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測試必備知識(6)- 如何檢視“CPU 上下文切換”

小菠蘿測試筆記發表於2020-07-23

做效能測試的必備知識系列,可以看下面連結的文章哦

https://www.cnblogs.com/poloyy/category/1806772.html

 

課前準備,安裝 sysbench

下載 sysbench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akopytov/sysbench.git

 

安裝依賴

yum install autoconf automake libtool -y

 

編譯安裝

cd sysbench/
./autogen.sh
./configure --without-mysql
make && make install

 

百度雲連結

連結:https://pan.baidu.com/s/1a9qR9GNzEbj1rkDp2wXfIw

提取碼:kone

下載壓縮包放到伺服器,然後解壓即可

 

如何檢視系統的上下文切換情況

vmstat 

  • 使用 vmstat 這個工具,來查詢系統的上下文切換情況
  • vmstat 是一個常用的系統效能分析工具,主要用來分析系統的記憶體使用情況,也常用來分析 CPU 上下文切換和中斷的次數

 

瞭解 vmstat 輸出的引數含義

每隔 2s 輸出一次結果

vmstat 2

這裡我們只瞭解必備引數,後面有單獨一篇文章展開來講解 vmstat 命令

引數分析

  • cs(context switch):每秒上下文切換的次數
  • in(interrupt):每秒中斷的次數
  • r(Running or Runnable):就緒佇列的長度,也就是正在執行和等待 CPU 的程式數
  • b(Blocked):處於不可中斷睡眠狀態的程式數

vmstat 只給出了系統總體的上下文切換情況,如何檢視每個程式詳細情況?答案是通過 pidstat

 

通過 pidstat 檢視程式上下文切換的情況

加上 -w 選項,每 3s 輸出一次結果,共輸出 3 次

pidstat -w 3 3

結果分析

  • cswch:每秒自願上下文切換
  • nvcswch:每秒非自願上下文切換的次數

 

自願上下文切換

  • 程式無法獲取所需自願,導致的上下文切換
  • 栗子:I/O、記憶體等系統資源不足時,就會發生

 

非自願上下文切換

  • 非自願上下文切換,則是指程式由於時間片已到等原因,被系統強制排程,進而發生的上下文切換
  • 栗子:大量程式都在爭搶 CPU 時,就容易發生非自願上下文切換

 

通過栗子去看上下文切換

前期準備

  • 安裝 sysbench:上面有提到了
  • 安裝 sysstat:參考這篇文章,https://www.cnblogs.com/poloyy/p/13325507.html
  • 需要有一個虛擬機器,我自己的虛擬機器是 4核的哈
  • 等下會通過遠端連線工具來遠端虛擬機器,然後需要三個終端均訪問我的虛擬機器

 

sysbench 介紹

  • 一個多執行緒的基準測試工具(前面講的 stress 是多程式)
  • 一般用來評估不同系統引數下的資料庫負載情況
  • 在接下來的案例中,主要是當成一個異常程式來看,作用是模擬上下文切換過多的問題

 

空閒系統的上下文切換次數

輸入以下命令,每 1 秒輸出一次結果,輸出 5 次

vmstat 1 5

結果分析

  • 現在的上下文切換次數 cs 是 200-300左右,而中斷次數 in 是 200 左右,r 和 b 都是 0。
  • 因為這會兒並沒有執行其他任務,所以它們就是空閒系統的上下文切換次數

 

第一個終端執行 sysbench

輸入以下命令,以 10 個執行緒執行 5 分鐘的基準測試,模擬多執行緒切換的問題

sysbench --threads=10 --time=300 threads run

 

第二個終端通過 vmstat 檢視上下文切換

vmstat 1

結果分析

  • cs 列:上下文切換次數從之前 200 驟然上升到了 160w+...
  • r 列:就緒佇列的長度最大到 8了,大於我們的 CPU 個數 4,所以會存在大量的 CPU 競爭
  • us、sy 列:兩列的 CPU 使用率加起來上升到了 80-90,其中系統 CPU 使用率都是 60%+,說明 CPU 主要是被核心佔用了
  • in 列:中斷次數已經達到 8w 了...說明中斷處理也是個潛在的問題

 

總結下

  • 系統的就緒佇列過長,也就是正在執行和等待 CPU 的程式數過多,導致了大量的上下文切換,而上下文切換又導致了 CPU 使用率升高
  • 一環扣一環的,先有因後有果,別搞亂了順序

 

提出疑問

到底是什麼程式導致了這些問題呢?

 

第三個終端通過 pidstat 來看程式的上下文切換次數

輸入以下命令,-w 輸出程式切換指標,-u 輸出 CPU 使用情況

pidstat -w -u 1

結果分析

  • sysbench 程式 CPU 使用率很高,已經差不多佔用了 4 個 CPU 了
  • 但上下文切換次數多主要是其他程式,包括核心執行緒 kworker
  • 貌似所有程式加起來的上下文切換次數也就幾百,遠不如 vmstat 看到的上百萬,咋肥事!

 

分析下為什麼上下文切換次數會這麼少

  • 首先,Linux 排程的基本單位是執行緒
  • sysbench 是模擬執行緒的排程問題

 

檢視 pidstat 命令的作用

man pidstat

 

有那麼一句英文,可以看到,pidstat 預設顯示程式級別的指標資料

  • 然後往下翻,可以看到 -t 引數
  • 它可以顯示與選定任務關聯的執行緒的統計資訊

 

第三個終端重新執行 pidstat 命令

pidstat -wt 1 10

結果分析

sysbench 的多個執行緒的上下文切換次數有非常多,終於找到罪魁禍首了

 

分析為什麼中斷次數也頗高

前面也說到 in 值達到了 8w,那是什麼導致中斷次數如此之高呢,接下來瞧一瞧

 

首先

中斷處理,它只發生在核心態,而 pidstat 只是一個程式的效能分析工具,並不提供任何關於中斷的詳細資訊

 

如何檢視中斷髮生的型別

從  /proc/interrupts  這個只讀檔案中讀取

 /proc  實際上是 Linux 的一個虛擬檔案系統,用於核心空間與使用者空間之間的通訊

 

繼續在第三個終端執行命令

watch -d cat /proc/interrupts

結果分析

  • 觀察一段時間,可以發現變化速度最快的是重排程中斷(RES),表示喚醒空閒狀態的 CPU 來排程新的任務執行
  • 這是多處理器系統(SMP)中,排程器用來分散任務到不同 CPU 的機制,通常也被稱為處理器間中斷(Inter-Processor Interrupts, IPI)

 

總結

中斷次數升高還是因為多工的排程問題,和前面執行緒上下文切換次數的分析結果是一致的

 

每秒上下文切換多少次才算正常?

  • 這個數值其實取決於系統本身的 CPU 效能
  • 如果系統的上下文切換次數比較穩定,那麼數百到一萬以內,都是正常的
  • 但當上下文切換次數超過一萬次,或者切換次數出現數量級的增長時,就很可能已經出現了效能問題

 

深入分析

根據上下文切換的型別,具體分析

  1. 自願上下文切換多了,說明程式都在等待資源,有可能發生了 I/O 等其他問題
  2. 非自願上下文切換多了,說明程式都在被強制排程,也就是都在爭搶 CPU,說明 CPU 的確成了瓶頸
  3. 中斷次數變多了,說明 CPU 被中斷處理程式佔用,還需要通過 /pro/interrupts  檔案來分析具體的中斷型別

 

全文總結-如何檢視分析上下文切換

  • 通過 vmstat 確認系統的當前的上下文切換(cs)、中斷次數(in)、就緒佇列(r)、CPU 使用率(us、sy)
  • 若上下文切換次數和 CPU 使用率過高,通過 pidstat 檢視是哪個程式或執行緒的切換次數過高,CPU 使用率過高
  • 然後確認是自願上下文切換還是非自願上下文切換,從而深入分析是否存在其他系統瓶頸問題
  • 若中斷次數過高,通過 /proc/interrupts 分析是哪種中斷型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