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喜前端自動化測試之路

凹凸實驗室發表於2020-05-12


作者: 阿翔

前言

京喜(原京東拼購)專案,作為京東戰略級業務,擁有千萬級別的流量入口。為了保障線上業務的穩定執行,每月例行開展前端容災演習,主要包含小程式及 H5 版本,要求各頁面各模組在異常情況下進行適當的降級處理,不能出現空窗、樣式錯亂、不合理的錯誤提示等體驗問題。 原來的容災演習過程:小程式(通訊方式改成 Https )和 H5 通過 Whistle 對介面返回進行修改來模擬異常情況,驗證各頁面各模組的降級處理符合預期。容災演習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作,且涉及頁面功能及場景多,人工的切換場景模擬異常導致演習效率很低,因此想通過開發自動化測試工具來提升研發效率,讓容災演習工作隨時可以輕鬆開展。京喜 H5 和小程式場景差異比較大,因此自動化測試之路分 H5 和小程式兩部分進行,以 H5 作為一個開篇。

綜上所述,我們希望京喜 H5 自動化測試工具可以提供以下功能:

  1. 訪問目標頁面,對頁面進行截圖;
  2. 設定 UA(模擬不同渠道:微信、手Q、其它瀏覽器等);
  3. 模擬使用者點選、滑動頁面操作;
  4. 網路攔截、模擬異常情況(介面響應碼 500、介面返回資料異常);
  5. 操作快取資料(模擬有無快取的場景等)。

技術選型

提到 Web 的自動化測試,很多人熟悉的是 Selenium 2.0(Selenium WebDriver), 支援多平臺、多語言、多款瀏覽器(通過各種瀏覽器的驅動來驅動瀏覽器),提供了功能豐富的API介面。而隨著前端技術的發展,Selenium 2.0 逐漸呈現出環境安裝複雜、API 呼叫不友好、效能不高等缺點。新一代的自動化測試工具 —— Puppeteer ,相較於 Selenium WebDriver 環境安裝更簡單、效能更好、效率更高、在瀏覽器執行 Javascript 的 API 更簡單,它還提供了網路攔截等功能。

Puppeteer 是一個 Node 庫,它提供了一套高階 API ,通過 Devtools 協議控制 ChromiumChrome 瀏覽器。Puppeteer 預設以 Headless 模式執行,但是可以通過修改配置檔案執行“有頭”模式。

官方描述的功能:

  • 生成頁面 PDF;
  • 抓取 SPA(單頁應用)並生成預渲染內容(即“ SSR ”,伺服器端渲染);
  • 自動提交表單,進行 UI 測試,鍵盤輸入等;
  • 建立一個時時更新的自動化測試環境,使用 JavaScript 和最新的瀏覽器功能直接在最新版本的 Chrome 中執行測試;
  • 捕獲網站的 Timeline Trace,用來幫助分析效能問題;
  • 測試瀏覽器擴充套件。

Puppeteer 提供了一種啟動 Chromium 例項的方法。 當 Puppeteer 連線到一個 Chromium 例項的時候會通過 puppeteer.launch 或 puppeteer.connect 建立一個 Browser 物件,在通過 Browser 建立一個 Page 例項,導航到一個 Url ,然後儲存截圖。一個 Browser 例項可以有多個 Page 例項。 下面就是使用 Puppeteer 進行自動化的一個典型示例:

const puppeteer = require('puppeteer');
puppeteer.launch().then(async browser => {
  const page = await browser.newPage();
  await page.goto('https://example.com');
  await page.screenshot({path: 'screenshot.png'});
  await browser.close();
});

綜上所述,我們選擇基於 Puppeteer 來開發京喜首頁容災演習的自動化測試工具,通過 Puppeteer 提供的一系列 API ,實現訪問目標頁面、模擬異常場景、生成截圖的過程自動化。最後再通過人工比對截圖,判斷頁面降級處理是否符合預期、使用者體驗是否友好。

實現方案

我們將容災演習過程分為自動化流程和人工操作兩部分。

自動化流程:

  1. 模擬使用者訪問頁面操作;
  2. 攔截網路請求,修改介面返回資料,模擬異常場景(介面返回 500、異常資料等);
  3. 生成截圖。

人工操作:

自動化指令碼執行完畢後,人工比對各個場景的截圖,判斷是否符合預期。

方案流程圖:
方案流程圖

開發實錄

安裝 Puppeteer ,你可能會遇到的那些事

通過 npm init 初始化專案後, 就可以安裝 Puppeteer 依賴了:

npm i puppeteer :在安裝時自動下載最新版本 Chromium。

或者

npm i puppeteer-core :在安裝時不會自動下載 Chromium。(不能生成截圖)

另外,在安裝過程中可能會因為下載 Chromium 導致報錯,官網建議是先通過 npm i --save puppeteer --ignore-scripts 阻止下載 Chromium, 然後再手動下載 Chromium

手動下載後,需要配置指定路徑,修改 index.js 檔案

const puppeteer = require('puppeteer');
(async () => {
      const browser = await puppeteer.launch({
        // 執行 Chromium 或 Chrome 可執行檔案的路徑(相對路徑)
        executablePath: './chrome-mac/Chromium.app/Contents/MacOS/Chromium', 
        headless: false
      });
      const page = await browser.newPage();
      await page.goto('https://example.com');
      await page.screenshot({path: 'screenshot.png'});
      browser.close();
})();

快速建立測試用例

為了提高測試指令碼的可維護性、擴充套件性,我們將測試用例的資訊都配置到 JSON 檔案中,這樣編寫測試指令碼的時候,我們只需關注測試流程的實現。

測試用例 JSON 資料配置包括公用資料(global)私有資料

公用資料(global):各測試用例都需要用到的資料,如:模擬訪問的目標頁面地址、名字、描述、裝置型別等。

私有資料: 各測試用例特定的資料,如測試模組資訊、API 地址、測試場景、預期結果、截圖名字等資料。

{
  "global": {
    "url": "https://wqs.jd.com/xxx/index.shtml",
    "pageName": "index",
    "pageDesc": "首頁",
    "device": "iPhone 7"
  },
  "homePageApi": {
    "id": 1,
    "module": "home_page_api",
    "moduleDesc": "首頁主介面",
    "api": "https://wqcoss.jd.com/xxx",
    "operation": "模擬響應碼 500",
    "expectRules": [
      "1. 顯示異常資訊、重新整理按鈕",
      "2. 點選重新整理按鈕,顯示異常資訊",
      "3. 恢復網路,點選重新整理按鈕,顯示正常資料"
    ],
    "screenshot": [
      {
        "name": "normal",
        "desc": "正常場景"
      },
      {
        "name": "500_cache",
        "desc": "有快取-返回500"
      },
      {
        "name": "500_no_cache",
        "desc": "無快取-返回500"
      },
      {
        "name": "500_no_cache_reload",
        "desc": "無快取-返回500-點選重新整理按鈕"
      },
      {
        "name": "500_no_cache_recover",
        "desc": "無快取-返回500-恢復網路"
      }
    ]
  },
  …
}

編寫測試指令碼

我們以京喜首頁主介面的測試用例為例子,通過模介面返回 500 響應碼的異常場景,驗證主介面的異常處理機制是否完善、使用者體驗是否友好。

預期效果:

  • 有快取情況下,顯示快取資料
  • 無快取情況下顯示異常資訊、重新整理按鈕
  • 點選重新整理按鈕,顯示異常資訊
  • 恢復網路,點選重新整理按鈕,顯示正常資料

測試流程:

方案流程圖

場景實現:

根據測試流程以及配置的測試用例資訊,編寫測試指令碼,實現測試用例場景:

  1. 訪問頁面
await page.goto(url)
  1. 生成截圖
 await page.screenshot({
      path: './screenshot/index_home_page_500.png'
 })
  1. 攔截介面請求
async test () => {
  ... // 建立 Page 例項,訪問首頁
  await page.setRequestInterception(true) // 設定攔截請求
  page.on("request", interceptionEvent)   // 監聽請求事件,當請求發起後頁面會觸發這個事件
  ... // 重新整理頁面,觸發請求攔截,生成測試場景截圖
}

若測試用例需要攔截不同的請求,或是模擬多種場景,則需要設定多個請求監聽事件。且一個事件執行結束後,必須要移除事件監聽,才能繼續下一個事件監聽。

新增事件監聽:page.on("request", eventFunction)

移除事件監聽:page.off("request", eventFunction)

    // 設定攔截請求
    await page.setRequestInterception(true)
    const iconInterception1 = requestInterception(api, "body")
    // 新增事件 1 監聽
    page.on("request", iconInterception1)
    await page.goto(url)
    await page.screenshot({
      path: './screenshot/1.png'
    })
    // 移除事件 1 監聽 
    page.off("request", iconInterception1)
    const iconInterception2 = requestInterception(api, "body", )
    // 新增事件 2 監聽
    page.on("request", iconInterception2)
    await page.goto(url)
    await page.screenshot({
      path: './screenshot/2.png'
    })
    // 移除事件 2 監聽
    page.off("request", iconInterception2)
  1. 模擬異常資料場景,生成 mock 資料。
function requestInterception (api, setProps, setValue) {
  let mockData
  switch (setProps) {
    case "status":      // 修改返回狀態碼
      mockData = {
        status: setValue
      }
      break
    case "contentType": // 修改返回內容型別
      mockData = {
        contentType: setValue
      }
      break
    case "body":        // 修改返回資料
      mockData = {
        contentType: getMockResponse(setValue)
      }
      break
    default:
      break
  }
  return async req => {
   // 如果是需要攔截的 API,則通過 req.respond(mockData) 修改返回資料,否則 continue 繼續請求別的
    if (req.url().includes(api)) { // 攔截 API
      req.respond(mockData) // 修改返回資料
      return false  // 處理完了某個請求必須退出,不再執行 continue
    }
    req.continue()
}

模擬介面返回 500:

  const interception500 = requestInterception(api, 'status', 500)
  page.on("request", interception500) // 當請求發起後頁面會觸發這個事件

模擬異常資料:

 const iconInterception = requestInterception(api, "body", { 
     "data": {
       "modules": [{
          "tpl": "3000",
          "content": []
        }]
      }
 })
 page.on("request", iconInterception)
 

生成 mock 資料有兩種實現方案,可依據實際情況而定:

  • [ ] 直接通過修改介面真實返回的資料生成 mock 資料,需要先獲取介面實時返回資料
  • [x] 本地儲存一份完整的介面資料,通過修改本地儲存資料的方式生成 mock 資料(本文所述案例均基於此方案實現)

若選擇第一種方案,則需先攔截介面請求,通過 req.response() 獲取介面實時返回資料,根據測試場景修改實時返回資料作為 mock 資料。

由於京喜 H5 頁面介面返回是 JSONP 格式的資料,所以在模擬返回資料的時候,必須先擷取 JSONP 的 callback 資訊,與模擬資料拼接後再返回;

 function requestInterception (api, setProps, setValue) {
    let mockData
    switch (setProps) {
      case "status":
        mockData = {
          status: setValue
        }
        break
      case "contentType":
        mockData = {
          contentType: setValue
        }
        break
      default:
        break
    }
    return async req => {
      if (req.url().includes(api)) {
        if (setProps === "body") {
          const callback = getUrlParam("callback", req.url())  // 獲取 callback 資訊
          const localData = getLocalMockResponse(api)  // 匹配 API ,獲取本地儲存資料
          mockData = {
            body: getResponseMockLocalData(localData, setValue, callback, api) // 生成 mock 資料
          }
        }
        req.respond(mockData)  // 設定返回資料
        return false
      }
      req.continue()
    }
  }
  1. 清除快取
page.evaluate(() => {
    try {
      localStorage.clear()
      sessionStorage.clear()
    } catch (e) {
      console.log(e)
    }
})
  1. 點選重新整理按鈕
await page.waitFor(".page-error__refresh-btn") // 可以傳 CSS 選擇器,也可以傳時間(單位毫秒)
await page.click(".page-error__refresh-btn")

在模擬點選重新整理按鈕之前,需等待按鈕渲染完成,再觸發按鈕點選。(防止重新整理頁面後,DOM 還未渲染完成的情況下,因找不到 DOM 導致報錯)

  1. 取消攔截,恢復網路
await page.setRequestInterception(false)

執行指令碼及除錯

由於第一階段的測試工具尚未平臺化,自動化測試流程先通過在終端輸入命令列,執行指令碼的方式啟動。

在專案的 package.json 檔案中,使用 scripts 欄位定義指令碼命令:

 "scripts": {
    "test:real": "node ./pages/index/index.js",
    "test:mock": "node ./pages/index-mock/index.js"
  },

執行:

在終端切入到專案根目錄路徑,輸入以下命令列,就可以啟動測試工具,執行測試指令碼。

- npm run test:real                     // 介面真實返回的資料測試
- npm run test:mock                     // 使用本地 mock 資料測試

除錯:

開啟除錯模式之前,需要先了解 Headless Chrome

Headless Chrome ,無頭模式,瀏覽器的無介面形態,可以在不開啟瀏覽器的前提下,在命令列中執行測試指令碼,能夠完全像真實瀏覽器一樣完成使用者所有操作,不用擔心執行測試指令碼時瀏覽器受到外界的干擾,也不需要藉助任何顯示裝置,使自動化測試更穩定。

Puppeteer 預設以無頭模式執行。

那麼要開啟除錯模式,就必須取消無頭模式,在開啟瀏覽器的場景下,進行自動化測試。因此,在命令列指令碼中增加了“取消無頭模式”和“開啟開發者工具”的引數,測試指令碼通過獲取到的引數,決定是否開啟除錯模式。

const headless = process.argv[2] !== 'head'  // 獲取是否開啟無頭模式引數
const devtools = process.argv[3] === 'dev'   // 獲取是否開啟開發者工具引數
const browser = await puppeteer.launch({
      executablePath: browserPath,
      headless,
      devtools
    })

在終端切入到專案根目錄路徑,輸入以下命令列,就可以開啟除錯模式,執行測試指令碼。

- npm run test:mock head            // 開啟 Chromium 視窗
- npm run test:mock head dev        // 開啟 Chromium 視窗 和 開發者工具視窗
  • head 引數:取消無頭模式,開啟 Chromium 視窗執行指令碼;
  • head dev 引數:在開啟 Chromium 視窗執行指令碼,並開啟 Devtools 視窗,開啟除錯模式。

測試結果

人工比對截圖結果:
測試結果圖

執行指令碼示例:

方案流程圖

更多測試場景實現

1. 擷取從頁面頂部到指定 DOM 之間的區域(內容可能超出一屏的長圖)

Puppeteer 提供了四種截圖方式:

(1)擷取一屏內容(預設普通截圖);
(2)擷取指定 DOM;
(3)擷取全屏;
(4)指定裁剪區域,可設定 x、y、width、height。 x, y 是相對頁面左上角。但只能擷取一屏的內容,超出一屏不展示。

基於第四種方法進行改造:

  1. 通過原生 JavaScript 的 getBoundingClientRect() 方法獲取到指定 DOM 的 x,y 座標值;
  2. 通過 page.setViewport() 重置視口的高度;
  3. 呼叫截圖 API 生成截圖。
async function screenshotToElement (page, selector, path) {
    try {
      await page.waitForSelector(selector)
      let clip = await page.evaluate(selector => {
        const element = document.querySelector(selector)
        let { x, y, width, height } = element.getBoundingClientRect()
        return {
          x: 0,
          y: 0,
          width,
          height: M(y),  
        }
      }, selector)
      await page.setViewport(clip)
      await page.screenshot({
        path: path,
        clip: clip
      })
    } catch (e) {
      console.log(e)
    }
  }
  • height: y :截到指定 DOM 的頂部,不包含該 DOM;
  • height: y + height : 截到指定 DOM 的底部,包含該 DOM;
  • 原生 Javascript 的 getBoundingClientRect() 方法獲取 DOM 元素定位和寬高值可能是小數,而 Puppeteer 的 setViewport() 設定視口方法不支援小數,所以需要對獲取到的 DOM 元素定位資訊取整。

2. 模擬不同渠道,如:手Q場景:

// 設定 UA 
await page.setUserAgent("Mozilla/5.0 (iPhone; CPU iPhone OS 10_2_1 like Mac OS X) AppleWebKit/602.4.6 (KHTML, like Gecko) Mobile/14D27 QQ/6.7.1.416 V1_IPH_SQ_6.7.1_1_APP_A Pixel/750 Core/UIWebView NetType/4G QBWebViewType/1")

3. 滾動頁面

 await page.evaluate((top) => {
    window.scrollTo(0, top)
 }, top)

page.evaluate(pageFunction, …args):在當前頁面例項上下文中執行 JavaScript 程式碼

4. 監聽頁面崩潰事件

// 當頁面崩潰時觸發
page.on('error', (e) => {
    console.log(e)
})

結語

第一階段的 H5 自動化之路告一段落,容災演習已實現了半自動化,可通過在終端執行測試指令碼,模擬異常場景自動生成截圖,再配合人工比對截圖操作,判斷演習結果是否符合預期。目前已投入到每個月的容災演習中使用。

隨著京喜業務的迭代,頁面也將更新改版,因此測用例也需要持續維護和更新。後續將持續優化自動化工具,共享測試指令碼、在生成截圖的基礎上自動比對測試結果是否符合預期、資料入庫、將測試結果轉化成文件,自動傳送郵件等等。基於容災演習的自動化測試,還可擴充套件廣告位的監測,資料上報監自動化測試……

對於京喜首頁自動化測試之路,遠沒有結束,還有很多可以優化和擴充套件的地方,接下來分階段持續優化自動化測試工具,敬請期待!

相關連結

Puppeteer


歡迎關注凹凸實驗室部落格:aotu.io

或者關注凹凸實驗室公眾號(AOTULabs),不定時推送文章:

歡迎關注凹凸實驗室公眾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