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如程式設計

冰雨天藍發表於2012-08-09

發表於 2012年5月16日 作者: Skud

幾年來,我曾見過一些人把織衣服比作程式設計。人們經常這麼說:

哇,你看過一個針織圖樣嗎?它看起來就像是原始碼!那些編織的人肯定是十足的電腦發燒友!

此外,通常沒織過衣服的人看到那一小段編織圖譜時就彷佛看到天書一般。但是你的奶奶就可能讀得懂它,並且能照著圖織成一件套頭外衣,一條圍巾,或者一件精緻的廁紙套(我的奶奶就可以織這些!)

如果你沒看過這種針織圖示,下面就有一個例子: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曾經有一篇刊載文章,標題是: 編織者和程式設計者:生來就有區別嗎?這篇文章把針織圖示比作編碼,並且用一些貼近生活的語言舉了一些例子。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但我並不認為它足夠深入。因此我想再稍微即興重複一下。

內容如下:打個比方,你有一個圖示,上面寫著:

行10: k2 p3 *(c6f p6) rpt 從 * 8 倍 c6f p3 k2
(或者就如上述文章所提到的 (c6f p6){9})

你閱讀了這些指示,並且按照指示編織成一列以流蘇為背景綴有大量纜捻的針織物。

這就是你在程式設計時所做的事嗎?當然不是!程式設計恰恰相反: 你只是讀一些低階的指示並按部就班地操作。更確切地說,你只是一名翻譯者, 或者可能是一名編撰者。在開始工作之前你就可能縮短閱讀圖示的時間以此省去了許多麻煩。( 你也許會問,我是怎麼知道的。呃。)如此一來你會被稱為一臺人類電腦。

但我們必須明白一點:即使閱讀圖示是一項複雜的技術活,並且也包含了編碼,但是那也稱不上程式設計。

儘管如此,我還是堅信編織就像程式設計。由於這種智慧編織是由新一代熱衷電腦的匠人所做,我認為通常印刷的針織物圖示和原始碼的類比並不貼切。

為了解釋這個問題, 我必須繞個彎子,所以敬請包涵。以下的內容時基於幾年前我和我的朋友Rose White的對話,aka @yarnivore,她研究黑客文化 並且曾在CCC(德國的一個黑客會議)上就遊擊式針織發表過演講。在優酷上看Rose遊擊式針織的演講 現在我將在下面幾段複述Rose所說的話,因此所有的功勞都歸她,如有任何錯誤都由本人自負。

在她的報告中,Rose 談論了從古至今作為智慧財產權的針織圖示。當中世紀針織發明之初,它只是為獨家針織協會成員所知的祕密技能。他們從不向外人分享這項技能。然而,正如Rose所言,針織這項活可替代性很強,因此很快一些不是協會成員的人也學會了並且開始編織。一位出色的編織者曾說過:

“誠然,只要有毛線,針還有雙手,以及略微低於平均水平的智商,你就可以成為一位優秀的編織者。 當然,對於像你我這樣擁有高智商的人而言,毫無疑問我們更有優勢。”— Elizabeth Zimmerman

正因如此,從16,17世紀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他們自己以及家人或者紡織業編織。在此期間,人們發明出大量的傳統針織款式以及圖示,但是最關鍵的是,很多款式你無需寫下就可以教授給他人。

以短襪為例。最簡單的短襪就是織一個足夠長的管狀針織物,然後在末端收個尾。當然,如果你想個法子讓它在腳踝處有個彎度,那麼它穿起來會更舒適。有大量的技巧可以使你達到這一目的。在開口處用助狀物支援可以使襪子形態更美。如果你想要一隻較長的,好看的短襪,你可以在小腿肚周圍多縫幾針,然後在膝蓋以下收尾。如果你找到一種方法結合上指尖而不是縫上一條粗笨的線,你就可以避免很多不適以及水泡。當然你可能想隨著當下的流行趨勢裝飾你的襪子:可以在頂部繞上一圈亮眼的綵帶,或者在側面加上纜捻,或者整體使用重複的紋理。

這些都只是錦上添花。短襪歸根到底只是管狀物。重要的是,織一雙短襪並不需要一個圖示。幾百年來,任何人只需要略低於基本水平的智商,一個能時不時參考的編織樣品,或許還有來自於其它編織者的一些指示。手套,套頭外衣以及其它編織的衣物大體相似。就如網路一樣,概括而言,它們都是一系列管子。

快速前進到紡織業大生產的工業革命時代,大部分工人階級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到工廠和礦場中。相對而言,買一雙襪子比自己織更便宜。在這個階段,針織成了一項有點奢侈的活動,你逐漸發現有越來越多為女性編寫的維多利亞時期編織的書籍。這些書主要涉及一些精巧的物品,如蕾絲的裝飾桌巾和絲綢錢包。從此人們不再編織基於傳統圖案,只要低於平均智商就能織出的實用物品。相反,編織越來越複雜。精巧的物品變成了一種時尚。你可以在有品味的淑女閱讀的高雅雜誌上看到這些物品的款式。

但是,在20世紀,一些糟糕的事發生了。如你所見,一些生產紗線的公司發現如果他們開始出版款式圖示,那麼他們就能賣出更多的紗線。但是他們不想讓人們只用紗線。他們的想法是,如果你買了佩頓斯的款式,那麼你就要買佩頓斯的紗線來編織。為了使消費者只認準佩頓斯品牌,他們會把款式設計的非常複雜,以至於你不知道如何用另一家公司的紗線來替代它。

這簡直就是荒謬至極,但令人瞠目結舌的是他們居然僥倖成功了。至今為止,人們已經失去了很多傳統的手藝,因此他們也沒有什麼辦法。因此不編織的人也明白了這有多麼罪惡。讓我們先暫停這個話題來談談如何編織。如果你已經會編織,懂得規格尺寸並且知道紗線的替代品,那麼你可以直接閱讀下個圖之後的內容。 從根本上說針織就是重複單一的針腳(針織針腳),紗線來回打環從而形成有彈性的編織物。為了形成一片織物,你必須縫上一定數目的針腳,然後前後或者繞著圈編織。每個針腳在一邊看起來都像一個“v”型,在另一邊看起來像塊狀或者波浪形。如果你想看得更清楚,那麼看看你的襪子。你的襪子可能在外面有些“v”型,在裡面是塊狀的,在頂部肋骨處則是交錯的v型和塊狀。流蘇狀的針腳就是向後縫合,v型和塊狀交錯的針腳。

你所織成的針腳是緊是鬆取決於你的紗線的厚度和使用的針。大號的針縫出的針腳鬆,小號的針縫配上同樣的線縫出來的針腳緊些。鬆緊度的標準——在每個距離單元有多少小v型稱為標準尺寸或者有時稱為鬆緊度。例如,用4.5mm的針所織的精仿粒重紗線通常的規格是每2.5釐米5針。相比之下,用更細的針和更精細的紗線織的話同等距離會有更多針腳。

只要你知道你所做的任務的規格以及所需的尺度,那麼要用另外的紗線來替代現有的紗線就十分簡單。然而,20世紀的紗線公司並不希望你知道這些內幕,因此他們不辭辛苦以確信你還在他們專有系統的控制下。 因此諸如我在文章開始所列舉的針織圖樣就是這個系統所創造的。這些紗線公司寫下這些圖示,而紡織者就讀取這些符號並執行這些指示。在這個過程中,紡織者並沒有輸入,他們對使用哪種紗線也沒有選擇權。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如果成為一個執行指令的機器對於你而言並沒有什麼吸引力,那麼你應該會為有另一種選擇而感到振奮。有越來越多的現代編織者,特別網上的編織者回歸傳統的技術,設計他們自己的圖樣,並把現有改進現有的圖樣。這一潮流偉大的領導者之一就是上述的Elizabeth Zimmermann。EZ正如她為人們所知的那樣,她幫助傳統的針織品在美國流行起來,或者說重新流行起來。在此過程中,她教導編織者破除20世紀商業針織圖樣的禁錮,開始獨立思考。

EZ最流行的圖樣之一是一件她稱之為伊麗莎白百分比系統或者EPS的針織毛衣。這個毛衣樣式簡單到任何人都能看得懂。我經常把它作為向不會針織的人解釋針織技術的一個例子。方法如下:

 織一個標準尺寸的樣本,然後測量每一英寸你用了多少針。現在量一量你身體最寬部位或者你現有最喜歡的毛衣。把針腳個數和英尺數相乘。這就是你的檢索號。 一直織到腋窩處。(量量您的身體或者最喜歡的毛衣看看從底部到邊緣有多少距離。)

 對於每條袖子,以20%的針腳起針,然後慢慢擴大針腳(每組增加2個針腳,增加6組就差不多了)知道針腳擴大到K針腳的33%。然後一直織下去,知道您的袖口足夠長。

 接下來,把袖子和身體部分的編織接上,然後開始織上衣抵肩(例如胸部上截和後背)。接著以任意一種方法縮小針腳,這些針腳長度都可以計算得出——直到你縮減到40%K。這就是套頭的開口處。到此為止,你就可以收針了。

當然,你也可以錦上添花:在邊緣、袖口、衣領織上羅紋圖案;在衣服的區域性或整體織上圖案;在上衣抵肩處新增顏色設計;在前面留下一個空隙,然後前後來回織,織成一件開襟羊毛衫。你有無數種選擇,但最基礎的設計是同出一轍的。

現在,人們可能會說EZ的EPS圖案是受版權保護的。但是在紡織業界中有許多關於版權的無稽之談。因此我們現在應該明白:想法是不能受版權保護的, 但是想法的書面表達(就如EZ在她的書中和時事通訊中的文字)是受版權保護的。EZ的EPS毛衣的理念很簡單, 它是基於傳統的方法,很容易就能使熟練的工匠甘拜下風。事實上,如她自己所言,任何智商偏下的人都能完成。它並沒有任何技巧,只是簡單的工藝。

但是,把這種簡單的設計精細化就是針織真正和程式設計 相似之所在。當我在加工細化毛衫編織時,我並不是在執行別人所寫的指示。我是在寫我自己的程式碼,親自從頭開始設計並實踐我自己的專案。

我開始考慮我自己的要求:我想要什麼樣的衣服:套頭衫,羊毛衫還是長款外套?我想要融入什麼樣的元素:口袋、兜帽、收腰設計、披肩領、袖子中帶有小孔,使你在穿的時候能把它當做露指手套?我想要用什麼樣的材料和工具?我可以抓住機會嘗試新的技術、提高我的技能嗎?

我可以織一個樣品或者很小的東西如帽子,以此為原型進行設計。在編織過程中我可以使用我想要用的針腳和紗線。從中,我可以計算出我需要的尺寸,然後使用工具來計算出我需要的碼數。我無需依靠紗線公司來告訴我應該買多少產品。現代很多紗線銷售商通常會將他們紗線的碼數列在商標上,但有的銷售商並沒有列出。Ravelry 擁有我需要的所有資訊。

為了實現我的設計,我 吸收了許多設計圖案 —是的,編織指示比OO程式設計要長得多——我在傳統的書中,如EZ或Barbara Walker的書中,以及在TechKnitting的部落格中所學的:短行的針腳能更加塑型,彎曲的羅紋圖案能使袖口和領子更加舒展,手臂底下的嫁接能使連線更無縫,鈕釦洞的造型設計無窮無盡,有適用於任何情況的收針技術。 一些針織技巧甚至遵循靈敏的 原則,如EZ連指手套的“拇指竅門”或者她的“事後新增的口袋”,這些都是隨著需要隨時新增的,並沒有參照Big Design Up Front。

當提到這一類的編織,熟練的編織者能夠採取組合式的方法,混合搭配一些現有的圖案和融入私人技巧來完成一個產品。此外,熟練的編織者可以一看到圖例,就能想出如何用一種不同的紗布、碼數、規格編織,而不是一看到圖例就直冒冷汗。熟練的編織者懂得節點拓撲學、3D空間推理以及材料學……不僅如此,他們還懂得如何把知識投入實際使用中。這就是“程式猿”和工匠的區別。

因此當我們說到“編織如程式設計”時,讓我們跳過閱讀、執行程式碼想一想,我們應該想到編織者的技術能擴充套件多少!


結語:由於我想到不少網路編織者會讀到這篇文章,因此我想把我現有的技術公開,看看別人有沒有更好的想法。

我用上述的方法之一織一條三角形的圍巾,剛開始我的針腳是3st,每兩行增加針腳。圍巾有內在的包邊編織,我在每行末尾都是按yf,sl3來編織,然後下一行按l k3編織。接著就和正常織法一樣。

在圍巾直線的一邊織成一個漂亮的邊緣,結實卻有彈性。但是在對角線的一邊,(例如有延長的一邊)包邊編織只有和編織主體為數相當的行數,但是卻織得非常緊實。我擔心這樣我會限制我針織的能力,一如我喜歡針織一樣。

我現有最好的主意是:每次我在織沒有彈性的對角線包邊編織時,我會額外加入一行。我會再前一行末尾以yf sl3編織,然後改成k3,以原先的針往回織,然後再織上三針。以此繼續下去。我發現這能使原先包內編織的2行增加到3行,這和 sqrt(2)非常相似:都是邊長1的比率。你們這樣做過嗎?

原文連結:http://infotrope.net/2012/05/16/knitting-as-programmi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