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雲端計算”

iteye_9089發表於2020-04-07
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大師們對“雲端計算”的經典看法:

  比爾·蓋茨1989年在談論“電腦科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時”時說:“使用者只需要640K的記憶體就足夠了。”那時,所有的程式都很省很小,100MB的硬碟簡直用不完。

  李開復(現任Google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錢莊。最早人們只是把錢放在枕頭底下,後來有了錢莊,很安全,不過兌現起來比較麻煩。現在發展到銀行可以到任何一個網點取錢,甚至通過ATM,或者國外的渠道。就像用電不需要家裝潢備發電機,直接從電力公司購買一樣。“雲端計算”帶來的就是這樣一種變革——由谷歌、IBM這樣的專業網路公司來搭建計算機儲存、運算中心,使用者通過一根網線藉助瀏覽器就可以很方便的訪問,把“雲”做為資料儲存以及應用服務的中心。

  (一)原理:

  雲端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散式處理(Distributed Computing)、並行處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電腦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

  雲端計算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使計算分佈在大量的分散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端伺服器中,企業資料中心的執行將更與網際網路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儲存系統。

  這可是一種革命性的舉措,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臺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傳輸的。

  雲端計算的藍圖已經呼之欲出:在未來,只需要一臺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從這個角度而言,終端使用者才是雲端計算的真正擁有者。

  雲端計算的應用包含這樣的一種思想,把力量聯合起來,給其中的每一個成員使用。

  (二)“雲”時代

  目前,PC依然是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核心工具——我們用PC處理文件、儲存資料,通過電子郵件或U盤與他人分享資訊。如果PC硬碟壞了,我們會因為資料丟失而束手無策。

  而在“雲端計算”時代,“雲”會替我們做儲存和計算的工作。“雲”就是計算機群,每一群包括了幾十萬臺、甚至上百萬臺計算機。“雲”的好處還在於,其中的計算機可以隨時更新,保證“雲”長生不老。Google就有好幾個這樣的“雲”,其他IT巨頭,如微軟、雅虎、亞馬遜(Amazon)也有或正在建設這樣的“雲”。

  屆時,我們只需要一臺能上網的電腦,不需關心儲存或計算髮生在哪朵“雲”上,但一旦有需要,我們可以在任何地點用任何裝置,如電腦、手機等,快速地計算和找到這些資料。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資料丟失。

  (三)雲端計算的幾大形式

  1.SAAS(軟體即服務)

  這種型別的雲端計算通過瀏覽器把程式傳給成千上萬的使用者。在使用者眼中看來,這樣會省去在伺服器和軟體授權上的開支;從供應商角度來看,這樣只需要維持一個程式就夠了,這樣能夠減少成本。Salesforce.com是迄今為止這類服務最為出名的公司。SAAS在人力資源管理程式和ERP中比較常用。 Google Apps和Zoho Office也是類似的服務

  2.實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

  這個主意很早就有了,但是知道最近才在Amazon.com、Sun、IBM和其它提供儲存服務和虛擬伺服器的公司中新生。這種雲端計算是為IT行業創造虛擬的資料中心使得其能夠把記憶體、I/O裝置、儲存和計算能力集中起來成為一個虛擬的資源池來為整個網路提供服務。

  3.網路服務

  同SAAS關係密切,網路服務提供者們能夠提供API讓開發者能夠開發更多基於網際網路的應用,而不是提供單機程式。

  4.平臺即服務

  另一種SAAS,這種形式的雲端計算把開發環境作為一種服務來提供。你可以使用中間商的裝置來開發自己的程式並通過網際網路和其伺服器傳到使用者手中。

  5.MSP(管理服務提供商)

  最古老的雲端計算運用之一。這種應用更多的是面向IT行業而不是終端使用者,常用於郵件病毒掃描、程式監控等等。

  6.商業服務平臺

  SAAS和MSP的混合應用,該類雲端計算為使用者和提供商之間的互動提供了一個平臺。比如使用者個人開支管理系統,能夠根據使用者的設定來管理其開支並協調其訂購的各種服務。

  7.網際網路整合

  將網際網路上提供類似服務的公司整合起來,以便使用者能夠更方便的比較和選擇自己的服務供應商。

  說了半天相信很多人還沒搞清怎麼回事,因為單“雲端計算”這三個字就已經夠雲裡霧裡的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