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在開發微信小程式的過程中,避免不了和服務端請求資料,微信小程式給我們提供了wx.request
這個API,呼叫方法如下
wx.request({
url: 'www.baidu.com', //僅為示例,並非真實的介面地址
data: {
x: '',
y: ''
},
header: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預設值
},
success (res) {
console.log(res.data)
}
});
作為一個合格的前端開發,為了程式碼質量和優雅度(其實是因為懶
),避免不了封裝一些重複程式碼和功能,來使開發過程更加酣暢淋漓。
2,實現思路
專案中,wx.request
的很多引數都是固定的,只需要改變data
的值,而一般我們的邏輯處理都是在wx.request
的回撥success
,fail
和complete
中操作的,並且有部分邏輯也是相同的,(比如判斷介面返回資料是否成功,根據成功或失敗顯示不同的提示框等等),所以博主在這邊用了Promise
來做了一個鏈式呼叫封裝,少去了大部分重複語句。
3,實現過程
首先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公共的requestFn.js
檔案,在這個檔案中寫我們的wx.request
的封裝,然後還需要建立一個公共的Api.js
檔案,這個裡面存放我們的介面地址和自定義的function
,最後,在微信小程式根目錄下的app.js
中找到globalData
,在裡面寫上專案常用的請求域名,具體的如下圖。
目錄結構
app.js
3.1,request的封裝
在requestFn.js
中,我們要做到的是建立一個function
,在裡面統一處理wx.request
需要的引數和返回值,還有請求過程中的Loading
提示,Toast
提示,然後通過module.exports
將這個function
暴露出去,完整程式碼如下。
const app = getApp();
const baseURL = app.globalData.baseURL;
const FN = require('../publicFn/public');
const Request = (option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FN.Loading(1);
wx.request({
url: baseURL + options.url || '',
data: options.data || {},
method: options.method || 'POST',
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responseType:options.responseType || "",
timeout:15000,
success (res) {
FN.LoadingOff();
if(res.statusCode === 200){
if(res.data.status === "y"){
resolve(res.data);
}else{
FN.Toast(res.data.info);
};
}else{
FN.Toast(res.errMsg);
};
},
fail (res) {
FN.Toast("網路開小差了");
reject(res);
}
})
})
};
module.exports = {
Request
};
其中的FN
,FN.Toast
還有FN.Loading
是博主自己二次封裝的一些微信小程式API,可以參考博主的另一篇文章:微信小程式API互動的自定義封裝
3.2,api的封裝
request
已經封裝好了,下面就是將專案需要的請求介面,還有各個模組的資料請求方法定義一下,統一放在api.js
中,方便維護(ps:如果你的模組非常多,可以按模組建立不同的api.js,按需引入)。
詳細程式碼如下
const requestFn = require('../requestFn/requestFn');
const API = {
banner:"/web/getBanner.am",//輪播圖
};
const HTTP = {
/**
* banner
* @param {String} userId - 使用者ID
* @param {String} appClientTypeCode - 裝置端型別DICT_APP_CLIENT_TYPE_CODE_ANDROID(安卓DICT_APP_CLIENT_TYPE_CODE_IOS(蘋果)
*/
banner(userId, appClientTypeCode){
return requestFn.Request({
url:API.banner,
data:{
userId:userId,
appClientTypeCode:appClientTypeCode,
}
})
},
}
module.exports = HTTP;
4,實際使用
在這幾個步驟之後,我們的一個request
的封裝就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實際應用了,呼叫方法如下。
1,在我們的頁面對應的js
檔案頭部先要引入我們對應的api.js
。
import HTTP from "../../requestFn/Api";
2,在Page
物件中定義方法
// 獲取banner圖
getBanner () {
let userId = null;
if(app.globalData.userMsg !== null && app.globalData.userMsg.userId) userId = app.globalData.userMsg.userId;
let system = app.globalData.systemInfo.system;
let type = "DICT_APP_CLIENT_TYPE_CODE_IOS";
if(system){
if(!~system.indexOf("iOS")) type = "DICT_APP_CLIENT_TYPE_CODE_ANDROID";
};
HTTP.banner(userId, type)
.then(res => {
this.setData({
bannerList:res.infoObject
});
});
}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如有寫的不對的,歡迎指出。
如果看了覺得有幫助的,我是@鵬多多,歡迎 點贊 關注 評論;
END
往期文章
個人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