,不能汙染源頭。所以收流也要做 QoS 的功能,目前收流側的必備功能就是 JitterBuffer,包括視訊的和音訊的,本文重點分析音訊的 JitterBuffer -- NetEQ。

NetEQ 原理及相關模組的關係


上面這張圖是對 NetEQ 及其相關模組工作流程的抽象,主要包含 4 個部分,NetEQ 的輸入、NetEQ 的輸出、音訊重傳 Nack 請求模組、音視訊同步模組。為什麼要把 Nack 請求模組和音視訊同步模組也放進 NetEQ 的分析中?因為這兩個模組都直接跟 NetEQ 有依賴,相互影響。圖裡面的虛線,標識每個模組依賴的其它模組的資訊,以及這些資訊的來源。接下來介紹一下整個流程。

1. 首先是 NetEQ 的輸入部分:

底層 Socket 收到一個 UDP 包後,觸發從 UDP 包到 RTP 包的解析,經過對 SSRC 和 PayloadType 的匹配,找到對應的音訊流接收的 Channel,然後從 InsertPacketInternal 輸入到 NetEQ 的接收模組中。

收到的音訊 RTP 包很可能會帶有 RED 冗餘包(redundance),按照 RFC2198 的標準或者一些私有的封裝格式,對其進行解包,還原出原始包,重複的原始包將會被忽略掉。解出來的原始 RTP 資料包會被按一定的演算法插入到 packet buffer 快取裡面去。之後會將收到的每一個原始包的序列號,通過 UpdateLastReceivedPacket 函式更新到 Nack 重傳請求模組,Nack 模組會通過 RTP 收包或定時器觸發兩種模式,呼叫 GetNackList 函式來生成重傳請求,以 NACK RTCP 包的格式傳送給推流側。

同時,解完的每一個原始包,得到了時間軸上唯一的一個接收時刻,包和包之間的接收時間差也能算出來了,這個接收時間差除以每個包的打包時長就是 NetEQ 內部用來做抖動估計的 IAT(interarrival time),比如,兩個包時間差是 120ms,而打包時長是 20ms,則當前包的 IAT 值就是 120/20=6。之後每個包的 IAT 值經過核心的網路抖動估計模組(DelayManager)處理之後,得到最終的目標水位(TargetLevel),到此 NetEQ 的輸入處理部分就結束了。

2. 其次是 NetEQ 的輸出部分:

輸出是由音訊硬體播放裝置的播放執行緒定時觸發的,播放裝置會每 10ms 通過 GetAudioInternal 介面從 NetEQ 裡面取 10ms 長度的資料來播放。

進入 GetAudioInternal 的函式之後,第一步要決策如何應對當前資料請求,這個任務交給操作決策模組來完成,決策模組根據之前的和當前的資料和操作的狀態,給出最終的操作型別判斷。NetEQ 裡面定義了幾種操作型別:正常、加速、減速、融合、拉伸(丟包補償)、靜音,這幾種操作的意義,後面再詳細的說。有了決策的操作型別,再從輸入部分的包快取(packet buffer)裡面取出一個 RTP 包,送給抽象的解碼器,抽象的解碼器通過 DecodeLoop 函式層層呼叫到真正的解碼器進行解碼,並把解碼後的 PCM 音訊資料放到 DecodedBuffer 裡面去。然後就是開始執行不同的操作了,NetEQ 裡面為每一種操作都實現了不同的音訊數字訊號處理演算法(DSP),除了 “正常” 操作會直接使用 DecodedBuffer 裡的解碼資料,其它操作都會結合解碼的資料進行二次 DSP 處理,處理結果會先被放到演算法快取(Algorithm Buffer)裡面去,然後再插入到 Sync Buffer 裡面。Sync Buffer 是一個迴圈 buffer,設計的比較巧妙,存放了已經播放過的資料、解碼後未播放的資料,剛剛從演算法快取裡插入的資料放在 Sync Buffer 的末尾,如上圖所示。最後就是從 Sync Buffer 取出最早解碼後的資料,送出去給外部的混音模組,混音之後再送到音訊硬體來播放。

另外,從圖上可以看出決策模組(BufferLevelFilter)會結合當前包快取 packet buffer 裡快取的時長,和 Sync Buffer 裡快取的資料時長,經過演算法過濾後得到音訊當前的快取水位。音視訊同步模組會使用當前音訊快取水位,和視訊當前快取水位,結合最新 RTP 包的時間戳和音視訊的 SR 包獲得的時間戳,計算出音視訊的不同步程度,再通過 SetMinimumPlayoutDelay 最終設定到 NetEQ 裡面的最小目標水位,來控制 TargetLevel,實現音視訊同步。

NetEQ 內部模組

NetEQ 抖動估計模組(DelayManager)

1. 平穩抖動估計部分:

將每個包的 IAT 值,按照一定的比例(取多少比例是由下面的遺忘因子部分的計算決定的),累加到下面的 IAT 統計的直方圖裡面,最後計算從左往右累加值的 0.95 位置,此位置的 IAT 值作為最後的抖動 IAT 估計值。例如下圖,假定目標水位 TargetLevel 是 9,意味著目標快取資料時長將會是 180ms(假定打包時長 20ms)。

2. 平穩抖動遺忘因子計算:

遺忘因子是用來控制當前包的 IAT 值取多少比例累加到上面的直方圖裡面去的係數,計算過程用了一個看起來比較複雜的公式,經過分析,其本質就是下面的黃色曲線,意思是開始的時候遺忘因子小,會取更多的當前包的 IAT 值來累加,隨著時間推移,遺忘因子逐漸變大,會取更少的當前包 IAT 值來累加。這個過程搞的有點複雜,從工程角度看完全可以簡化成直線之類的,因為測試下來 5s 左右的時間,基本就收斂到目標值 0.9993 了,其實這個 0.9993 才是影響抖動估計的最主要的因素,很多優化也是直接修改這個係數來調節估計的靈敏度。

3. 峰值抖動估計:

DelayManager 中有一個峰值檢測器 PeakDetector 用來識別峰值,如果頻繁檢測到峰值,會進入峰值抖動的估計狀態,取最大的峰值作為最終估計結果,而且一旦進入這個狀態會一直維持 20s 時間,不管當前抖動是否已經恢復正常了。下面是一個示意圖。

NetEQ 操作決策模組(DecisionLogic)

決策模組的簡化後的基本判定邏輯,如下圖所示,比較簡潔不用解釋。這裡解釋一下下面這幾個操作型別的意義:

  • ComfortNoise:是用來產生舒適噪聲的,比單純的靜音包聽起來會更舒服的靜音狀態;
  • Expand(PLC):丟包補償,最重要的無中生有演算法模組,解決 “真丟包” 時沒資料的問題,造假專業戶 ;
  • Merge:如果上一次是 Expand 造假出來的資料,那為了聽起來更舒服一些,會跟正常資料包做一次融合演算法;
  • Accelerate:變聲不變調的加速播放演算法;
  • PreemptiveExpand:變聲不變調的減速播放演算法;
  • Normal:正常的解碼播放,不額外引入假資料;

NetEQ 相關模組優化點

NetEQ 抗抖動優化

  1. 由於 NetEQ 的設計目標是 “極低延時”,不能很好的匹配,視訊會議,線上課堂,直播連麥等非極低延時場景,需要對其敏感度進行調整,主要調整抖動估計模組相關的靈敏度;
  2. 直播場景,由於對於延時敏感度可以到秒級以上,所以需要啟用 StreamMode 的功能(新版本中好像去掉了),而且也需要對其中引數進行適配;
  3. 服務於極低延時目標,原始的包快取 packetbuffer 太小,容易造成 flush,需要按業務需要調大一些;
  4. 還有一些業務會根據自己的業務場景主動識別網路狀況,然後直接設定最小 TargetLevel,簡單粗暴的控制 NetEQ 的水位。

NetEQ 抗丟包優化:

  1. 原始的 WebRTC 的 Nack 丟包請求的觸發機制是用包觸發的,在弱網下會惡化重傳效果,可以改為定時觸發來解決;
  2. 丟包場景會有重傳,但如果 buffer 太小,重傳也會被丟棄,所以為了提高重傳效率,增加 ARQ 延時預留功能,可明顯降低拉伸率;
  3. 比較演算法級的優化是對丟包補償 PLC 演算法的優化,調整現有 NetEQ 的拉伸機制,優化聽感效果;
  4. 開啟 Opus 的 Dtx 功能之後,在丟包場景會導致音訊 Buffer 變大,需要單獨優化 Dtx 相關處理邏輯。

    下面是 ARQ 延時預留功能開啟後的效果對比,平均拉伸率降低 50%,延時也會相應增加:

音視訊同步優化:

  1. 原始的 WebRTC 的 P2P 音視訊同步演算法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目前架構上面一般都有媒體轉發伺服器(SFU),而伺服器的 SR 包生成演算法可能會由於某些限制或者錯誤會不完全正確,導致無法正常同步,為規避 SR 包生成錯誤,需要優化音視訊同步模組的計算方式,使用水位為主要參考來同步,即在接收端保證音視訊的快取時間是差不多大小的。下面是優化效果的對比:

  2. 還有一種音視訊同步的問題,其實不是音視訊同步機制導致的,而是裝置效能有問題,不能及時處理視訊的解碼和渲染,導致視訊資料累積,從而形成的音視訊不同步。這種問題可以通過對比不同步時長的趨勢,跟視訊解碼和渲染時長的趨勢,兩者匹配度會很高,如下圖所示:

總結

NetEQ 作為音訊接收側的核心功能,基本上包含了各個方面,所以很多很多音視訊通訊的技術實現裡都會有它的蹤跡,乘著 WebRTC 開源快 10 年的東風,NetEQ 也變的非常普及,希望這篇白話文章能幫大家更好的理解 NetEQ。

作者最後的話:需求不停歇,優化無止境!

「視訊雲技術」你最值得關注的音視訊技術公眾號,每週推送來自阿里雲一線的實踐技術文章,在這裡與音視訊領域一流工程師交流切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