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web.database(
2 dbn="mysql",
3 host="localhost",
4 port=3306,
5 user="root",
6 pw="xxxxxx",
7 db="m",
8 charset="utf8"
9 )#連線資料庫
10 12 def GET(self):
13 data=db.query("select * from movie where id limit 15")
14 print data
#在連線資料庫過程中,不知道怎麼連線資料庫以及資料庫的利用,下面,我將講一下各命令所代表的含義,方便大家理解。
① 資料庫的連線語句,
a) db=web.database( dbn(資料庫型別:例如sql,mysql等),host(連線方式是本地連線的話是localhost,否則為遠端地址),port(資料庫埠,具體詳解看附錄(1)),user(資料庫的使用者名稱初始值為root),pw(有使用者名稱就有相對應的密碼,使用者名稱和密碼是遠端資料庫的基本安全服務,能夠對遠端連線進行身份驗證),db(資料庫名稱,一個使用者可以有多個資料庫,用db來區分,)charset(編碼語言,在建立和連線過程中,要注意的一點是保證資料庫資料型別相同,且charset輸入正確))
② 資料庫的查詢語句
a) Data=db.query(“select * from movie where id limit 15”)
Select(查詢)*(所有的內容)form(從)movie(表的名稱附錄(2))
Where(根據什麼來查詢,此處為id主鍵)limit(限制,一次查幾個)
附錄(1):在網路技術中,埠(Port)有好幾種意思。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的埠指的是連線其他網路裝置的介面,如RJ-45埠、Serial埠等。我們 這裡所指的埠不是指物理意義上的埠,而是特指TCP/IP協議中的埠,是邏 輯意義上的埠。
那麼TCP/IP協議中的埠指的是什麼呢?如果把IP地址比作一間房子 ,埠就是出入這間房子的門。真正的房子只有幾個門,但是一個IP地址的埠 可以有65536(即:256×256)個之多!埠是通過埠號來標記的,埠號只有整數,範圍是從0 到65535(256×256)。
在Internet上,各主機間通過TCP/TP協議傳送和接收資料包,各個資料包根據其目的主機的ip地址來進行網際網路絡中的路由選擇。可見,把資料包順利的傳送到目的主機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出在哪裡呢?我們知道大多數作業系統都支援多程式(程式)同時執行,那麼目的主機應該把接收到的資料包傳送給眾多同時執行的程式中的哪一個呢?顯然這個問題有待解決,埠機制便由此被引入進來。
本地作業系統會給那些有需求的程式分配協議埠(protocal port,即我們常說的埠),每個協議埠由一個正整數標識,如:80,139,445,等等。當目的主機接收到資料包後,將根據報文首部的目的埠號,把資料傳送到相應埠,而與此埠相對應的那個程式將會領取資料並等待下一組資料的到來。說到這裡,埠的概念似乎仍然抽象,那麼繼續跟我來,別走開。
埠其實就是隊,作業系統為各個程式分配了不同的隊,資料包按照目的埠被推入相應的隊中,等待被程式取用,在極特殊的情況下,這個隊也是有可能溢位的,不過作業系統允許各程式指定和調整自己的隊的大小。
不光接受資料包的程式需要開啟它自己的埠,傳送資料包的程式也需要開啟埠,這樣,資料包中將會標識有源埠,以便接受方能順利的回傳資料包到這個埠。
原文連結: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432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