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搞懂 Git-Rebase
來源:http://jartto.wang/2018/12/11/git-rebase/?hmsr=toutiao.io&utm_medium=toutiao.io&utm_source=toutiao.io
使用 Git 已經好幾年了,卻始終只是熟悉一些常用的操作。對於 Git Rebase 卻很少用到,直到這一次,不得不用。
一、起因
上線構建的過程中掃了一眼程式碼變更,突然發現,commit 提交竟然多達 62 次。我們來看看都提交了什麼東西:
這裡我們先不說 git 提交規範,就單純這麼多次無用的 commit 就很讓人不舒服。可能很多人覺得無所謂,無非是多了一些提交紀錄。
然而,並非如此,你可能聽過破窗效應,程式設計也是如此!
二、導致問題
1.不利於程式碼 review
設想一下,你要做 code review ,結果一個很小的功能,提交了 60 多次,會不會有一些崩潰?
2.會造成分支汙染
你的專案充滿了無用的 commit 紀錄,如果有一天線上出現了緊急問題,你需要回滾程式碼,卻發現海量的 commit 需要一條條來看。
遵循專案規範才能提高團隊協作效率,而不是隨心所欲。
三、Rebase 場景一:如何合併多次提交紀錄?
基於上面所說問題,我們不難想到:每一次功能開發, 對多個 commit 進行合併處理。
這時候就需要用到 git rebase 了。這個命令沒有太難,不常用可能源於不熟悉,所以我們來通過示例學習一下。
1.我們來合併最近的 4 次提交紀錄,執行:
git rebase -i HEAD~4 |
2.這時候,會自動進入 vi 編輯模式:
s cacc52da add: qrcode s f072ef48 update: indexeddb hack s 4e84901a feat: add indexedDB floder s 8f33126c feat: add test2.js # Rebase 5f2452b2..8f33126c onto 5f2452b2 (4 commands) # # Commands: # p, pick = use commit # r, reword = use commit, but edit the commit message # e, edit = use commit, but stop for amending # s, squash = use commit, but meld into previous commit # f, fixup = like "squash", but discard this commit's log message # x, exec = run command (the rest of the line) using shell # d, drop = remove commit # # These lines can be re-ordered; they are executed from top to bottom. # # If you remove a line here THAT COMMIT WILL BE LOST. # # However, if you remove everything, the rebase will be aborted. # |
有幾個命令需要注意一下:
p, pick = use commit
r, reword = use commit, but edit the commit message
e, edit = use commit, but stop for amending
s, squash = use commit, but meld into previous commit
f, fixup = like “squash”, but discard this commit’s log message
x, exec = run command (the rest of the line) using shell
d, drop = remove commit
按照如上命令來修改你的提交紀錄:
s cacc52da add: qrcode s f072ef48 update: indexeddb hack s 4e84901a feat: add indexedDB floder p 8f33126c feat: add test2.js |
3.如果儲存的時候,你碰到了這個錯誤:
error: cannot 'squash' without a previous commit |
注意不要合併先前提交的東西,也就是已經提交遠端分支的紀錄。
4.如果你異常退出了 vi 視窗,不要緊張:
git rebase --edit-todo |
這時候會一直處在這個編輯的模式裡,我們可以回去繼續編輯,修改完儲存一下:
git rebase --continue |
5.檢視結果
git log |
三次提交合併成了一次,減少了無用的提交資訊。
四、Rebase 場景二:分支合併
1.我們先從 master 分支切出一個 dev 分支,進行開發:
git:(master) git checkout -b feature1 |
2.這時候,你的同事完成了一次 hotfix,併合併入了 master 分支,此時 master 已經領先於你的 feature1 分支了:
3.恰巧,我們想要同步 master 分支的改動,首先想到了 merge,執行:
git:(feature1) git merge master |
圖中綠色的點就是我們合併之後的結果,執行:
git:(feature1) git log |
就會在記錄裡發現一些 merge 的資訊,但是我們覺得這樣汙染了 commit 記錄,想要保持一份乾淨的 commit,怎麼辦呢?這時候,git rebase 就派上用場了。
4.讓我們來試試 git rebase ,先回退到同事 hotfix 後合併 master 的步驟:
5.使用 rebase 後來看看結果:
git:(feature1) git rebase master |
這裡補充一點:rebase 做了什麼操作呢?
首先,git 會把 feature1 分支裡面的每個 commit 取消掉;
其次,把上面的操作臨時儲存成 patch 檔案,存在 .git/rebase 目錄下
然後,把 feature1 分支更新到最新的 master 分支;
最後,把上面儲存的 patch 檔案應用到 feature1 分支上;
從 commit 記錄我們可以看出來,feature1 分支是基於 hotfix 合併後的 master ,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最領先的分支,而且沒有 merge 的 commit 記錄,是不是感覺很舒服了。
6.在 rebase 的過程中,也許會出現衝突 conflict。在這種情況,git 會停止 rebase 並會讓你去解決衝突。在解決完衝突後,用 git add 命令去更新這些內容。
注意,你無需執行 git-commit,只要執行 continue
git rebase --continue |
這樣 git 會繼續應用餘下的 patch 補丁檔案。
7.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用 --abort 引數來終止 rebase 的行動,並且分支會回到 rebase 開始前的狀態。
git rebase —abort |
五、更多 Rebase 的使用場景
git-rebase 存在的價值是:對一個分支做「變基」操作。
1.當我們在一個過時的分支上面開發的時候,執行 rebase 以此同步 master 分支最新變動;
2.假如我們要啟動一個放置了很久的並行工作,現在有時間來繼續這件事情,很顯然這個分支已經落後了。這時候需要在最新的基準上面開始工作,所以 rebase 是最合適的選擇。
六、為什麼會是危險操作?
根據上文來看,git-rebase 很完美,解決了我們的兩個問題:
1.合併 commit 記錄,保持分支整潔;
2.相比 merge 來說會減少分支合併的記錄;
如果你提交了程式碼到遠端,提交前是這樣的:
提交後遠端分支變成了這樣:
而此時你的同事也在 feature1 上開發,他的分支依然還是:
那麼當他 pull 遠端 master 的時候,就會有丟失提交紀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 git rebase 是一個危險命令,因為它改變了歷史,我們應該謹慎使用。
除非你可以肯定該 feature1 分支只有你自己使用,否則請謹慎操作。
結論:只要你的分支上需要 rebase 的所有 commits 歷史還沒有被 push 過,就可以安全地使用 git-rebase來操作。
七、參考:
rebase
git-rebase 使用總結
git 中的 rebase操作
git-rebase vs git-merge 詳解
·END·
近期熱文:
致敬| 她永遠地離開了,但我們依然每天收益於您的偉大發明!
在生產中使用Java 11:需要了解的重要事項
如何在到處是“雷”的系統中「明哲保身」?這是第一招
可能是最全面的G1學習筆記
Spring Cloud Stream消費失敗後的處理策略(四):重新入隊(RabbitMQ)
想通關「限流」?只要這一篇
面試題:如何求根號2
Spring Cloud Stream消費失敗後的處理策略(三):使用DLQ佇列(RabbitMQ)
點選“閱讀原文”,看本號其他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 徹底搞懂徹底搞懂事件驅動模型 - Reactor事件模型React
- 徹底搞懂 RxJavaRxJava
- 徹底搞懂https原理HTTP
- 徹底搞懂JavaScript作用域JavaScript
- 徹底搞懂Bean載入Bean
- 深入JavaScript系列(四):徹底搞懂thisJavaScript
- 徹底搞懂 Channel 實現原理
- 徹底搞懂 RxJava — 基礎篇RxJava
- 徹底搞懂 RxJava — 中級篇RxJava
- 徹底搞懂 RxJava — 高階篇RxJava
- 徹底搞懂JavaScript中的繼承JavaScript繼承
- 徹底搞懂Python中的類Python
- 看完讓你徹底搞懂Websocket原理Web
- 兩萬字長文,徹底搞懂Kafka!Kafka
- 徹底搞懂JavaScript原型和原型鏈JavaScript原型
- 徹底搞懂原型、原型鏈和繼承原型繼承
- 從原理到實戰,徹底搞懂NginxNginx
- Flutter(五)之徹底搞懂Dart非同步FlutterDart非同步
- 徹底搞懂瀏覽器Event-loop瀏覽器OOP
- 徹底搞懂Scrapy的中介軟體(三)
- 徹底搞懂Scrapy的中介軟體(二)
- 徹底搞懂Scrapy的中介軟體(一)
- 徹底搞懂HTTPS的加密機制HTTP加密
- 徹底搞懂Object和Function的關係ObjectFunction
- 兩張圖徹底搞懂MyBatis的Mapper原理!MyBatisAPP
- 這一次,徹底搞懂 Go CondGo
- 徹底搞懂容器技術的基石: namespace (下)namespace
- 徹底搞懂Composer自動載入原理
- 徹底搞懂同步非同步與阻塞非阻塞非同步
- 徹底搞懂 python 中文亂碼問題Python
- 徹底搞懂 MySQL 事務的隔離級別MySql
- 一張圖徹底搞懂Spring迴圈依賴Spring
- 徹底搞懂Python 中的 import 與 from importPythonImport
- 從原理到實戰,徹底搞懂Nginx(高階篇)Nginx
- 一文徹底搞懂 Javascript 的 this(含 ES6+)JavaScript
- [原始碼解讀]一文徹底搞懂Events模組原始碼
- 10分鐘徹底搞懂前端頁面效能監控前端
- SimpleTouch:一個庫徹底搞懂事件分發流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