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程式碼開發平臺,真的是為了"幹掉"程式設計師嘛?

力軟資訊發表於2020-10-20

低程式碼開發平臺在近些年的走紅,讓很多企業對應用的快速生成抱有很大的期待,甚至很多人認為這是程式設計師被"幹掉"的開始,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低程式碼開發平臺,真的是為了"幹掉"程式設計師嘛?

低程式碼開發平臺,是指無需編碼或很少程式碼就可以快速生成應用程式的工具。這種平臺通常提供視覺化的設計工具,來快速搭建介面、設計資料模型、建立業務邏輯和工作流。市場上有些企業會將無需編碼的模式叫做無程式碼開發平臺,本質上並無大的差別。

關於低程式碼開發

理論上,低程式碼開發平臺能夠較好的避免定製開發和成品軟體的一些弊端,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即用更少的時間開發出更強大的軟體產品。

在低程式碼開發這一領域,國外的成熟平臺比較多,而在國內,這種趨勢在近幾年才開始興起,還沒有出現領頭羊式的企業,但是專攻於此的創業公司並不在少數。與此同時,一些具有低程式碼開發能力的廠商,也開始對外強調自己的"低程式碼"身份。

作為企業級服務領域的一個全新賽道,低程式碼開發平臺大有"走紅"之勢。

這種平臺真的有這麼好嗎?

未來會"幹掉"程式設計師嗎?

傳統開發模式的革命

伴隨著雲端計算的興起以及網際網路發展的深入化,企業的IT系統和業務的結合變得更為緊密,由於新的業務模式不斷出現,也要求IT產品的開發能力更加靈活。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每個大企業都有一定數量的開發者,其業務也都獨一無二的,如傳統軟體廠商SAP、Oracle以往所做的Best Practice(最佳實踐),即把一家公司成功經驗複製到其他公司的做法,就不再行得通,這才出現了低程式碼開發的趨勢。

事實上,低程式碼開發平臺並不是為了顛覆開發者,而是為了讓開發者從繁重的、重複的程式碼中解放出來,去參與更具有價值的開發環節。

與其說低程式碼開發平臺會"幹掉"開發者,不如說是幹掉了傳統的開發模式。

低程式碼開發平臺,透過圖形化介面互動實現應用搭建,視覺化的操作,標準化的配置,既可以提高開發人員開發資訊化系統的效率,同時也能滿足無程式碼基礎的業務人員進行資訊化開發。

低程式碼開發平臺,真的是為了"幹掉"程式設計師嘛?

當然程式碼平臺並不是萬能的,當使用者在平臺遇到實現不了的配置,可以自定義開發,也就是說,可以根據需要自己開發出平臺沒有的功能。因此,企業可能需要將低程式碼環境與手工程式碼串聯在一起。

大部分低程式碼開發平臺可以開發企業ERP、供應鏈、財務、OA、人力資源和專案管理的全系統應用。

這種龐大的系統工程如果用傳統開發方式,一般需要至少10人工作1年以上,而現在只需要2個人用半年左右就能完成。

同時,低程式碼也能解決軟體應用過多、過亂和資料孤島的問題。

低程式碼開發平臺,真的是為了"幹掉"程式設計師嘛?

目前,國內市場上在此領域大致形成了三類服務模式:

第一類,透過低程式碼開發向外提供開發服務,類似於軟體的開發外包,只不過這類服務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第二類,把低程式碼開發作為一種工具,提供給ISV、SI、SaaS企業、渠道代理商、諮詢公司等,用於提高他們的系統部署效率,或者為客戶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

第三類,把低程式碼開發打造成一個平臺,吸引ISV甚至個人開發者到平臺上開發應用,然後向企業客戶提供產品以及後續的二次開發個性化定製服務,而平臺則作為連線的角色負責訂立統一的標準和交易規則,並努力把供需兩端都做大,形式上類似於App Store,只不過其提供的是API不是APP,服務的是企業而非個人。

這三類低程式碼開發的服務方式,分別可以看做是:服務、工具、平臺。事實上,為了教育市場,努力活下去,各家低程式碼廠商都在嘗試各種服務方式,不斷調整策略和打法。

這是一條務實之路,但是也面臨著很高的技術門檻。國內企業太多,業務和IT環境都很複雜,一個產品很難做到普適性。每當低程式碼開發平臺開發一個新功能模組時,都要提前設計好框架和邏輯,以應對高可配置需要的各種可能性。

這也是低程式碼開發平臺作為一個大而全的PaaS引擎,所必須面對的挑戰。如果無法突破技術的邊界,產品就很難做到大規模的複製,這類服務商也很容易淪為專案開發外包。

低程式碼開發平臺,真的是為了"幹掉"程式設計師嘛?

但無論如何,低程式碼開發平臺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東西,它建立在一個大趨勢之上,那就是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正如火如荼的開展,市場需要一種更靈活、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開發解決方案。這一趨勢的向好,最終將引導低程式碼的市場邊界逐漸變得清晰。

Carried by:north wind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65343/viewspace-272814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