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an儲存資料恢復過程—虛擬機器故障恢復過程

北亞資料恢復發表於2019-12-25

Vsan是一種以vSphere核心為基礎進行開發、可擴充套件的分散式儲存架構,Vsan通過在vSphere叢集主機當中安裝快閃記憶體和硬碟來構建vsan儲存層,這些裝置由vsan進行控制和管理,vsan形成一個供vSphere叢集使用的統一共享儲存層。

vSphere提供了HA功能,保證單臺主機故障後業務可以在其他的主機上執行,同一個虛擬機器的同一份資料,必須儲存在不同主機上,也允許有主機故障。但是如果多臺主機同時故障的話,就會導致整個vsan儲存崩潰,一般突然斷電或者非正常關機就會導致虛擬機器故障,下面就是非正常關機導致虛擬機器故障的恢復方式。

故障環境為一套VMWARE VSAN 的超融合基礎架構,共包含三臺伺服器節點。每臺伺服器節點上配置2塊200G容量的SSD硬碟和4塊1T容量的機械硬碟,共6塊SSD硬碟和12塊機械硬碟。

每個伺服器節點上建立兩個磁碟組,每個磁碟組使用1個SSD硬碟作為快取盤,2個機械硬碟作為容量盤,共配置6個磁碟組,組成VSAN儲存空間儲存虛擬機器檔案。

在使用過程中,由於非正常關機,導致VSAN中,邏輯架構出現故障,部分虛擬機器磁碟元件出現問題,導致磁碟檔案丟失。

一.磁碟映象和故障檢測

為防止在資料恢復過程中由於部分操作對原始磁碟造成不可還原的修改,導致資料出現二次丟失, 對原始磁碟進行映象備份。
將VSAN的節點伺服器上所有硬碟編號拆出,接入到備份伺服器中,使用WinHex軟體對所有硬碟進行底層的逐位元組映象備份。

獲取到客戶三臺節點伺服器上的所有硬碟的底層映象,共18個映象檔案。

對全部映象檔案進行分析掃描,發現故障虛擬機器的後設資料和元件資訊沒有嚴重損壞和丟失的情況,保留較為完整,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完整恢復。

二.恢復方案

1、掃描元件資訊。

因為VSAN中所有檔案以物件的方式存在,而每個物件會被分割為多個元件,掃描所有元件資訊,元件資訊中記錄元件ID和該元件屬於哪個物件的物件ID等資訊。編寫程式掃描元件資訊。

2、提取元件。

根據元件中的資訊,找到每個資料塊和該塊在元件的邏輯位置,編寫程式提取完整元件。

3、合併VMDK檔案。

根據元件資訊中的描述資訊將元件按照描述資訊中記錄的RAID級別和各個元件在物件中的邏輯位置進行組合,拼接出完整的物件,即完整的vmdk檔案。

4、重新整理快取盤資料。

每個元件可能會有部分資料留在快取盤上,並沒有寫入到容量盤中,編寫程式將快取盤上的資料重新整理到對應的元件或物件中。

5、合併快照。

對於有快照的vmdk檔案,將快照和父盤進行合併。

6、解析vmdk,恢復檔案。

將合併完成後的vmdk檔案進行解析,並提取其中SQL server 2008 R2資料庫的備份檔案。

7、資料庫還原和檢測。

安裝SQL server 2008 R2資料庫,將提取完成的資料庫備份檔案進行還原操作,還原過程沒有任何報錯,成功還原後使用dbcc命令檢查資料庫完整性,檢查完成無任何報錯。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380569/viewspace-267058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