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政務新媒體的終極追求?

xmfgxm發表於2021-05-24


近日,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在眾多政務新媒體管理執行過程中,也存在低效重複建設問題,部分政務新媒體已淪為“殭屍”“空殼”賬號甚至輿情製造者,可能損害政府形象,加重基層負擔,需進一步加強監管。

同時,報導也指出當前一些政務新媒體存在的三類亂象:

第一,不言不語,長期未更新資訊;

第二,自言自語,只管複製貼上,沒有互動服務;

第三,胡言亂語,盲目“吸粉”,有的“公號私用”,甚至被盜用。

記者以為,政務新媒體運營不專業、不用心,反映出的是一些職能部門在網際網路思維與為民服務意識上還存在欠缺。政務新媒體雖然被冠以“媒體”之名,但其作用絕非僅僅是宣傳而已。

政務新媒體依託快速迭代的資訊科技,憑藉時時線上、處處可及的優勢,成為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手段,成為引導網上輿論、構建清朗網路空間的重要陣地。可以說,型別多樣的政務新媒體,豐富了政務公開的途徑,也成為貼近群眾、服務群眾的新渠道。

蓬勃發展的政務新媒體,體現著政府部門積極適應媒介生態、創新傳播手段的努力,也彰顯著轉變政府職能、打造服務型政府的決心。可以說,政務新媒體本是拉近政府與民眾距離的便捷工具,但其發展中暴露出的新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反而讓兩者隔閡加深,使得網路問政的效果大打折扣。

客觀而言,政務新媒體作為新生事物,相關探索和適應需要一個過程,但同樣的毛病一再復發,則深刻地啟示,應當警惕電子化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這些問題的根源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用轟轟烈烈的形式代替了紮紮實實的落實,用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問題。國家對政務新媒體的開設、管理有明確要求,歸根結底要落在“政務”與“權威”上。

有專家就建議,政府部門發展新媒體不能只看下載量、關注數、閱讀量,而是要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民意監督機制,從“給領導看”轉變為“給群眾用”。想想也是,唯有樹立正確的理念來運維政務新媒體,才能使其造福於民。於此,如何在監管上施力,透過科學考核及嚴格監管確保政務新媒體質量,需要重視起來。

互動交流是手段,群眾滿意是根本。網民在哪裡,服務就應該延伸到哪裡。政務新媒體發展得如何,很重要的就是看面對突發事件能否快速反應、對網友訴求是否及時回應、為群眾辦事是否便捷高效。

政務新媒體建設決不能滿足於“有了就好”“建了就完”,建而不管只會讓群眾離我們越來越遠。要知道,“觸屏時代”“網際網路+”對生活的融入和塑造是誰也無法阻止的。

政務新媒體只有走好“親民”路線,堅持資訊釋出、網民互動和線上政務服務的三位一體,積極聽民意、解民憂、凝民心,才能真正地利企便民,充分展示“網上履職能力”。

換句話講,讓群眾滿意,才是政務新媒體的終極追求。

來源:蘭州晚報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0194373/viewspace-277362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