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效能不如遊戲PC的筆記本電腦煥發第二春,眾多硬體廠商、DIY硬體愛好者在不斷追尋著如何在輕薄膝上型電腦保持自身便攜性的同時,讓其擁有如同高效能PC一樣超高的擴充套件性和強勁的效能。基於這個需求,顯示卡擴充套件塢應運而生,這是膝上型電腦界,也是DIY 硬體界的一次開拓創新。
外接顯示卡又稱之為顯示卡擴充套件塢,說的通透點就是用來擴充套件膝上型電腦效能的擴充套件裝置,透過傳輸資料介面或者插槽,將單獨顯示卡的圖形編輯能力賦予膝上型電腦,彌補膝上型電腦因空間造成的效能缺失,這種設計可以讓使用者在無法安裝桌上型電腦的環境下同樣可以享受到與高階PC一樣的圖形效能,同時還兼顧了膝上型電腦便攜性高的優勢。
例如在某些工作環境下,顯示卡擴充套件塢可以有效的幫助使用者解決輕薄筆記本無法勝任的圖形運算工作,例如人工智慧技術就需要應用到GPU中的矩陣浮點運算能力以及並行運算能力。例如圖形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輕薄本自帶的核心顯示卡往往無法滿足圖形工作者的需求,在這些時候外接顯示卡就顯得尤為重要。
時光荏苒,距離顯示卡擴充套件塢第一次出現至今已經有十多個年頭,2003年就出現了長相和讀卡器非常相近的外接顯示卡,那時候它還不叫顯示卡擴充套件塢,當時的它採用了USB介面的方式,還提供了一個VGA輸出介面,當時這種外接顯示卡裝置只支援2D Windows桌面顯示,解析度僅為1024×768。當時的這款外接顯示卡並不能獨立於內建顯示卡存在,只能算得上是輔助的2D移動顯示卡。
那麼經歷的十多年的發展,顯示卡擴充套件塢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和變遷?在未來,顯示卡擴充套件塢應該兼具哪些功能,發展的方向又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