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在企業中是如何做需求的

JavaPub發表於2024-06-27

在企業中,一個需求從產生到完成生命週期是什麼樣的。

它可以分為這樣的步驟:

需求分析 -> 設計(原型、功能、介面設計) -> 技術選型 -> 搭建專案框架 -> 編碼(實現業務邏輯) -> 測試(自測+提測) -> 程式碼評審(code review) -> 部署上線

需求是怎麼產生的?

一般來說需求都是由業務人員收集業務痛點,將這個痛點轉換成需求;還有些需求是產品經理拍腦袋產生的... 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同時也會誕生各種各樣的奇葩需求,和大量的就業崗位。

有個學妹自學了半年程式設計。今天找我說她打算找工作了,讓我給講講公司裡邊做專案是什麼流程、她好心裡有個底。

在實際工作中,專案的根據大小還有背景不同、整個生命週期也會有一些差別。大體分為:計劃、設計、開發、測試、維護等步驟,我們就以一個需求的生命週期來分析。

比如,有客戶說,我們公司現在已經 3 個人了,需要一個使用者管理系統來把這些人管理起來,你幫我安排一下。

拿到需求後,是要做一個使用者相關的系統,我給他起個名字就叫《使用者中心》管理系統。

需求

首先是分析需求,這個系統作為使用者管理,其中肯定要有使用者的登入、使用者新增、使用者刪除、使用者查詢等。

設計

  1. 原型設計
  2. 功能設計
    a.使用者管理,使用者登入、新增使用者、使用者刪除、基於使用者的名稱的查詢

技術選型

  1. 看需求有沒有技術難點
  2. 沒有的話選擇擅長和熟悉的技術棧

搭建專案

  1. 搭建專案的腳手架,也就是專案的公共模組
    a. 比如對介面返回值的統一校驗封裝
    b. 統一日誌格式
    c. 專案的程式碼模組目錄
    d. 還有一些常用的工具類等

編碼

完成這一步就要開始編寫程式碼。

測試

分為自測和提測,當然對於一些小公司劃分的就沒有這麼細了,都是由於全乾工程師一人搞定。

程式碼評審

也就是工友們一塊稽核程式碼規範,比如你的程式碼模組拆分,可以增強程式碼的可維護性。

部署上線

一般是專案開發中的最後一步,運維人員會將專案部署到使用者可以訪問的伺服器,正式開始使用。

影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f421Q73r

原文地址:

https://javapub.net.cn/star/project/user-center/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