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知乎&微信,由我個人思考總結而成。
初入職場,我們面臨著很多困惑,但是我們有一顆渴望成長的心。下面的內容我總結記錄了一些我認為對個人成長最有利的內容。
動機分析
個人分析
之所以把動機分析放在最前面,是因為動機是我們內心的渴望,我們的動機決定了我們能走多遠。下面我來剖析一下我自己。
我表面上是一個自信的人,但是內心時常會懷疑自己,尤其是遇到困難的時候。這跟我的個人經歷有關,曾經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入全國最好(應試教育)的高中,但是由於個人性格,沒有得到老師的幫助,加上自己心態失衡等原因,高中三年很痛苦,最終高考成績平平。我內心有時候很矛盾,有時候覺得自己很聰明(從其他人的角度來看,我是有些小聰明),會沾沾自喜;有時候又覺得自己一點小事都做不好,很受挫和失落;現在看來,這兩種心態都不可取。前兩天在微信看了一篇講量子力學世界觀的文章,講的觀點就是你所體驗的世界以你為中心 ,我們都在迷茫著我們要去向哪裡,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一個最根本的東西:
所有事情開始之前必須走的第0步,即必須回答你自己想要什麼。
楊絳先生在100歲生日的時候說過:“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所以我們要有勇氣過對自己真實的生活,而不是別人認為我們應該過的生活。這樣,當我們快要死去的時候,我們才不會後悔。
那我想要什麼呢?
我是一個很容易無聊的人,目前我找到的能讓我覺得滿足和快樂的事是讀書和學習;雖然目前還沒體驗到程式設計的樂趣,但是我也要努力學好技術。我目前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前端程式設計師(目前是做運維開發)。如果問我現在想要什麼。我會說我是個俗人,我想變有錢,但是我知道有錢不一定會更快樂。因此對生命來說,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追隨內心的熱愛和渴望,即follow your heart,我們內心的渴望會變,那我們就應該一直探索和實踐。
如何知道自己擅長什麼
**只有多嘗試,實踐。**首先不要以沒興趣,做不好給自己的懶惰找理由;很多時候恰恰是沒努力做導致做的不好,做的不好又導致缺少興趣。
心態建設:別怕!!!
程式設計是一門手藝活,但是想學好的前提是投入大量的時間程式設計,而且沒有捷徑可以走。
很多人包括我之所以對程式設計有畏懼心理,是因為沒有得到合理的引導。當然了好的老師可遇不可求,更不能指望大學的LJ老師告訴你程式設計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了!
當我們開始學習一項新技能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不由自主地緊張。可這只不過是多年之間在學校裡不斷受挫的積累效應 —— 學校裡別的地方不一定行,可有個地方特別行:給學生製造全方位、無死角、層層遞進的挫敗感。
可是,你要永遠記住兩個字:
別怕!
用四個字也行:
啥也別怕!
六個字也可以:
沒什麼可怕的!
我遇到最多的孱弱之語大抵是這樣的:
我一個文科生……
哈哈,從某個層面望過去,其實吧,程式設計既不是文科也不是理科…… 它更像是 “手工課”。你越學就越清楚這個事實,程式設計就是一個工具。它就好像是你做木工一樣,學會使用一個工具,再學會使用另外一個工具,其實總共就沒多少工具。然後,你更多做的是各種拼接的工作,至於能做出什麼東西,最後完全靠你的想象力……
十來歲的孩子都可以學會的東西,你怕什麼?
別怕,無論說給自己,還是講給別人,都是一樣的,它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鼓勵詞。
沒什麼好怕的,再難的東西,靜下心來閱讀,分析,分解問題,肯定是可以解決的;況且,我們目前的水平也接觸不到什麼真的解決不了的難題啊。
自己適合程式設計嗎
適合。
要是隻想著一份體面的收入,做到前25%就行,這一層只要求努力,再加上一點點方法,跟天賦關係不大;
要是你的目標月薪不超過50k,不用擔心“天賦限制自己”、“不合適敲程式碼”的問題。
絕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遠遠沒達到比拼天賦的程度。我總是太急躁,沒有耐下心去研究,沒有堅持一段時間的學習,遇到困難容易放棄。這不是不適合程式設計,而是如果以這種態度對待人生,最後只能成為一個廢物。
“冒牌的不適合”
來自知乎使用者: 前端大彬哥
工作中遭遇挫敗
為了一個小問題,卡了好幾天;或者感覺自己學新技術很慢。
這都是成長必經之路, 不是誰生下來就能debug,尤其再跟身邊的人一比,更覺得自己不是這塊料,看大牛就用了幾分鐘,就解決了一個難題,換成自己,想一個晚上也不明白,但是大牛也是從小白走過來的,第一遍學的時候,情況很可能跟你一樣。如果你用初學者的水平,跟老手做比較,那就是給自己添堵。
職業倦怠
再喜歡做的事,時間長了,也會覺得沒意思,再厲害的程式設計師,也有那麼一段時間,不想看程式碼。如果是最近工作時間長,強度大,要知道這是正常現象,不代表你“不適合”程式設計了;如果是因為手頭工作輕車熟路,一直重複,感覺無聊,就主動承擔難度更大的工作,挑戰下自己。
投入還不夠
**這點是我個人的痛點。**很多事情沒興趣,是因為努力程度太低,沒做好。那麼就應該投入全部精力,堅持一段時間,直到取得一點成績。相信當自己熟悉了,能做出東西了,會很有成就感,激勵著自己去追求下一個目標。想想自己一開始學python的時候,也是無從下手。
萬事開頭難,所以
- 不要怕難
- 要多敲程式碼
- 多思考總結
- 堅持
很多程式設計師跟我聊天的時候,說,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歡幹什麼,沒有什麼明顯的優勢,但是就是感覺自己不適合敲程式碼,怎麼辦?
我問他為什麼感覺不合適,有說不出來個所以然。
這時候我一般建議:先把手頭上的事情做好,很多事情,不是因為沒興趣,所以沒做好,而是因為沒做好,所以沒興趣。
怎麼打破這個惡性迴圈?投入全部精力,堅持一段時間,直到取得一點成績,看看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要還是覺得沒勁,那就是價值觀的問題,確實不合適;
如果做出來成績,發現這事還挺有意思,從此走上正向迴圈,那就是之前的投入還不夠,接下來接著努力就行了。
關於自學
學習的最好方式是什麼?是練習。
我個人來說,喜歡學習總結,但是可能忽略了練習;在看視訊學習的過程中,看老師敲程式碼,當時是聽懂了,後來發現自己還是不會敲。所以以後看視訊學習的時候,一定要自己把效果實現了,不能照著視訊敲,沒有用!!!(自己要先理解,再去敲程式碼)與此同時,我們一定要想著這東西能用在哪。學習是為了應用。
找活幹,是應用所學的最有效方式,有活幹,所以就有問題需要解決,所以就有機會反覆攻關,在這個過程中,以用帶練。
一切自學能力差的人,外部的表現都差不多,都起碼包括這麼一條:眼裡沒活。他們也不喜歡幹活,甚至也沒想過,玩樂也是幹活(每次逢年過節玩得累死那種)—— 從消耗或者成本的角度來看根本沒啥區別 —— 只不過那些通常都是沒有產出的活而已。
下面內容來自李笑來
戰勝難點
無論學什麼,都有難點。所謂的 “學習曲線陡峭”,無非就是難點靠前、難點很多、難點貌似很難而已。
然而,相信我,所有的難點,事實上都可以被拆解成更小的單元,而後在逐一突破的時候,就沒那麼難了。逐一突破全部完成之後,再拼起來重新審視的時候就會發現那所謂的難常常只不過是錯覺、幻覺而已 —— 我把它稱為困難幻覺。
把一切都當作手藝看的好處之一就是心態平和,因為你知道那不靠天分和智商,它靠的是另外幾件事:不混時間,刻意思考,以及刻意練習 —— 其實吧,老祖宗早就有總結: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大家都是人,咋可能沒 “心” 呢?
想成為有心人,其實無非就是學會拆解之後逐一突破,就這麼簡單。
第三部分所用的例子依然非常簡單 —— 這當然是作者的刻意;但是,所涉及的話題都是被認為 “很難很難”、“很不容易理解”、“初學者就沒必要學那些了” 之類的話題:
- 類,以及物件導向程式設計(Class,OOP)
- 迭代器、生成器、裝飾器(Iterators、Generators、Decorators)
- 正規表示式(Regular Expressions)
- 巴科斯-諾爾正規化(Backus Normal Form)
尤其是最後一個,巴科斯-諾爾正規化,幾乎所有的程式設計入門書籍都不會提到……
然而,這些內容,是被我當作 Must have
,而不是 Should have
,當然更不是 Could have
或者 Won't have
的。
它們屬於 Must have
的原因也很簡單:
無論學什麼都一樣,難的部分不學會,就等於整個沒學。
—— 僅因為不夠全面。
有什麼必要幹前功盡棄的事情呢?要麼乾脆別學算了,何必把自己搞成一個半吊子?—— 可惜,這偏偏是絕大多數人的習慣,學什麼都一樣,容易的部分糊弄糊弄,困難的部分直接回避…… 其實,所有焦慮,都是這樣在許多年前被埋下,在許多年後生根發芽、茂盛發達的 —— 你想想看是不是如此?
雖然別人認為難,你剛開始也會有這樣的錯覺,但只要你開始施展 “讀不懂也要讀完,讀完之後再讀很多遍” 的手段,並且還 “不斷自己動手歸納總結整理”,你就會 “發現”,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你會有錯覺:
“突然” 之間一切都明瞭了!
那個 “突然”,其實就是阿基米德的 其實吧,泡澡和冥想,還真是最容易產生 Eureka 狀態的兩種活動。原理在於,泡澡和打坐的時候,大腦都極其放鬆,乃至於原本相互之間並無聯絡的腦神經突觸之間突然產生相互關聯;而那結果就是日常生活中所描述的 “融會貫通”,於是,突然之間,Eureka!
自學者總是感覺幸福度很高,就是這個原因。日常中因為自學,所以總是遇到更多的困難。又因為這些東西不過是手藝,沒什麼可能終其一生也解決不了,恰恰相反,都是假以時日必然解決的 “困難”…… 於是,自學者恰恰因為遇到的 “困難” 多,所以才有更多遇到 “Eureka” 的可能性,那種幸福,還真的難以表述,即便表述清楚了,身邊的人也難以理解,因為自學者就是很少很少。
對很多人來說,閱讀的難點在於起初的時候它總是顯得異常枯燥。
剛識字、剛上學的時候,由於理解能力有限,又由於年齡的關係於是耐心有限,所以,那時需要老師耐心陪伴、悉心引導。這就好像小朋友剛出生的時候,沒有牙齒,所以只能喝奶差不多…… 然而,到了一定程度之後一定要斷奶,是不是?可絕大多數人的實際情況卻是,小學的時候愛上了 “奶嘴”(有人帶著閱讀),而後一生沒有奶嘴就吃不下任何東西。
他們必須去 “上課”,需要有人給他們講書。不僅如此,講得 “不生動”、“不幽默” 還不行;就算那職業提供奶嘴的人(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真相:很多的時候,所謂的 “老師” 本質上只不過就是奶媽而已)帥氣漂亮、生動幽默、盡職盡力…… 最終還是一樣的結果 —— 絕大多數人依然沒有完整掌握所有應該掌握的細節。
開始 “自學” 的活動,本質上來看,和斷奶其實是一回事。
- 知識就是知識,它沒有任何義務去具備幽默生動的屬性;
- 手藝就是手藝,它沒有任何義務去具備有趣歡樂的屬性。
幽默與生動,是要自己去扮演的角色;有趣與歡樂,是要自己去挖掘的幸福 —— 它們從來都並不自動包含在知識和手藝之中。只有當它們被 “有心人” 掌握、被 “有心人” 應用、甚至被 “有心人” 拿去創造的時候,也只有 “有心人” 才能體會到那幽默與生動、那有趣與歡樂。
所以,有自學能力的人,不怕枯燥 —— 因為那本來就理應是枯燥的。這就好像人生本無意義,有意義的人生都是自己活出來的一樣,有意義的知識都是自己用出來的 —— 對不用它的人,用不上它的人來說,只能也只剩下無法容忍的枯燥。
能夠耐心讀完那麼多在別人看來 “極度枯燥” 的資料,是自學者的擅長。可那在別人看來 “無以倫比” 的耐心,究竟是哪兒來的呢?如何造就的呢?沒斷奶的人想象不出來。其實也很簡單,首先,平靜地接受了它枯燥的本質;其次,就是經過多次實踐已然明白,無論多枯燥,總能讀完;無論多難,多讀幾遍總能讀懂…… 於是,到最後,只不過是習慣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