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寫Android網路框架之基本架構

weixin_33860722發表於2016-03-17

原文地址:http://www.devtf.cn/?p=662

前言

在開發過程中,網路是我們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就以網路框架或者說網路模組開始。在這個框架開發過程中,我會整理開發思路、以及遇到一些設計問題時會有怎麼樣的考慮、解決方案,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大家也可以有自己的實現。除了網路框架,後續的系列還想更新ImageLoader框架、ORM框架,如果有時間也會增加動畫框架和微博開發的系列文章。當然這些框架只是一些簡單的框架基礎,本人水平、時間有限,而且已經有現成、成熟的很多框架,我們在這裡只是以重複造輪子的態度去學習輪子構建過程,從而達到能夠造輪子的地步。至於很多細節的問題,我們這裡就不過多討論了,如果有興趣,各位可以自行研究。

最後,我們暫且把這個框架命名為SimpleNet,下面我們一起進入主題吧。

基本結構

675733-cc80d3182bd49b7a
(圖1) SimpleNet的基本結構

SimpleNet框架的基本結構類似於Volley,包括一些命名上也有跟Volley一致。它主要分為四個部分,最上面的部分為Request,即各種請求型別。例如返回的資料型別為json的對應為JsonRequest,返回資料字串的為StringRequest,如果需要上傳檔案,那麼你需要使用MultipartRequest,該請求只支援小檔案的上傳,如果上傳的檔案過大則會產生OOM。

第二部分為訊息佇列,訊息佇列維護了提交給網路框架的請求列表,並且根據相應的規則進行排序。預設情況下更具優先順序和進入佇列的順序來執行,該佇列使用的是執行緒安全的PriorityBlockingQueue,因為我們的佇列會被併發的訪問,因此需要保證訪問的原子性。

第三部分是Executor,也就是網路的執行者。該Executor繼承自Thread,在run方法中迴圈訪問第二部分的請求佇列,請求完成之後將結果投遞給UI執行緒。為了更好的控制請求佇列,例如請求排序、取消等操作,這裡我們並沒有使用執行緒池來操作,而是自行管理佇列和Thread的形式,這樣整個結構也變得更為靈活。

第四部分則是Response投遞類,在第三部分的Executor中執行網路請求,Executor是Thread,但是我們並不能在主執行緒中更新UI,因此我們使用ResponseDelivery來封裝Response的投遞,保證Response執行在UI執行緒。每個部分職責都相對單一,這樣便於日後的升級和維護。

框架分析

圖1中看起來有點像是分層架構,其實不是,這個圖更多的是表達了它的邏輯順序,而不是結構。而在我們的應用開發中,分層架構是一個重要的手段,如圖2所示。

675733-343ba21b65292148
圖2

但在開發過程中,我們往往會把UI和業務層耦合起來,因為它們的關係太密切了,分解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高手能夠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而分解就是簡單化的重要手段,分解這個過程在開發過程中我們成為重構。

那麼我們就引入了一個分層概念,為了便於理解你也可以按照如圖1的結構來加深理解。那麼分層有什麼優缺點呢?

優點:

  1. 複雜問題分解簡單化,每一層負責自己的實現,並向外提供服務;
  2. 職責分離,複雜的系統都有很多人員進行開發,這些功能開發的管理和整合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分層設計實現之後,每層只需定義好自己的對外介面,其他依賴層服務的就可以進行開發;
  3. 每一層對其他層都是獨立的,對外隱藏實現細節,上層無需知道下層的細節,只需呼叫介面即可;
  4. 有利於標準化。

缺點:

  1. 分層之後對於領域業務的修改有可能需要修改很多層;
  2. 過多的層次影響效能。

如上所說,我們的SimpleNet並不是分層的,而是簡單的模組化,但是理論基礎都是類似的,依賴於抽象而不依賴於實現、單一職責……這裡引入分層的概念,這是便於理解,同時也是希望大家在開發過程中能夠儘量保證模組的內聚性、耦合性。

再看SimpleNet,Request是一個抽象的泛型類,泛型型別就是返回的Response型別,例如StringRequest就是繼承自Request。第二部分的RequestQueue依賴於Request,Request是抽象的,因此任何Request的子類都可以傳遞到請求佇列中來,它依賴的是抽象Request,而不是具體的某個實現,因此保證了可擴充套件性。你可以自己實現自己所需的Request,例如大檔案的上傳Request。同理,第三部分的NetworkExecutor也只是依賴於Request抽象,但這裡又引入了一個型別HttpStack,這個網路請求的真正執行者,有HttpClientStack和HttpUrlConnStack,兩者分別為Apache的HttpClient和java的HttpURLConnection,關於這兩者的區別請參考:Android訪問網路,使用HttpURLConnection還是HttpClient?

HttpStack也是一個抽象,具體使用HttpClient還是HttpURLConnection則由執行系統版本來定,HttpStackFactory會根據系統版本給框架返回對應的HttpStack。最後的ResponseDelivery比較簡單了,只是通過Handler將結果投遞給UI執行緒執行,也就是執行RequestListener的onComplete方法,此時網路執行完成,使用者即可在該方法中更新UI或者相關的其他的操作。

下面我們再看看SimpleNet的工程結構,如圖3所示。

675733-41c4f0998efef0a4
圖3

這就是SimpleNet框架的基本結構了,如果期待下一篇部落格的更新。

SimpleNet網路框架github地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