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化監控系統的構建中,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尤其在安全監控、人流管理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確保人臉識別系統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必須對環境、行人以及攝像頭的設定有明確的要求和建議。本文將詳細介紹人臉識別系統在實際應用中的環境和安裝要求,以及攝像機實時接入分析平臺影片分析閘道器在智慧化監控系統中的關鍵作用和應用場景。
一、具體應用建議
1、環境要求
光照強度:
1)用於人臉檢測,建議在70lux~900lux之間。
2)用於人臉識別,建議在100lux~900lux之間。
3)光線方向:均勻,無逆光/強光/陰陽臉。避免攝像機周圍有低色溫光源(如鈉燈)。
2、行人要求
-
正常步行速度,無騎行/人車混雜。行走有規律且方向可控。比如園區出入口,行人按約束的通道行走,便於抓拍。
-
安裝點位:設在通道正前方,正對行人臉部,角度越正,抓拍效果越好。
3、目標畫素要求
為了獲取較理想的影像效果,不同焦距段的攝像機對抓拍的人臉畫素要求不同。推薦抓拍目標畫素滿足如下要求:
1)用於人臉抓拍
-
對於短焦款(焦距為12mm及以下):推薦人臉畫素寬度約80×80 畫素以上。
-
對於中長焦款(焦距為12mm以上):推薦人臉畫素寬度約120×120 畫素以上。
2)用於人臉識別:推薦人臉畫素寬度約110×110畫素及以上。
3)安裝高度:
-
架設高度H為2.5米~3.5米。2.8mm、3.6mm短焦款建議不高於3m。
-
俯視角α建議保持15°以內,現場一般不好測量角度,可透過安裝高度和距離控制角度。
4)安裝距離和監控寬度
-
安裝距離D:攝像機安裝位置與規劃抓拍位置的距離。
-
監控寬度W:攝像機規劃抓拍位置的覆蓋寬度。
注意:建議縱向抓拍距離不要過小。過小時,成像可達到抓拍要求,但是行人出現時間短,抓拍頭頂較多,可能漏抓拍,影響抓拍效果。
對於中長焦款型,建議縱向抓拍距離最小不低於5m,最大不高於15m。大於15米時,距離過遠會導致補光燈補光不足,且傾斜角度也可能偏小,進而影響抓拍效果。
最遠縱向抓拍距離下,目標能夠被抓拍,但抓拍圖片可能無法用於後端識別。
人臉抓拍檢測安裝場景推薦:大廳出入口,地鐵出入口,過街天橋,人行道,園區出入口,室內走廊。
二、影片分析閘道器
智慧分析閘道器V4是TSINGSEE青犀影片推出的一款高效能、低功耗的軟硬一體AI邊緣計算硬體裝置,硬體內部署了近40種AI演算法模型,支援對接入的影片影像進行人、車、物、行為等實時檢測分析,上報識別結果,並能進行語音告警播放。演算法可按需組合、按場景配置,平臺支援前端裝置管理、實時影片預覽、錄影與雲端儲存、告警推送、取證抓拍、演算法線上載入及最佳化、資料態勢分析大屏等。
硬體目前有3種型號(8路/16路/32路),效能高、速度快,功耗低、易安裝、易維護,操作簡單、即插即用,同時擁有豐富的北向API介面,支撐上層業務應用大平臺,可應用在工廠、工地、社群、校園、樓宇、交通等行業與領域中。
系統內建近40種AI演算法模型,演算法配置後,即可對監控影片流進行實時檢測,包括安全帽/工作服檢測、人員摔倒、玩手機/打電話檢測、區域人數統計、區域進入檢測等。當檢測到事件後,將立即觸發告警並抓拍,並上報告警訊息。告警訊息可透過彈窗、提示音等方式進行提醒,便於管理人員及時檢視。
綜上所述,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需要綜合考慮環境光照、行人動態以及攝像頭的精確配置,以確保系統的高效執行和準確識別。拍照檢測影片分析閘道器作為一款整合了多種AI演算法模型的邊緣計算裝置,不僅能夠提升監控系統的智慧化水平,還能夠在多種行業和領域中實現定製化的影片分析解決方案。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臉識別和影片分析技術將在保障安全、最佳化管理等方面發揮更加關鍵的作用,為構建更加智慧、更加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