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管理-第125期 融合vs專用(202301221)

yhw1809發表於2023-12-21

資料庫管理-第125期 融合vs專用(202301221)

最近參加的兩場活動,一次是11月的SACC上海站(《向量資料庫技術探索》專場),一次是上週六的《國產資料庫共話未來趨勢》主題活動,雖然二者討論內容與範圍有很大區別,但是關於是否需要專用向量資料庫和時序資料量的討論,確是一致的,即在一個特定的資料領域是否需要獨立的專用型別資料庫。我認為這需要從好幾個方向考慮。

1 便捷性

其實很多時候吧,業務發展是需要資料庫快速跟上的,這一點使用專用資料庫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資料庫的定製化開發與單一功能的實現是可以快速實現的,確實可以很快支撐相關業務的發展。在傳統資料庫融合新功能,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往往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很難實現敏捷上線。

2 效能

這時候又得說出專用資料庫的另一個優勢了,因為專注於一件事情不需要考慮其他過多的東西,在這個專用場景下往往都能發揮出較好的效能。這一點如果使用傳統資料庫融合新功能,特別是比較複雜的新功能,資料庫沒有做好相關研發最佳化的情況下,往往不能很好的支撐新功能的高效能實現。
回到傳統資料庫融合的方式來,如果能做到多種型別資料的統一存放統一查詢,簡化業務研發難度而且效能能夠趕上專用資料庫(或者能夠快於使用專用資料庫的架構場景),從SACC的反饋來看,很多業務方會毫不猶豫使用融合資料庫。

3 架構

話又說回來,無論專用資料庫再怎麼厲害,有一件事情是繞不過去的,無論是向量資料還是時序資料抑或是其他型別的非關係型資料,最終產生價值都需要於傳統資料做關聯,使用專用資料庫就會出現資料的多次流轉的問題,多次在不同型別資料庫之間的分步查詢,會產生時間和網路上的更多損耗。另一方面,多一個資料層面的元件也會顯著增加了整體資料架構層的複雜度,增加研發和維護的難度。這一點又是傳統資料庫融合功能的一些優勢。

一些觀點

  • 薛首席在SACC說過:“平時外出,沒有特別需求我會用手機拍照;但如果是婚紗照我會找影樓”。
  • 熊燦燦上週在《國產資料庫共話未來趨勢》說:“把複雜留給資料庫,把簡單送給研發”
  • AWS是針對每種資料型別和工作量執行單一用途的專有資料庫
  • Oracle是針對多種資料型別和所有工作負載執行融合開放式資料庫
    等等

20231221-5d315d59-d893-4582-98ee-46799f085c06.png 我認為吧,還是得從業務場景、上線週期要求、資料量、業務量、效能要求、研發能力、運維能力、雲上&雲下等維度出發(感覺又說了一堆廢話),來選擇使用專用資料庫還是融合資料庫。
老規矩,不知道寫了些啥。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s://blog.itpub.net/31466763/viewspace-300092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