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上都在思考,每天坐班車來回的兩個小時,我能做些什麼呢?
「當然,這是我書荒時才有的究極拷問。」
我能做些什麼呢?
是不是可以記錄一些成長路上的心得?
那就談一談一個合格的程式設計師怎麼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架構師。
在半年前,我並不認為架構師這個詞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從開發做到管理,又從管理轉回技術崗,前路迷茫,沒有什麼規劃可言。
這一切,在我聽了公司大佬的一堂課後開始改變。
技術高手
有時候,我們懂點業務規劃,做了點技術選型,搭了個開發框架,便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了,開始高手寂寞了。
讓我們來看看技術高手的一些定義吧:
工作三五年,精通一兩種程式語言
精通幾個框架,如SSH
能夠解決一些開發過程中的難題
能夠對下級程式設計師進行指導
能夠搭建專案的程式碼框架,開發核心模組,開發一些類庫,編寫示例程式
知識和能力體系與其承擔什麼專案有很大相關性
侷限性
有沒有跟你我很像?
那麼所謂技術高手的侷限性在哪裡呢?
•主要著眼於程式的實現
•對整個軟體產品的生命週期考慮不多
•對軟體產品的質量負不了責任
•對軟體工程的方法論沒有太多研究
•知識面不夠廣泛,只瞭解工作相關的少許技術
•只在團隊內部有一定影響力
未來發展
有沒有說到你我的痛點?
我們大部分的普通程式設計師是不是都有這樣的困惑?那麼做技術高手的出路在哪裡?
•工作好幾年了,將來如何發展?
•是不是要往上走就得做管理?
•在中國35歲之後不能再做技術了嗎?
•繼續做技術是不是待遇上不如做管理?
•如果繼續做技術我還要學習什麼?
•如果改做管理我應該如何轉型?
•我適合做技術還是做管理,還是別的什麼?
這些問題在我之前的十年風雨系列中其實斷斷續續說過一些,在架構師修煉之道的後續文章中,我們們也會一一解答。先來看下我們的最簡上升路線吧。
企業軟體生產的困惑
在實際的軟體生產中,我們的軟體企業也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
在公司裡,每個崗位都不是白給的,是要去產生價值,解決企業生產的問題,幫助企業發展的。
那麼我們要想想,我們可以能為企業解決什麼問題?產生什麼價值呢?我們先看看大家在軟體開發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為什麼我們的產品交付週期為什麼需要那麼長時間?
•為什麼我們的產品總有這樣那樣的質量問題?
•為什麼當初這個產品會選擇這樣的技術路線,導致現在要用另一種技術重做?
•網站的使用者越來越多,效能非常吃緊,想擴充套件卻很難?
•為什麼這個產品的程式碼這麼難維護,找誰改都說不敢動?
•究竟誰能在技術上保證我們的產品或專案取得成功?
如果你能把以上的問題解決了,那你就是全村最靚的仔。
那麼誰能來解決這些問題呢?現在知道我們的答案是什麼了嗎?
系統架構師,你值得擁有。
現在還有繼續走技術路線的信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