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k8s還不瞭解,可以看下前文
k8s 實戰 1 ---- 初識 (https://www.cnblogs.com/jilodream/p/18245222)
什麼是pod,pod在英文中是豌豆莢、分離倉、集裝箱的意思。
在k8s中,pod就是融合一堆容器例項的一個大容器(稱之為集合更貼切)。
K8s所能部署的最小單元就是容器,就是pod,一個pod可以包含一個容器,也可以包含多個容器。
k8s以pod為最小單元將排程容器到指定的節點上,而無法直接排程某一個具體的容器。因此如果pod中有多個容器的話,那麼他們共享同一個ip地址,共享同一套埠列表。
那麼我們該如何建立一個pod呢?目前最推薦的做法就是以yaml檔案的形式,宣告pod,並提交建立。(防盜連線:本文首發自http://www.cnblogs.com/jilodream/ )
舉個例子:
1 apiVersion: v1 2 kind: Pod 3 metadata: 4 name: kuard-p 5 spec: 6 containers: 7 - image: docker.io/library/kuard-amd64:blue 8 name: kuard-c 9 ports: 10 - containerPort: 8080 11 name: http 12 protocol: TCP
apiVersion:指的是呼叫的k8s api的版本,我們目前使用的是v1版本,這個引數不用太關心。
kind:表示我們要創造的資源的型別,k8s除了pod,還有service deployment configmap等等非常多的資源,我們這裡傳入pod。
對於其他型別的資源大家不要著急,後面需要對每一種常用資源都掌握,才能算熟練掌握k8s的使用。
metadata:後設資料,通常會定義關於描述資源的一些基本資訊。如標籤,名稱等。至於什麼是標籤,這點和java中的註解非常類似,非常重要,但是並不是一定要用,這裡我們先跳過。
只定義資源的名稱。
spec :spec是specification的縮寫,表示規格,也就是你想定義的資源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
本文中,(防盜連線:本文首發自http://www.cnblogs.com/jilodream/ )我們定義的spec是需要一系列的容器(雖然只有一個)containers。
containers:表示我們需要定義一些容器,其中的每一個 '- image' 表示我們每一個容器的定義,熟悉yaml定義的同學肯定知道,這是陣列的含義。
containers,每一個元素分別需要標明:
image: 容器所需映象
name :容器的名稱
ports:容器的埠列表
ports 中每一個埠又需要依次定義:
containerPort: 容器的埠號,
name: 埠名稱
protocol:埠使用的協議
這樣一份最簡單的pod資源定義就算完成了。前文中有講過,我們需要使用kubectl客戶端來和k8s (api server)互動:
首先將上邊的模板儲存到一份yaml中,假若我們定義為 learnPod.yaml
(1)要求k8s 按照yaml檔案建立資源:
kubectl create -f xxx.yaml # xxx.yaml為檔名稱
1 [root@iZ2ze3bpa0o5cw6gp42ry2Z learnK8s]# k create -f learnPod.yaml 2 pod/busyb-p created
(2)查詢k8s中的pod資源用如下命令:
kubectl get pods
1 [root@iZ2ze3bpa0o5cw6gp42ry2Z learnK8s]# k get pods 2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3 busyb-p 1/1 Running 0 23m
(3) 刪除k8s中的資源使用如下命令:
kubectl delete pods xxx (xxx為資源名稱)
1 [root@iZ2ze3bpa0o5cw6gp42ry2Z learnK8s]# k delete pods busyb-p 2 pod "busyb-p" deleted
(4)重新重新整理資源模板
如果我們建立完pod資源,發現有些地方需要修改怎麼辦:
推薦做法是編輯剛才我們使用 yaml檔案,然後重新提交
kubectl apply -f xxx.yaml
k8s就會按照檔案對已有資源進行修改,一般我們會升級映象,開放新埠這樣來用。
如果有時有些特性的修改,無法直接編輯,則只能刪除資源,重新建立來生效。
(5)檢視資源詳情
有時我們還需要檢視pod的詳情,則可以使用
kubectl describe pods xxx (xxx為資源名稱)
我們常常使用此命令來檢視pod的具體資訊,如映象的詳情,啟動狀態的變化等
(6)線上編輯資源模板
如果有時我們線上上,臨時需要處理一些問題來編輯資源也可以使用
kubectl edit pods xxx
edit 之後直接儲存,視為更新pod,不儲存,視為不更新pod。
(7)檢視pod(準確的說是pod中容器)的日誌
kubectl logs -f xxx (xxx為資源名稱)
1 [root@iZ2ze3bpa0o5cw6gp42ry2Z learnK8s]# k logs -f busyb-p 2 2024/07/04 08:33:45 Starting kuard version: v0.10.0-blue 3 2024/07/04 08:33:45 ********************************************************************** 4 2024/07/04 08:33:45 * WARNING: This server may expose sensitive 5 2024/07/04 08:33:45 * and secret information. Be careful. 6 2024/07/04 08:33:45 ********************************************************************** 7 2024/07/04 08:33:45 Config: 8 { 9 "address": ":8080",
(8) 有時我們需要進入到容器中,看下容器內的具體資訊
kubectl exec -it xxx -- /bin/sh (xxx為資源名稱)
進入到pod中去,
1 [root@iZ2ze3bpa0o5cw6gp42ry2Z learnK8s]# k exec -it busyb-p -- /bin/sh 2 ~ $ ls -l 3 total 17076 4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Mar 4 2019 bin 5 drwxr-xr-x 5 root root 360 Jul 4 08:33 dev 6 drwxr-xr-x 1 root root 4096 Jul 4 08:33 etc 7 8 ...
除了pod的基本配置外,我們有時還會根據實際業務來配置pod中映象的拉去策略到模板中
imagePullPolicy:
Always:總是從遠端倉庫中拉取映象
ifNotPresent:如果本地倉庫中有映象的話,那麼就不拉取,如果本地倉庫沒有才會選擇拉取,這也是預設的拉取策略。
Never:不會從遠端拉取映象,(防盜連線:本文首發自http://www.cnblogs.com/jilodream/ )如果本地有映象的話就使用,如果沒有映象,則會報錯。
imagePullPolicy 屬於容器屬性,和映象名稱、映象tag屬於同一層級。
如下:
1 .省略.. 2 spec: 3 containers: 4 - image: docker.io/library/kuard-amd64:blue 5 name: kuard-c 6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7 .省略..
除去這些基本的操作,pod的使用,還非常的複雜,如掛載卷、標籤的使用,配合更高階的資源使用(如 deployment、service),限於篇幅有限,只能在後邊的文章中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