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VM上實施Oracle 12cR2 RAC

Jet_Zhang發表於2018-08-03

環境準備

Oracle VM:3.4.2

節點1:

-CPU&MEM: 4C8GB
-HOSTNAME: pnode01
-IP: 10.20.1.130
-VIP: 10.20.1.132
-PRIV-IP: 192.168.1.100
-OS: Oracle Linux 7.5

節點2:

-CPU&MEM: 4C8GB
-HOSTNAME: pnode02
-IP: 10.20.1.131
-VIP: 10.20.1.133
-PRIV-IP: 192.168.1.101
-OS: Oracle Linux 7.5

Oracle Database: 12.2.0.1


為了實現共享儲存,需要建立shareable型別的磁碟:

然後將共享磁碟分別掛載到2個節點上:


系統軟體包

安裝grid及database需要安裝以下軟體包:

bc
binutils-2.23.52.0.1-12.el7 (x86_64)
compat-libcap1-1.10-3.el7 (x86_64)
compat-libstdc++-33-3.2.3-71.el7 (i686)
compat-libstdc++-33-3.2.3-71.el7 (x86_64)
glibc-2.17-36.el7 (i686)
glibc-2.17-36.el7 (x86_64)
glibc-devel-2.17-36.el7 (i686)
glibc-devel-2.17-36.el7 (x86_64)
ksh
libaio-0.3.109-9.el7 (i686)
libaio-0.3.109-9.el7 (x86_64)
libaio-devel-0.3.109-9.el7 (i686)
libaio-devel-0.3.109-9.el7 (x86_64)
libX11-1.6.0-2.1.el7 (i686)
libX11-1.6.0-2.1.el7 (x86_64)
libXau-1.0.8-2.1.el7 (i686)
libXau-1.0.8-2.1.el7 (x86_64)
libXi-1.7.2-1.el7 (i686)
libXi-1.7.2-1.el7 (x86_64)
libXtst-1.2.2-1.el7 (i686)
libXtst-1.2.2-1.el7 (x86_64)
libgcc-4.8.2-3.el7 (i686)
libgcc-4.8.2-3.el7 (x86_64)
libstdc++-4.8.2-3.el7 (i686)
libstdc++-4.8.2-3.el7 (x86_64)
libstdc++-devel-4.8.2-3.el7 (i686)
libstdc++-devel-4.8.2-3.el7 (x86_64)
libxcb-1.9-5.el7 (i686)
libxcb-1.9-5.el7 (x86_64)
make-3.82-19.el7 (x86_64)
nfs-utils-1.3.0-0.21.el7.x86_64 (for Oracle ACFS)
net-tools-2.0-0.17.20131004git.el7 (x86_64) (for Oracle RAC
and Oracle Clusterware)
smartmontools-6.2-4.el7 (x86_64)
sysstat-10.1.5-1.el7 (x86_64)

從Oracle Linux 6開始,Oracle提供了一個RPM來方便的安裝系統所需要的軟體包,只要執行:

yum install oracle-database-server-12cR2-preinstall

系統就會自動把所需的軟體包都裝上,並且還會設定安裝時要求的系統引數。


GRID的安裝

將grid的安裝包複製到節點1的安裝路徑下,然後解壓(可以參見另一篇文章《Oracle 12.2 GRID的安裝方式》)執行gridSetup.sh:

選擇配置新叢集,下一步:

新增了Oracle Domain Service Cluster和Oracle Member Cluster,這兩種型別的Cluster主要是為資料庫雲服務的。我們這裡建立的是獨立的叢集,暫時用不到該型別的叢集,所以選擇Standalone Cluster。

Oracle從11g開始引入了SCAN的概念,我們這裡由於沒有使用DNS,所以後面可能會出現關於SCAN的警告和錯誤,忽略即可,不影響正常的使用。

配置節點1和節點2的基本資訊,注意要確保SSH的連通性,然後配置網路卡:

安裝之前的規劃,eth0網段10.20.1作為公共網路,而eth1網段192.168.1作為ASM和私有網路。然後配置ASM:

12.2開始可以直接選用NFS了,不過我們這裡選擇塊裝置。然後下一步:

12.2增加了一個GIMR的概念,所謂GIMR其實就是用來儲存叢集資訊的一個資料庫,可以單獨部署在一個磁碟組裡,也可以和OCR共用一個磁碟組。這裡要注意的是,如果選擇和OCR共用磁碟組,磁碟組的容量需要40G(準備的說是3850MB)以上,否則會出現空間不足的錯誤。我們這裡選擇和OCR共用磁碟組。下一步建立OCR磁碟組:

下一步安裝程式會檢查磁碟組的容量是否滿足需求,如果容量不滿足即報錯,無法進行後續的步驟。所以在開始規劃時OCR的磁碟要分配大一些。

然後設定SYS和ASMSNMP的口令,這裡為了方便將兩個賬號的口令設定成一樣並且使用了比較簡單的口令。在實際生產中出於安全考慮建議還是單獨設定,並使用複雜的口令(安裝程式會檢查口令是否滿足要求)。

配置IPMI,使用預設的選項,不使用IPMI。然後下一步:

配置EM。如果組織裡使用EM進行管理的可以進行配置。然後下一步配置使用者組和軟體路徑:

這裡只要配置Oracle base的路徑就可以了。然後配置inventory的路徑:

最後檢查沒問題後,開始安裝:

安裝配置還是需要點時間的,在本次配置的虛機上,差不多花費了1個多小時才安裝完成。


Database的安裝

相比grid,database的安裝基本上沒多大的變化。這裡我們只安裝資料庫軟體,建庫的操作放到後面進行。可能唯一的變化是系統使用者組的選擇,多了好幾個:

也就是說許可權分的更細了:備份、高可用、叢集等都單獨分配組。這裡為了方便都設定為dba。實際中還是需要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設定。

最後完成安裝即可。


建立叢集資料庫

使用dbca工具來建立叢集資料庫。

我們使用高階模式來建立資料庫。在建立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資料庫部署型別,需要選擇為RAC

2、需要將節點都選上(這裡是pnode01、pnode02)

3、資料庫的型別,是CDB還是non-CDB,需要根據實際需求來選擇。這裡選擇CDB型別,並建立一個PDB

然後是配置資料庫的各種引數,包括資料檔案路徑和大小、線上日誌路徑和大小、歸檔路徑、記憶體大小、程式數量、口令等,這些在 前期規劃時就需要做好 。最後建立完成:


最後我們驗證以下資料庫的狀態:

可以看到資料庫已經在pnode01和pnode02上正常執行。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3885898/viewspace-216907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