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裝

王大熊發表於2019-01-16

我們成年之後學會的最糟糕的習慣,是「自欺欺人」。並且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祛除,通常需要藉助外力的刺激才有可能改變。然而更可怕的是,它往往隱藏在潛意識中,我們自己無法輕易察覺。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樣,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人:

他們習慣把「我知道」掛在嘴邊,不管是接受任務還是討論某個話題,這些人喜歡中途打斷談話,用保證的語氣證明自己全都知道,一切深了於心(哪怕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否理解清楚)。

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帶著這種心態生活,認為自己「比別人更聰明」,自我感覺良好。以至於他們的父母在虛榮心的驅動下,竟然也對老師口中 「你們的小孩很聰明,就是不夠努力」 這樣的評價很受用。

可問題是,真的有人天生比別人聰明一大截嗎?確實是有,但這樣的人沒有你想象的多。

  • 全美普遍的IQ測試中,68%的測試者IQ值在85-115之間;95%的測試者IQ值在70-130之間;
  • 儘管很難全部統計,但有相當比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IQ超過160,而在許多頂尖高校中,獲得物理和數學博士學位的人,IQ高至145的也大有人在。

這意味著,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如果沒有在30歲之前拿到PhD學位,這輩子也就不太可能再走學術路線拿教職,更別說做出什麼卓越的學術研究,拿到諾貝爾獎或其他頂尖學術獎項。

從這個角度看,除非後天能力發現,在牛逼的科研道路上一路狂奔,否則我們普通人之間談論誰更「聰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你我都不過是在IQ100的置信區間內做隨機運動罷了。

個體間的差異確實是存在的

  • 網際網路上只有1%(Internet culture)的使用者在產生新內容,99%的使用者都只是在瀏覽;

  • Bitcoin Core的程式碼倉庫,Wladimir J.的提交次數相當於第20名到XXX名的總和;

  • 在英語單詞中,只有極少數的詞被經常使用,而絕大多數詞很少被使用。經過人類語言文明千萬年演變,我們傾向於使用較少的詞彙表達儘可能多的語義,這也符合最小努力原則

這個世界是冪率分佈的,水變成冰的臨界狀態、城市人口、投資回報等現象都遵循冪次法則。在《從0到1》裡,Peter Thiel根據自身經驗更是揭示了一個事實:

風險投資的回報並不遵循正態分佈,而是遵循冪次法則,一小部分公司完勝其他所有公司。

所以儘管我們主觀上認為自己獨一無二,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特別。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落在「居中」的位置,不上不下。

因此除非你已經處在金字塔的頂端,否則任何形式的裝,其實都是沒意義的。

但是差距是可以縮小,甚至超越的

在我過往的面試經歷中,有一次被問到作用域鏈(scope chain)中的一個細節。我實在想不起來,悻悻的如實回答面試官,不知道細節,但大概知道做什麼用,工作中一般可以Google到。面試官聽後選擇略過這個問題。

後來被公司錄取,我在私下場合和當時的面試官(現為同事)討論起面試,哪知對方很不以為然:

我每天面試這麼多人,有時間成本,不可能考察的太細。只要基本功過得去,自己也天天查Google的知識就別再苛求別人了。

於是,我意識到「我們其實不知道某些事」是再普遍不過的真理,每個人都有知識的盲區。探索盲區的唯一方式就是不要略過,而是老實承認,然後繼續學習。

「裝」還體現在很多方面:

  • 刷爆信用卡買自己根本消費不起的奢侈品;
  • 看到別人造的輪子覺得不入流,自己卻從未給開源專案提過PR;
  • 用嘴說代替行動,理由永遠是:「如果我花時間一定比他做得好,我只是比較懶罷了」;
  • 一直在抱怨,從未想改變,過不上想要的生活一定是因為環境差;
  • ...

按佛洛依德的理論,「裝」是置換了超我和本我,而自我不復存在。

人的天性懶惰,思考因為費腦,本質上是反人性的,所以我們更傾向於給事物貼標籤,用對事實的歸納來代替對事實的解釋,就因為這樣可以偷懶。另外一層原因,是我們 「不願意放下自己寶貴的自尊心」,覺得承認自己不知道是很丟臉的事情,這就拒絕了進一步學習的可能。以上兩點,就是掩耳盜鈴,也叫自欺欺人。

要進化先認慫。

認慫的痛苦在於喪失了對自己的「認可」 —— 我認為只是一種驅使自己尋找效果短暫的麻醉劑。

然而,如果你不把這些弱者自我安慰的奇葩邏輯丟掉,就做不到面對自己的本心。

所以要真的認慫。自己錯了,就承認;自己不懂,就虛心向學。花時間去辯解沒有是,有這時間不如干點真正有用的事。

認慫不是認輸。

打王者榮耀,裡頭有一句“別浪,猥瑣發育”,什麼意思呢?先打野,打小兵,經濟先追上來再團,不要輕易和對方肝、送人頭。 適當不要臉一點,“猥瑣”一點,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量力而行,能幹就幹,幹不了就先撤,注重總體勝率而不是一時爽。

認清現實再出發

實際上,沒有這麼多人在意你的想法。

人類對自身價值的判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人對我們的看法。

阿蘭德波頓在《愛情筆記》中有過這樣的精妙比喻:“一個離群索居的人可以得到一切,但獨獨沒有個性,也就是說個性誕生在他人對自己的反應之中。我們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給自己定格,所以不同人會使我們獲得不同的自我感覺。這種自我可以比作是一隻變形蟲,它的外殼可以靈活伸縮,從而適應環境。”

所以,最根本的解決途徑就是認清現實。我在25歲時痛苦的認識到:

天賦比我高的人太多了,而我能拿的出手的只有勤奮。客觀的「做成一件事」,或者做到 精通 某個領域,付出的努力打不了半點折扣。

每次進步一點,每天比昨天更好,這種成長能看的到,握在手心。

祝你活的真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