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高效能隨機查詢之道 – HFile原理解析

趙鈺瑩發表於2018-07-04

【本文轉載自華為雲社群,作者JaisonSnow,轉載授權請聯絡原作者】

在各色資料庫系統百花齊放的今天,能讓大家銘記的,往往是一個資料庫所能帶給大家的差異化能力。正如樑寧老師的產品思維課程中所講到的,這是一個資料庫系統所能帶給產品使用者的"確定性"。

差異化能力通常需要從資料庫底層開始構築,而資料儲存方式顯得至關重要,因為它直接關乎資料寫入與讀取的效率。在一個系統中,這兩方面的能力需要進行很好的權衡:如果設計有利於資料的快速寫入,可能意味著查詢時需要需要花費較大的精力去組織資料,反之,如果寫入時花費精力去更好的組織資料,查詢就會變的非常輕鬆。

探討資料庫的資料儲存方式,其實就是探討資料如何在磁碟上進行有效的組織。因為我們通常以如何高效讀取和消費資料為目的,而不是資料儲存本身。在RDBMS領域,因為鍵與資料的組織方式的區別,有兩種表組織結構最為常見,一種是鍵與資料聯合儲存的索引組織表結構,在這種表結構下,查到鍵值意味著查詢到資料;另外一種是鍵與資料分離儲存的堆表結構。在這種表結構下,查詢到鍵以後,只是拿到了資料記錄的實體地址,還需要基於該實體地址去查詢具體的資料記錄。

在大資料分析領域,有幾種通用的檔案格式,如Parquet, RCFile, ORCFile,CarbonData等等,這些檔案大多基於列式的設計結構,來加速通用的分析型查詢。但在實時資料庫領域,卻以各種私有的檔案格式最為常見,如Bigtable的SSTable,HBase的HFile,Kudu的DiskRowSets,Cassandra的變種SSTable,MongoDB支援的每一種Storage Engine都是私有的檔案格式設計,等等。

本文將詳細探討HBase的HFile設計,第一部分為HFile原理概述,第二部分介紹了一個HFile從無到有的生成過程,最後部分列出了幾點與HFile有關的附加資訊。

HFile原理概述

最初的HFile格式(HFile V1),參考了Bigtable的SSTable以及Hadoop的TFile(HADOOP-3315)。如下圖所示:


HFile在生成之前,資料在記憶體中已經是按序組織的。存放使用者資料的KeyValue,被儲存在一個個預設為64kb大小的Data Block中,在Data Index部分儲存了每一個Data Block的索引資訊{Offset,Size,FirstKey},而Data Index的索引資訊{Data Index Offset, Data Block Count}被儲存在HFile的Trailer部分。除此以外,在Meta Block部分還儲存了Bloom Filter的資料。下圖更直觀的表達出了HFile V1中的資料組織結構:

這種設計簡單、直觀。但用過0.90或更老版本的同學,對於這個HFile版本所存在的問題應該深有痛楚:Region Open的時候,需要載入所有的Data Block Index資料,另外,第一次讀取時需要載入所有的Bloom Filter資料到記憶體中。一個HFile中的Bloom Filter的資料大小可達百MB級別,一個RegionServer啟動時可能需要載入數GB的Data Block Index資料。這在一個大資料量的叢集中,幾乎無法忍受。

Data Block Index究竟有多大?

一個Data Block在Data Block Index中的索引資訊包含{Offset, Size, FirstKey},BlockOffset使用Long型數字表示,Size使用Int表示即可。假設使用者資料RowKey的長度為50bytes,那麼,一個64KB的Data Block在Data Block Index中的一條索引資料大小約為62位元組。

假設一個RegionServer中有500個Region,每一個Region的數量為10GB(假設這是Data Blocks的總大小),在這個RegionServer上,約有81920000個Data Blocks,此時,Data Block Index所佔用的大小為81920000*62bytes,約為4.7GB。

這是HFile V2設計的初衷,HFile V2期望顯著降低RegionServer啟動時載入HFile的時延,更希望解決一次全量載入數百MB級別的BloomFilter資料帶來的時延過大的問題。下圖是HFile V2的資料組織結構:

較之HFile V1,我們來看看HFile V2的幾點顯著變化:

1.分層索引

無論是Data Block Index還是Bloom Filter,都採用了分層索引的設計。

Data Block的索引,在HFile V2中做多可支援三層索引:最底層的Data Block Index稱之為Leaf Index Block,可直接索引到Data Block;中間層稱之為Intermediate Index Block,最上層稱之為Root Data Index,Root Data index存放在一個稱之為”Load-on-open Section“區域,Region Open時會被載入到記憶體中。基本的索引邏輯為:由Root Data Index索引到Intermediate Block Index,再由Intermediate Block Index索引到Leaf Index Block,最後由Leaf Index Block查詢到對應的Data Block。在實際場景中,Intermediate Block Index基本上不會存在,文末部分會通過詳細的計算闡述它基本不存在的原因,因此,索引邏輯被簡化為:由Root Data Index直接索引到Leaf Index Block,再由Leaf Index Block查詢到的對應的Data Block。

Bloom Filter也被拆成了多個Bloom Block,在”Load-on-open Section”區域中,同樣存放了所有Bloom Block的索引資料。

2.交叉存放

在”Scanned Block Section“區域,Data Block(存放使用者資料KeyValue)、存放Data Block索引的Leaf Index Block(存放Data Block的索引)與Bloom Block(Bloom Filter資料)交叉存在。

3.按需讀取

無論是Data Block的索引資料,還是Bloom Filter資料,都被拆成了多個Block,基於這樣的設計,無論是索引資料,還是Bloom Filter,都可以按需讀取,避免在Region Open階段或讀取階段一次讀入大量的資料,有效降低時延。

從0.98版本開始,社群引入了HFile V3版本,主要是為了支援Tag特性,在HFile V2基礎上只做了微量改動。在下文內容中,主要圍繞HFile V2的設計展開。

HFile生成流程

在本章節,我們以Flush流程為例,介紹如何一步步生成HFile的流程,來加深大家對於HFile原理的理解。

起初,HFile中並沒有任何Block,資料還存在於MemStore中。

Flush發生時,建立HFile Writer,第一個空的Data Block出現,初始化後的Data Block中為Header部分預留了空間,Header部分用來存放一個Data Block的後設資料資訊。

而後,位於MemStore中的KeyValues被一個個append到位於記憶體中的第一個Data Block中:


注:如果配置了Data Block Encoding,則會在Append KeyValue的時候進行同步編碼,編碼後的資料不再是單純的KeyValue模式。Data Block Encoding是HBase為了降低KeyValue結構性膨脹而提供的內部編碼機制。上圖中所體現出來的KeyValue,只是為了方便大家理解。
當Data Block增長到預設大小(預設64KB)後,一個Data Block被停止寫入,該Data Block將經歷如下一系列處理流程:
1.如果有配置啟用壓縮或加密特性,對Data Block的資料按相應的演算法進行壓縮和加密。

2.在預留的Header區,寫入該Data Block的後設資料資訊,包含{壓縮前的大小,壓縮後的大小,上一個Block的偏移資訊,Checksum後設資料資訊}等資訊,下圖是一個Header的完整結構:


3.生成Checksum資訊。

4.Data Block以及Checksum資訊通過HFile Writer中的輸出流寫入到HDFS中。
5.為輸出的Data Block生成一條索引記錄,包含這個Data Block的{起始Key,偏移,大小}資訊,這條索引記錄被暫時記錄到記憶體的Block Index Chunk中:

注:上圖中的firstKey並不一定是這個Data Block的第一個Key,有可能是上一個Data Block的最後一個Key與這一個Data Block的第一個Key之間的一箇中間值。具體可參考附錄部分的資訊。
至此,已經寫入了第一個Data Block,並且在Block Index Chunk中記錄了關於這個Data Block的一條索引記錄。
隨著Data Blocks數量的不斷增多,Block Index Chunk中的記錄數量也在不斷變多。當Block Index Chunk達到一定大小以後(預設為128KB),Block Index Chunk也經與Data Block的類似處理流程後輸出到HDFS中,形成第一個Leaf Index Block:

此時,已輸出的Scanned Block Section部分的構成如下:

正是因為Leaf Index Block與Data Block在Scanned Block Section交叉存在,Leaf Index Block被稱之為Inline Block(Bloom Block也屬於Inline Block)。在記憶體中還有一個Root Block Index Chunk用來記錄每一個Leaf Index Block的索引資訊:

從Root Index到Leaf Data Block再到Data Block的索引關係如下:

我們先假設沒有Bloom Filter資料。當MemStore中所有的KeyValues全部寫完以後,HFile Writer開始在close方法中處理最後的”收尾”工作:

1.寫入最後一個Data Block。

2.寫入最後一個Leaf Index Block。

如上屬於Scanned Block Section部分的”收尾”工作。

3.如果有MetaData則寫入位於Non-Scanned Block Section區域的Meta Blocks,事實上這部分為空。

4.寫Root Block Index Chunk部分資料:

如果Root Block Index Chunk超出了預設大小,則輸出位於Non-Scanned Block Section區域的Intermediate Index Block資料,以及生成並輸出Root Index Block(記錄Intermediate Index Block索引)到Load-On-Open Section部分。

如果未超出大小,則直接輸出為Load-On-Open Section部分的Root Index Block。

5.寫入用來索引Meta Blocks的Meta Index資料(事實上這部分只是寫入一個空的Block)。

6.寫入FileInfo資訊,FileInfo中包含:

Max SequenceID, MajorCompaction標記,TimeRanage資訊,最早的Timestamp, Data BlockEncoding型別,BloomFilter配置,最大的Timestamp,KeyValue版本,最後一個RowKey,平均的Key長度,平均Value長度,Key比較器等。

7.寫入Bloom Filter後設資料與索引資料。

注:前面每一部分資訊的寫入,都以Block形式寫入,都包含Header與Data兩部分,Header中的結構也是相同的,只是都有不同的Block Type,在Data部分,每一種型別的Block可以有自己的定義。

8.寫入Trailer部分資訊, Trailer中包含:

Root Index Block的Offset,FileInfo部分Offset,Data Block Index的層級,Data Block Index資料總大小,第一個Data Block的Offset,最後一個Data Block的Offset,Comparator資訊,Root Index Block的Entries數量,加密演算法型別,Meta Index Block的Entries數量,整個HFile檔案未壓縮大小,整個HFile中所包含的KeyValue總個數,壓縮演算法型別等。

至此,一個完整的HFile已生成。我們可以通過下圖再簡單回顧一下Root Index Block、Leaf Index Block、Data Block所處的位置以及索引關係:

簡單起見,上文中刻意忽略了Bloom Filter部分。Bloom Filter被用來快速判斷一條記錄是否在一個大的集合中存在,採用了多個Hash函式+點陣圖的設計。寫入資料時,一個記錄經X個Hash函式運算後,被對映到點陣圖中的X個位置,將點陣圖中的這X個位置寫為1。判斷一條記錄是否存在時,也是通過這個X個Hash函式計算後,獲得X個位置,如果點陣圖中的這X個位置都為1,則表明該記錄”可能存在”,但如果至少有一個為0,則該記錄”一定不存在”。詳細資訊,大家可以直接參考Wiki,這裡不做過多展開。
Bloom Filter包含Bloom後設資料(Hash函式型別,Hash函式個數等)與點陣圖資料(BloomData),為了避免每一次讀取時載入所有的Bloom Data,HFile V2中將BloomData部分分成了多個小的Bloom Block。BloomData資料也被當成一類Inline Block,與Data Block、Leaf Index Block交叉存在,而關於Bloom Filter的後設資料與多個Bloom Block的索引資訊,被存放在Load-On-Open Section部分。但需要注意的是,在FileInfo部分,儲存了關於BloomFilter配置型別資訊,共包含三種型別:不啟用,基於Row構建BloomFilter,基於Row+Column構建Bloom Filter。混合了BloomFilter Block以後的HFile構成如下圖所示:

附錄1 多大的HFile檔案才存在Intermiate Index Block

每一個Leaf Index Block大小的計算方法如下(HFileBlockIndex$BlockIndexChunk#getNonRootSize):

HFile_Code_01.jpg


curTotalNonRootEntrySize是在每次寫入一個新的Entry的時候累加的:

HFile_Code_02.jpg


這樣子,可以看出來,每一次新增一個Entry,則累計的值為:

12 + firstKey.length

假設一個Leaf Index Block可以容納的Data Block的數量為x:

4 + 4 * (x + 1) + x * (12 + firstKey.length)

進一步假設,firstKey.length為50bytes。而一個Leaf Index Block的預設最大大小為128KB:

4 + 4 * (x + 1) + x * (12 + 50) = 128 * 1024

x ≈1986

也就是說,在假設firstKey.length為50Bytes時,一個128KB的Leaf Index Block所能容納的Data Block數量約為1986個。

我們再來看看Root Index Chunk大小的計算方法:

HFile_Code_03.jpg


基於firstKey為50 Bytes的假設,每往Root Index Chunk中新增一個Entry(關聯一個Leaf Index Block),那麼,curTotalRootSize的累加值為:

12 + 1 + 50 = 63

因此,一個128KB的Root Index Chunk可以至少儲存2080個Entries,即可儲存2080個Leaf Index Block。

這樣, 一個Root Index Chunk所關聯的Data Blocks的總量應該為:

1986 * 2080 = 4,130,880

而每一個Data Block預設大小為64KB,那麼,這個HFile的總大小至少為:

4,130,880 * 64 * 1024 ≈ 252 GB

即,基於每一個Block中的FirstKey為50bytes的假設,一個128KB的Root Index Block可容納的HFile檔案總大小約為252GB。

如果實際的RowKey小於50 Bytes,或者將Data Block的Size調大,一個128KB的Root Index Chunk所關聯的HFile檔案將會更大。因此,在大多數場景中,Intermediate Index Block並不會存在。

附錄2 關於HFile資料檢視工具

HBase中提供了一個名為HFilePrettyPrinter的工具,可以以一種直觀的方式檢視HFile中的資料,關於該工具的幫助資訊,可通過如下命令檢視:

hbase org.apache.hadoop.hbase.io.hfile.HFile

References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077337/viewspace-215733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