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市場格局已變,統一的管理平臺將成為資料庫生態體系的主要入口

ifenxi發表於2021-08-03

近年來,由於開源和國產資料庫的崛起、分散式和雲端計算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企業的數字化需求愈加複雜等因素的驅動,資料庫管理和運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資料庫管理平臺能夠有效解決當下資料庫管理和運維中的痛點問題,從而獲得了眾多大型企業的部署和使用。由此,傳統的商業資料庫廠商靠其生態壟斷市場的局面已經結束,資料庫管理平臺廠商將與開源和國產資料庫廠商合作共生,共同構成新的資料庫生態體系。資料庫管理平臺市場空間廣闊,對於該市場中的參與者,產品、技術和商業化三方面的能力將會是其成功的關鍵要素。

資料庫作為現代數字基礎設施的核心,支撐了企業對資料儲存和處理的各種需求。而使用者需求在不同時期的變化,加上技術的進步,則推動了資料庫產品和生態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

2008年左右之前,在資料庫市場被關係型資料庫主導的階段,使用者使用資料庫通常只能選擇廠商將“DBMS+工具+服務”繫結的方式。當時以Oracle、IBM以及微軟為代表的幾家商業資料庫廠商,憑藉著領先的資料庫產品,以及完善的原廠或第三方工具和服務,幾乎壟斷了市場。

然而近年來,資料庫市場已經呈現出各種關係型與非關係型資料庫、開源與商業化資料庫並存的局面,資料庫的使用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眾多廠商基於開源技術向市場推出了資料庫產品;另一方面,越來越突出的資料庫管理和運維難題,也推動了資料庫管理平臺這一新品類工具的出現和發展。

為了探明資料庫管理平臺在國內的發展機會,愛分析將透過分析資料庫管理平臺發展的驅動因素以及市場趨勢,闡明國內資料庫管理平臺市場的獨特價值與發展空間。

01 多重因素驅動下,資料庫管理和運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通常,從使用者需求的角度而言,一個完整的資料庫解決方案需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核心的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支援使用者做資料庫開發、管理和效率提升的周邊工具,以及針對資料庫的部署和執行的支援服務。

在傳統的“DBMS+工具+服務”資料庫生態下,使用者願意為使用資料庫付費的主要原因並不是看重資料庫產品本身的軟體授權,而是為了獲得與其配套且繫結的工具和服務所帶來的易用、安全等特性。因為完善的原廠或第三方工具和服務能夠保障系統的穩定性與安全性,遇到故障能夠及時解決,系統出現問題也能得到外部的兜底處理。

然而最近十多年來,資料庫的種類與數量、企業的IT體系、以及數字化轉型的業務要求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變化衝擊了傳統的資料庫生態,在新的市場格局下,資料庫產品與周邊的工具和服務不再繫結;為資料庫提供統一管理和運維的平臺型工具也逐漸走向臺前,變得越來越重要。

首先是開源和國產資料庫的崛起帶來資料庫的多樣化,以及相關工具和服務的缺失。

近年來,開源資料庫已經成為了業界共識。根據全球資料庫管理系統排名網站DB-Engines的資料,開源資料庫的流行度逐年上升,從2013年1月的35.53%上升到目前2021年7月的51.35%,並在2021年1月首次超過了商業資料庫。與此同時,截至2021年7月,開源資料庫的種類數量達到了193個,超過商業資料庫的180個。

圖1: 開源和商業資料庫流行度趨勢

資料庫市場格局已變,統一的管理平臺將成為資料庫生態體系的主要入口

圖2: 開源和商業資料庫數量對比 

資料庫市場格局已變,統一的管理平臺將成為資料庫生態體系的主要入口

從企業使用者的角度而言,開源資料庫的崛起,一方面是由於企業在資料儲存和處理需求劇增的情況下,難以承受使用商業資料庫越來越高的成本,而開源產品使用成本很低甚至免費;另一方面是由於企業資料應用的場景日益複雜,傳統的關係型資料庫不能很好地支援這些場景,眾多新型的關係型和非關係型資料庫應運而生,而它們通常都誕生於開源社群。

然而開源資料庫也有明顯的弊端。因為缺乏完善的工具和服務,企業需要投入較高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去實施和部署軟體,需要自行考慮資料安全、效率、審計等管理方面的問題,執行中出現的系統問題也難以保證及時有效地解決。儘管目前有不少商業化公司基於開源技術推出了帶有企業級特性的資料庫,但其工具和服務通常只針對自己的產品,很難覆蓋如此多數量的開源資料庫。

此外,國內“信創”要求也進一步促進了資料庫的多樣化及其管理難題。“信創”作為一項為保障資訊保安的國家戰略,對國內的IT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國產化替代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尤其在近年來新基建的背景下,這種效應愈發明顯。具體到資料庫領域,國內最近幾年湧現出了一大批國產資料庫公司,根據中國信通院的統計,截至2021年5月,國內資料庫廠商達到了80家。與此同時,國內金融、製造、能源等重要行業紛紛在資料庫改造中選擇國產產品。

圖3: 國產資料庫廠商成立時間分佈

資料庫市場格局已變,統一的管理平臺將成為資料庫生態體系的主要入口

其次是分散式、雲端計算技術的廣泛採用增加了資料庫多節點和雲端管理的難度。

傳統關係型資料庫的集中式架構缺乏彈性伸縮能力,因此在資料量爆發式增長,資料結構非常複雜,並且資料分析的實時性和智慧化要求越來越高的當下,傳統資料庫在容量、計算效能、使用成本、以及應對業務需求等方面出現了明顯的瓶頸和不適應。

分散式資料庫將資料的儲存和計算分散在多個節點,因此具備很高的擴充套件能力、使用成本較低,同時能夠滿足使用者對海量異構資料高併發、實時性的處理需求,從而被企業使用者所認可,並越來越多地使用。雲端計算技術由於可以幫企業實現資源池化,具備多模式、多租戶的特點,緩解了企業的節點數急劇增加帶來的擴充套件性、可用性不足的問題,因此更進一步促進分散式資料庫的使用。

但與此同時,分散式架構下企業節點數的急劇增長,以及雲端部署將資料庫的執行環境從物理主機轉變為各種虛擬化、私有云、公有云甚至容器帶來的管理的複雜性,也為資料庫的管理和運維帶來了新的挑戰。

最後是數字化轉型背景下,企業對資料處理的敏捷性、安全性和可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業務數字化已經無所不在的當下,企業對資料處理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需要資料平臺具備敏捷性以快速響應各種業務應用,需要高可用性以保障“7*24小時”的不間斷服務,需要資料底座具備更高的安全性以應對監管要求,以及保障使用者資料的安全。這些要求也需要更完善,更強大的資料庫管理和運維能力來支撐。

國內企業對私有云和混合雲的廣泛採用,則造就了國內外資料庫市場的根本差異。

在對雲服務的採納方面,國外市場以公有云為主導,因此企業在從本地部署的傳統關係型資料庫Oracle、DB2等逐漸過渡到公有云平臺的過程中,資料庫的管理和運維需求基本都能夠被公有云廠商所提供的DBaaS和dbPaaS層很好地滿足。

然而國內市場因為受政策監管、行業特性以及觀念等因素影響,私有云和混合雲長期佔據重要位置將會是中國雲端計算市場的特色。中長期來看,國內的金融、電信、政府、國有大型企業等使用者都會主要採用私有云,而零售、製造等行業偏中小型公司則會構成國內公有云的使用者主力。

綜上所述,開源資料庫已經超越商業資料庫成為主流,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開源資料的市場份額將有望進一步提高,這推動了國內外一眾商業化公司圍繞開源技術提供相應的企業級產品。與此同時,型別眾多、但工具和服務相對缺失的開源資料庫,以及分散式資料庫和雲端計算技術應用下,企業節點數急劇增長帶來的管理和運維難題,加上數字化企業對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更高的要求,給企業帶來了遠超以往的資料庫管理和運維的需求。

而中國市場的差異,一方面使得資料庫市場存在大量國產替代的需求,各種型別的國產和開源資料庫會被廣泛使用;另一方面,私有云和混合雲會是國內長期的主流模式。這些差異凸顯出了國內資料庫管理和運維的長期重要性,並催生出資料庫管理平臺這一獨立的細分市場。

02 資料庫管理平臺將改變資料庫生態,其市場空間廣闊

資料庫管理平臺,或稱資料庫雲管理平臺(dbPaaS),是當前業內資料庫戰略中的一種重要產品形態。其透過平臺化的產品和工具整合多種型別資料庫資源,將資料庫的管理、運維、稽核、安全管控等工作從傳統的手工分散模式,轉變為對資料庫資源統一和精細化地管理模式。

資料庫管理平臺統一化、平臺化、系統化、自動化的能力有效解決了新格局下資料庫管理的痛點。

1)透過提供多基礎設施的整合能力,將多種型別的資料庫納入管理的範圍,並將所有零散的資料庫工具整合起來為企業提供統一服務,從而降低系統複雜性,避免重複實施建設、提高執行效率。

2)平臺化的工具能夠覆蓋資料庫全生命週期,以及涵蓋多種功能的管理。資料庫管理平臺包含監控、效能分析、巡檢、稽核、運維、安裝部署、變更、SQL執行、資料遷移、安全管控等眾多功能模組,這樣的平臺體系可以滿足客戶多種多樣的管理需求。

3)能夠將資料庫的運維流程、運維規範等流程制度標準化,併為企業建立完善的資料庫管理體系,從而可以讓資料庫運維更加精細、風險更低、效率更高,也可以使企業發現和跟蹤各種重要非緊急類問題,填補傳統監控系統的不足。

4)透過AI技術實現自動化、智慧化管理。傳統的資料庫運維採用的是半手工半指令碼式的模式,在資料庫種類不斷豐富、資料節點急劇增加的當下,傳統模式已經不能支撐企業的需求。透過機器學習、RPA等AI技術可以將部署、巡檢、資料採集、稽核等流程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減少重複的人力勞動;同時問題分析,監控預警等方面的智慧化,讓機器能夠在海量的監控指標中發現人力難以發現的深層次問題,並實現自動故障診斷和一鍵故障處理等能力。

金融、製造、能源等行業正在率先積極實踐資料庫管理平臺的搭建和使用。

對於擁有資料庫數量眾多,IT系統極其龐雜的金融、製造等行業企業而言,資料庫管理平臺對他們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例如銀行業,一些理念先進的大型銀行早在幾年前就開啟了平臺搭建工作。

根據網際網路公開資料,某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自2018起在業內率先著手建設dbPaaS統一資料庫管理平臺,已於生產環境納管了數千不同型別的商業和開源資料庫例項,經過近3年的持續建設,搭建起一套標準化、自動化、集中化、智慧化的統一資料庫管理平臺。該平臺顯著提升了資料庫執行質量和效率,提供了更便捷的運維工作方式;建立了完善的資料庫效能容量分析和問題管理體系,發現和跟蹤解決各類問題;建立起面向開發、測試和運維人員的自助式平臺,有效提升資料庫相關程式碼開發質量;提高了軟硬體資源的利用效率,加快交付,同時降低了無效佔用;與企業內部整體IT管理運維和安全管控系統整合,讓資料庫不再成為孤島;更為重要的是整個資料庫管理平臺的確立,為下一個十年打下良好基礎,使得企業可從容面對複雜的IT基礎環境變化和長遠的數字化轉型挑戰。

同時,根據愛分析的調研,國內有諸多金融、製造、電信和能源等行業頭部企業已經完成或正在分階段建設資料庫管理平臺體系,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資料庫管理平臺與開源流派資料庫將共同構成新的資料庫生態體系。

傳統的幾家商業資料庫廠商靠其生態壟斷市場的局面已經結束,由於IT體系的變化、各種功能的開源資料庫越來越多,企業的業務需求越來越複雜,以及國內外市場的差異等原因,國內獨立的第三方資料庫管理平臺將會越來越重要。

愛分析認為,國內資料庫市場未來將會分化為以開源流派為主的資料庫廠商與資料庫生態軟體即管理平臺廠商在兩個方向上發力,共同服務於國內的資料庫市場。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對資料庫的使用方式也會從選擇單個廠商的“DBMS+工具+服務”生態模式,切換成選擇“開源和國產資料庫+資料庫管理平臺“的模式,並且成為國內市場的主流。而傳統的資料庫服務中大部分人力工作都會被軟體產品的自動化能力替代,模式也會發生變化。

圖4: 資料庫生態體系演進趨勢

資料庫市場格局已變,統一的管理平臺將成為資料庫生態體系的主要入口

資料庫市場規模巨大,資料庫管理平臺有機會佔據比資料庫核心產品更大的份額。

資料庫作為數字基礎設施的核心,其市場空間巨大。根據中國信通院的資料,中國資料庫市場規模在2020年達到了240.9億元,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8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23.4%。

圖5: 中國資料庫市場規模及增速

資料庫市場格局已變,統一的管理平臺將成為資料庫生態體系的主要入口

在傳統的資料庫生態模式下,使用者使用資料庫的成本主要包括了資料庫產品的軟體授權,以及配套工具和維護服務的費用,形成了一個有機互補的體系。

而在新的生態體系下,開源資料庫的授權費用很低甚至被完全免除。但使用開源軟體並不意味著企業使用者對資料庫服務能力的需求會有所減弱,相反,使用者對資料庫原廠商或者以資料庫管理平臺廠商為主體的生態體系的依賴性反而會顯著增強。因此,隨著開源逐漸成為基礎軟體的主導力量,使用者原先在資料庫軟體授權上的費用投入將會大量轉向資料庫管理平臺這類生態體系產品。

基於上述原因,愛分析認為,隨著資料庫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資料庫管理平臺在未來將會佔據整個資料庫市場愈來愈多的份額,甚至是主要的份額。

03 資料庫管理平臺關鍵成功要素分析與典型廠商介紹

資料庫管理平臺的關鍵成功要素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資料庫管理平臺在國內已經形成了一個初步的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並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專業廠商加入。

由於資料庫管理平臺市場還處於相對早期的階段,格局未定。為了理解在這個市場中,什麼樣的廠商能夠佔據主導地位,愛分析透過對市場需求和行業實踐進行分析,並結合對業內專家的調研結果,從產品、技術和商業化三個層面總結出了資料庫管理平臺市場的關鍵成功要素。

1)產品層面。廠商需要對資料庫關鍵技術和大型軟體架構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並且需要具備企業級基礎軟體研發能力,以形成平臺化的dbPaaS層,從而提供對多型別資料庫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能力。與此同時,廠商需要能夠提供多樣性和複雜性都遠超傳統工具類應用的產品功能,並能不斷擴充套件。

2)技術層面。廠商需要具備資料庫底層相關核心技術,能夠提供企業級的基礎平臺框架,支撐海量的資料提取、運算和互動,解決大資料和雲端計算環境下資料庫管理所面臨的各種難題,同時能夠支援深度智慧化分析和最佳化能力。

3)商業化層面。廠商產品需要能夠獲得頭部標杆使用者的廣泛認可和採用,並獲得較高的復購率;能夠透過標準化的產品,實現輕交付,達到軟體產品的最大價值。

典型廠商新數科技介紹

在國內市場,新數科技在業內率先提出了資料庫管理平臺的概念,並且已經積累了大量標杆客戶案例。同時,其核心團隊大都是曾就職於IBM、Oracle的資料庫資深專家,有著豐富的資料庫軟體研發經驗,對行業有著深刻理解和技術積累。因此新數科技在產品、技術和商業化能力上都具有一定的行業代表性。

在產品層面,新數科技能夠為使用者搭建一體化的資料庫雲管理平臺ShinData DMP,其產品體系採用微服務架構,能夠將所有功能模組化,支援使用者靈活使用;平臺包含的功能模組眾多,目前平臺有20多個模組,基本完全覆蓋了企業現階段對資料庫管理平臺的功能要求;並且目前支援接入的資料庫種類眾多 ,在業內領先 。此外,新數科技也在基於管理平臺佈局擴充相關資料庫軟體產品的開發,推出了資料遷移複製平臺、資料庫安全管控平臺以及基於開源和雲的資料庫解決方案產品ShinDB。

圖6: 新數科技產品矩陣

資料庫市場格局已變,統一的管理平臺將成為資料庫生態體系的主要入口

在技術層面,新數科技給使用者提供了一個PaaS平臺級的成熟開發框架,具有很強的擴充套件性,使用者可以在平臺上根據需要自行新增定製監測指標,取數邏輯,運維流程和視覺化頁面展現等;AI和大資料分析技術的深度應用,實現了資料庫變更運維、巡檢報表等方面的自動化,以及效能容量分析、問題診斷和故障自愈等方面的智慧化;同時,新數科技研發團隊不斷研發和積累了大量資料庫底層技術,包括資料庫中介軟體、高可用叢集、容器雲和基於日誌解析的資料同步和比對等,並將其應用於開源和雲端計算等技術場景,為使用者提供更具通用化、穩定性、安全性、高承載和高效能的企業級軟體產品。

在商業化層面,新數科技的商業化路徑清晰,其早期重視產品打磨和行業標杆客戶的確立,後續則重點在行業內深入推廣。目前已經服務過了上百家銀行、保險、製造、消費零售等行業內的企業客戶,且獲得了老客戶的高復購率,產品能力已得到充分驗證。同時,結合多年的研發投入和落地實踐,新數科技產品化率持續提高,ShinSight和DMP等產品可以完全透過標準化方式對客戶實現輕交付,並且支援雲上類SaaS化和私有化兩種部署模式。此外,新數科技也積極擁抱信創和開源,已完成各項信創產品相容認證,支援和應用多項開源技術,並反饋開源社群。

04 長期目標的一致,決定了資料庫生態領域內的廠商會殊途同歸

資料庫生態領域裡不同型別廠商的目標在當前會各有側重,但在長期則會趨於一致。

從中短期來看,隨著企業的數字基礎設施越來越龐大和複雜,資料庫管理平臺的價值會逐漸凸顯。在此過程中,資料庫管理平臺會不斷完善其功能,併成為未來資料庫生態的主要入口之一。同時,資料庫廠商也會專注在資料庫產品的核心能力上,不斷最佳化提升產品。

長期來看,市場各參與方會顯著意識到資料庫管理平臺這類產品的價值。隨著開源化的持續演進,資料庫產品的重要廠商會逐漸把重心從中心的資料庫產品轉向外圍的管理平臺,並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資料庫生態體系;而資料庫管理平臺廠商在各項生態軟體功能逐步完善後,也會切入資料庫產品,成為基於開源體系的資料庫全棧軟體提供商。兩類廠商會長期合作共生,但也會相互滲透乃至逐漸趨同。

資料庫生態裡不同型別的廠商最終會往一個方向收斂,但無論透過哪種路徑前進,都印證了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資料庫生態類廠商,尤其是資料庫管理平臺廠商會成為這個市場中的重要組成力量。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93021/viewspace-278498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