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視命令
在烏班圖系統下輸入ls -l
可以檢視我們視窗中各個的檔案種類
我們可以看到各個字首即是我們的檔案種類
二、檔案型別說明
-rw-r--r-- 1 gec gec 345 Sep 12:38 a.zip //-(regular) 普通檔案
drwxr-xr-x 2 gec gec 1024 Sep 12:38 dir/ //d(directory) 目錄檔案
prw-r--r-- 1 gec gec 0 Sep 12:38 pipe //p(pipe) 管道檔案
srw-r--r-- 1 gec gec 0 Sep 12:38 socket //s(socket) 套接字檔案
lrw-r--r-- 1 gec gec 4 Sep 12:38 link -> a.zip //l(link) 連結檔案
crw-r--r-- 1 gec gec 1, 3 Sep 12:38 character //c(character) 字元裝置檔案
brw-r--r-- 1 gec gec 5, 1 Sep 12:38 block //b(block) 塊裝置檔案
1)普通檔案 :存在於外部儲存器中,用於儲存普通資料。
2)目錄檔案 :用於存放目錄項,是檔案系統管理的重要檔案型別。
3)管道檔案 :一種用於程序間通訊的特殊檔案,也稱為命名管道FIFO。
4)套接字檔案 :一種用於網路間通訊的特殊檔案。
5)連結檔案 :用於間接訪問另外一個目標檔案,相當於windows快捷方式。
6)字元裝置檔案 :字元裝置在應用層的訪問介面。
7)塊裝置檔案 :塊裝置在應用層的訪問介面。
三、檔案許可權說明
許可權是可以透過命令修改的,如果想修改檔案的許可權可以使用chmod命令:
chmod rw-r--r-- example.txt
四、Linux系統目錄和資料夾的區別
檔案:
檔案的 inode 儲存了指向檔案內容所在的資料塊的指標,檔案的內容就儲存在這些資料塊中。檔案的 inode 還儲存了檔案的各種屬性,如檔案大小、建立時間、所有者等資訊。
目錄:
目錄的 inode 不是直接指向資料內容,而是指向一種特殊的資料結構,我們通常稱之為目錄項(Directory Entries)。每一個目錄項包括兩部分,一是檔名,二是指向該檔案(或子目錄)的 inode 的指標。所以,目錄實際上是一個特殊的檔案,它的內容是一種對映關係,即檔名到 inode 的對映。因此,目錄可以包含其他檔案或目錄,這就構成了我們常見的檔案系統的樹狀結構。
原文連結:https://blog.csdn.net/qq_21438461/article/details/131111069
在 Linux 和其他類 Unix 檔案系統中,檔案和目錄本質上都是由 inode 和資料塊組成的;
inode 簡介
//inode,全稱索引節點(Index Node),是 Unix 型別檔案系統中用於表示檔案系統物件(如檔案和目錄)後設資料的核心元件。
inode 的建立與儲存
//在檔案系統初始化(如格式化)時,inode 會被建立並儲存在磁碟上的特定區域。
//每個 inode 都有唯一的編號,用於系統識別檔案。
inode 包含的資訊
//檔案型別:如普通檔案、目錄、裝置等。
//檔案許可權和所有者:包括讀、寫、執行許可權,以及使用者 ID 和組 ID。
//時間戳:包括檔案建立時間、最後訪問時間和最後修改時間。
//檔案大小。
//資料塊指標:指向檔案資料塊的指標。
inode 與檔名的關係
//inode 不直接儲存檔名。
//檔名實際上儲存在目錄的資料塊中,每個目錄項是一個檔名和 inode 號的對映。
使用者如何訪問檔案
//使用者透過檔名訪問檔案。
//系統透過檔名找到對應的目錄項,進而找到 inode。
//透過 inode 找到檔案的資料塊,完成檔案訪問。
inode 的數量限制
//inode 的數量在檔案系統初始化時確定。
//如果所有 inode 都已使用,即使磁碟還有剩餘空間,也無法再建立新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