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有一天同事發現公司網站的某個頁面上有三個 H1 標籤,懂行的都知道,有三個 H1 標籤雖然不會對網站的訪問產生影響,但是對於搜尋引擎來講,就比較麻煩了,因為一般搜尋引擎都是靠 H1 標籤、TDK 等來對網頁的內容進行抓取,然後再進行質量優劣的判斷。三個 H1 標籤,搜尋引擎就不知道到底應該抓哪個了。所以,同事提了一個需求,希望能修改一番,恰巧不巧,負責該網站的研發同學由於有更緊急的需求去做,這個不影響使用者訪問的需求暫時還排不上。於是,我就自告奮勇打算自己修改。
程式碼查詢
說幹就幹,我把該網站的程式碼從程式碼託管平臺下載到了本地,然後用近期火爆的 AI 編輯器 Cursor 程式碼(至於為什麼不用 VS Code,那是因為前期那 Cursor 做了幾次測試,就索性用 Cursor)。由於之前從來沒有看過這套程式碼的完整邏輯,於是採用了暴力的手段,直接用全域性搜尋查詢 H1 標籤內容所在的檔案。結果找到了一堆,然後一個個看,一個個排除,最後發現了兩個檔案:
xxx.yml 檔案
- title:
text: "我是第一個 H1 標籤的內容"
style: "color: #FFFFFF;"
......還有其他內容,在這兒省略......
- title:
text: "我是第二個 H1 標籤的內容"
style: "color: #FFFFFF;"
......還有其他內容,在這兒省略......
- title:
text: "我是第三個 H1 標籤的內容"
style: "color: #FFFFFF;"
......還有其他內容,在這兒省略......
xxx.html.haml 檔案
.home-carousel{style: "position: relative"}
= partial "/includes/home/model_qr_code.html.haml"
- data_with_i18n.home_carousel.each_with_index do |item, index|
.hero{:class => index == 0 ? "active index-#{index}": "index-#{index}", :style => "background-image: url(#{item.background_image.desktop})"}
.hero-content
.hero-content-left
- if item.feature
%a{href: item.feature.href, style: "display: inline-block; cursor: #{item.feature.clickable ? 'pointer': 'default'}"}
%span{class: item.feature.classes}
= partial item.feature.icon || "/images/new-home/desktop/20231228-update/stars-icon.svg"
%span{style: "margin: 0 4px"}= item.feature.text
- if item.feature.clickable
= partial "/images/icons/slp-caret-right.svg"
.hero-content-left-title
%h1{:style => "#{item.title.style}"}= item.title.text
......其他程式碼省略......
所以猜測了一下,整個的邏輯應該是 xxx.html.haml
檔案中的程式碼對 xxx.yml
檔案中的內容進行迴圈,讀取 xxx.yml
檔案中的 title當作 h1 標籤,做出這個判斷的原因是程式碼:
data_with_i18n.xxx.each_with_index do |item, index|
雖然看不懂這是哪個程式語言的語法,但是看樣子是個迴圈。第一步算是邁出去了,程式碼找到了。接下來就是要修改了。
修改程式碼
程式碼查詢容易,修改難啊。看到前面的程式碼,就矇蔽了,從來沒見過這種型別的程式碼,因此秉持“看不懂的程式碼不能亂修改”,玩意給網站搞崩潰了怎麼辦,那就真的“跑路了”。突然想起來,隨著 AIGC 的發展,各種 Copilots 滿天飛,都說要替代程式設計師,能寫也能改。然後看到我已經在 Cursor 中安裝的一個 AI 助手——馭碼CodeRider。
馭碼CodeRider 是極狐GitLab 公司自研的 AIGC 產品,是一款 AI 程式設計與軟體智慧研發助手。在 AI 程式設計方面,可以進行程式碼補全、程式碼解釋、程式碼生成、單元測試生成等,此外由於是極狐GitLab 自家產品,充分發揮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和極狐GitLab 進行了整合,用 AI 來處理 Issue、MR 和 CI/CD 等。
馭碼CodeRider 是一個外掛,可以直接在主流 IDE,諸如 VS Code、JetBrains 全家桶中使用。當前該產品全面開啟了免費試用,登入官網簡單申請即可使用。
我在 Cursor 的外掛中心直接安裝了。關於馭碼CodeRider 在 Cursor 中的使用,可以檢視文章在 Cursor 中使用馭碼CodeRider 進行 AI 程式設計。
安裝完畢以後,就能看到使用介面了:
於是選中了上面那“一坨”程式碼,點選了馭碼CodeRider 的 Explain Code
,於是馭碼CodeRider 就開始洋洋灑灑的對程式碼進行解釋:
一看這麼多英文,我就讓馭碼CodeRider 用中文給我解釋一下:
接下來我就進入了整體,我就問,上面的程式碼裡面能看出是不是把 title 轉換成了 h1 標籤:
啥也不說了,AI 說的和我這個小白判斷的是一樣的。接下來就是關鍵時刻,我就問馭碼CodeRider,如果我只想讓第一個 text 的內容轉換成 h1 標籤,其他的不要,程式碼該怎麼寫?
我的提示詞是:
如果要把這段程式碼改成,只有迴圈中的第一個進行 h1 標籤的轉換,後面的不用轉換,該如何處理?
馭碼CodeRider 的回覆是:
要將這段程式碼修改為只有迴圈中的第一個 title 使用
標籤,而後續的 title 不使用
標籤,可以透過在迴圈中新增條件判斷來實現。具體來說,可以在迴圈中檢查當前的 index 是否為 0,如果是,則使用
標籤,否則使用其他標籤(例如
或 )。
並且給出了修改後的程式碼:
.home-carousel{style: "position: relative"}
= partial "/includes/home/model_qr_code.html.haml"
- data_with_i18n.home_carousel.each_with_index do |item, index|
.hero{:class => index == 0 ? "active index-#{index}": "index-#{index}", :style => "background-image: url(#{item.background_image.desktop})"}
.hero-content
.hero-content-left
- if item.feature
%a{href: item.feature.href, style: "display: inline-block; cursor: #{item.feature.clickable ? 'pointer': 'default'}"}
%span{class: item.feature.classes}
= partial item.feature.icon || "/images/new-home/desktop/20231228-update/stars-icon.svg"
%span{style: "margin: 0 4px"}= item.feature.text
- if item.feature.clickable
= partial "/images/icons/slp-caret-right.svg"
.hero-content-left-title
- if index == 0
%h1{:style => "#{item.title.style}"}= item.title.text
- else
%span{:style => "#{item.title.style}"}= item.title.text
.hero-content-left-desc
.hero-content-left-desc-item{:style => "#{item.subtitle.style}"}= item.subtitle.text
.hero-content-left-action
......太長刪除了......
讓你們看一下 AI 回覆的震撼場面:
核心程式碼其實就是下面的幾行:
- if index == 0
%h1{:style => "#{item.title.style}"}= item.title.text
- else
%span{:style => "#{item.title.style}"}= item.title.text
因為我懂了這個看不懂是哪種程式語言的語法,原來 if else 是這麼寫的。上面的程式碼,其實就是做了一個判斷,迴圈時把第一個的 text 轉換成 h1 標籤,其他的都轉換成 span。
跟同事確認了一下,轉換成 span 就可以,因為網頁上已經有 h2 h3 標籤了,沒必要再加了。於是就到了最後一步了。
提交程式碼
提交程式碼就太簡單了,直接按照下面的流程就行:
# 先建立一個分支,不能在 main 上霍霍啊
git ck -b h1-modify
# 修改程式碼後,將程式碼提交
git add . && git commit -m "delete multiple h1 label" && git push orign h1-modify
由於公司是以極狐GitLab 作為原始碼託管平臺的,所以直接在介面上建立一個 MR,建立完畢自動執行 CI/CD,透過之後,找程式碼稽核人員對程式碼稽核,沒有問題之後合併到了主分支,然後執行了部署操作。最後在 PROD 上做了檢查,符合需求提出者的預期。至此,這個需求就圓滿結束了。
結束語
如果對於某個產品的程式碼不熟悉的時候,貿然修改程式碼帶來的後果可能還不如不修改,就讓其“帶 bug 執行”。但是在 AI 的幫助下,能快速讀懂程式碼的邏輯,然後給出程式碼建議,這樣對於瞭解產品、需求就更加容易了。
在馭碼CodeRider 的幫助下,我自己的研發資訊又增強了一步,我決定要用馭碼CodeRider 去做下一個需求!
本文由部落格群發一文多發等運營工具平臺 OpenWrite 釋出
.home-carousel{style: "position: relative"}
= partial "/includes/home/model_qr_code.html.haml"
- data_with_i18n.home_carousel.each_with_index do |item, index|
.hero{:class => index == 0 ? "active index-#{index}": "index-#{index}", :style => "background-image: url(#{item.background_image.desktop})"}
.hero-content
.hero-content-left
- if item.feature
%a{href: item.feature.href, style: "display: inline-block; cursor: #{item.feature.clickable ? 'pointer': 'default'}"}
%span{class: item.feature.classes}
= partial item.feature.icon || "/images/new-home/desktop/20231228-update/stars-icon.svg"
%span{style: "margin: 0 4px"}= item.feature.text
- if item.feature.clickable
= partial "/images/icons/slp-caret-right.svg"
.hero-content-left-title
- if index == 0
%h1{:style => "#{item.title.style}"}= item.title.text
- else
%span{:style => "#{item.title.style}"}= item.title.text
.hero-content-left-desc
.hero-content-left-desc-item{:style => "#{item.subtitle.style}"}= item.subtitle.text
.hero-content-left-action
......太長刪除了......
- if index == 0
%h1{:style => "#{item.title.style}"}= item.title.text
- else
%span{:style => "#{item.title.style}"}= item.title.text
# 先建立一個分支,不能在 main 上霍霍啊
git ck -b h1-modify
# 修改程式碼後,將程式碼提交
git add . && git commit -m "delete multiple h1 label" && git push orign h1-modify
本文由部落格群發一文多發等運營工具平臺 OpenWrite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