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湯師爺~
今天聊聊商品概念模型設計。
優秀的商品概念模型應具備充分的靈活性和抽象性,以適應不同行業的需求變化,並在系統升級或業務調整時,能最小化重構的工作量。
商品模型是商品管理系統的核心,整體來看,可以劃分為三個關鍵部分:
- 基礎資料:用於定義和管理商品的基本要素,是商品的“後設資料”。包括但不限於品牌、類目、屬性庫、單位等關鍵資訊。透過標準化這些基礎資料,可以確保整個系統中商品資訊的一致性和標準化。
- 商品主檔資訊:這部分是商品的核心描述,包含關聯的基礎資料資訊,以及商品的一些描述資訊,例如名稱、副標題、圖片、編碼、條碼、商品描述、銷售配置、供應鏈配置、財務配置等。
- 渠道差異化資訊:在全渠道零售環境中,這部分非常重要,它可以針對不同渠道提供個性化配置,例如渠道特定的價格、銷售配置等。
基礎資料
接下來,我們將詳細介紹商品系統的基礎資料。它包括商品類目、屬性庫和多單位等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元素共同構建了商品的基本框架。
1、商品類目
商品類目是一種系統化的分類方法,用於組織和管理各種商品。它為商品提供了一個層次化的結構,使商品能夠被有效地歸類、檢索和管理。
商品類目通常採用樹狀結構,從頂層的大類逐步細分到具體的小類。每個層級都代表了商品的不同特徵或屬性。合理的類目管理能顯著提升商品管理效率:
- 對於消費者:類目導航最佳化了商品發現的路徑,讓使用者能快速找到目標商品。
- 對於商家:類目為商品提供了標準化的組織方式,幫助運營人員快速篩選、定位商品,支援庫存管理和銷售分析等操作。
商品類目通常分為前臺類目和後臺類目,以滿足消費者和商家的不同需求。
前臺類目面向消費者,最佳化了商品瀏覽和搜尋體驗。其核心特徵是靈活性,根據使用者購物習慣、促銷活動和市場趨勢動態調整。如圖所示。
透過這樣的調整,前臺類目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提升使用者購物體驗和轉化率。
後臺類目主要服務於商家,為商品管理和資料分析提供穩定的框架。與前臺類目的靈活性不同,後臺類目結構相對固定,變更頻率低。例如,按類目統計某一季度的商品銷售額;透過後臺類目篩選滯銷商品,制定清庫存策略。
2、屬性庫
屬性庫透過集中化管理,為商品搜尋、分類和分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時簡化了複雜商品屬性的維護流程。
商品屬性,又稱為產品屬性、商品引數,是產品本身固有的特徵。
不同行業的商品,差異非常大,有很多行業差異化屬性。根據使用目的、用途不同,演化出各式各樣的屬性,有的用於展示,有的用於分析,有的用於經營管控。下面根據商品屬性不同的分類法,逐一展開描述:
- 描述屬性:包括商品名稱、商品描述、規格、型號、產地、等級、生產廠商、商品圖片等。這些屬性主要用於向消費者展示商品的基本資訊。
- 統計屬性:品牌、類目、系列、款式、適用人群、適用年齡等。這類屬性為商品資料統計和分析提供依據,例如統計某品牌的月銷售額。
- 考核屬性:一般用於組織業績考核。例如,基於品牌、分類或系列統計的銷售額,用於評估部門或員工的業績。
- 物流屬性:長、寬、高、淨重、毛重、重量單位等。這些屬性影響配送成本和倉儲規劃。例如,大件商品需要特殊的倉儲和配送方案。
- 管控屬性:是否季節商品、是否有保險、是否支援配送、是否支援打折、是否保質期管控、是否串碼管理等。這類屬性為運營管控提供支援,例如控制保質期商品的銷售策略。
- 銷售渠道屬性:針對不同銷售渠道的特殊屬性。例如,美團、餓了麼平臺上商品的最小購買數量或平臺分類。
- 規格屬性:該屬性是組成SKU的特殊屬性,直接影響 SKU 的生成,例如衣服的顏色、尺寸等。這類屬性不僅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也直接關係到商家的庫存管理。
為了避免屬性重複建立,同時提高管理效率和資料一致性,通常會建立一個統一的屬性庫。
屬性庫的結構由三部分組成:屬性組、屬性項、屬性值。
- 屬性組:頂層分類,用於按屬性的共性特徵管理屬性。例如,手機的屬性組可包括“外觀屬性”(顏色、材質)和“效能屬性”(處理器、執行記憶體)。
- 屬性項:具體的屬性名,用於定義商品的某個特徵,例如顏色、尺碼、口味等。
- 屬性值:屬性的具體內容,例如“顏色”的值為紅色、綠色、藍色等。
3、多單位
在零售場景中,不同消費者對商品的計量需求千差萬別。例如,消費者希望按瓶購買飲料,而企業客戶則希望按整箱下單。多單位功能為這一需求提供了靈活解決方案。
這種靈活性體現在多個方面:
- 銷售多樣性:例如,一種飲料可以按瓶購買,也可以按整箱(含多瓶)購買。
- 庫存精確管理:商家可以同時跟蹤單品和批次單位的庫存,提高庫存管理的精確度。
- 定價策略最佳化:可以為不同單位設定不同價格,如單瓶價格和整箱優惠價,刺激消費。
- 物流效率提升:支援按不同單位發貨,最佳化倉儲和配送流程。
在實現層面,多單位功能需要以下概念模型支援:
- 單位:是商品的計量標準,如件、盒、瓶、公斤等。多單位功能則允許一個SKU支援多種計量方式。
- 單位轉換關係:為每種商品定義單位間的轉換關係(如1箱=12瓶),並在庫存管理、物流發貨中支援動態換算。
多單位功能不僅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購買需求,還為商家提供了更靈活的經營策略,同時簡化了庫存管理流程,提高了整體運營效率。
商品主檔資訊
在介紹完商品系統的基礎資料後,我們將深入探討商品主檔資訊。
1、商品
商品指商家在零售環境中提供的具體產品或服務,旨在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例如,在服裝行業,一件商品可能有多種顏色和尺碼的規格供消費者選擇;而在生鮮行業,商品可能按照重量或數量進行銷售。
商品的多樣性不僅體現在種類上,還體現在規格和屬性特徵上,這些共同構成了商品在零售系統中的完整定義。
2、SKU
SKU(Stock Keeping Unit)是庫存量單位,也稱為最小庫存單元,是庫存管理的基本單位。
SKU 明確定義了具體商品的規格屬性值。例如,"iPhone 16"這款商品的關鍵規格包括顏色(黑色、紅色、銀色、金色)和容量(128G、256G、512G),可以組合出 4×3=12 個 SKU。
之所以稱為"最小庫存單元",是因為 SKU 是庫存管理中的實際管理物件。每個 SKU 都有明確的規格、價格、庫存和條形碼,是不可再細分的管理單位。無論是商品的採購、入庫、銷售、出庫還是庫存檔點,系統跟蹤的物件都是 SKU。
3、商品型別
在新零售業務中,商品種類繁多,為了更高效地管理商品資料,需要將商品進行型別劃分。商品型別不僅影響庫存管理和交易方式,也直接決定消費者的購買體驗。
- 實物商品:以有形實體存在,不能透過網路來傳遞,必須依賴傳統的物流運輸系統來傳遞。例如,雞蛋、大米、手機等。
- 服務商品:能夠實現交易的無形商品,無需物流參與,就能完成交易,例如,話費充值、遊戲點券、線上課程等。
- 組合商品:組合商品是由多個單獨售賣的商品組成的捆綁銷售商品,例如:下午茶套餐(包含咖啡、蛋糕、小食)、七夕美妝組合(包含口紅、香水、護膚品)等。
- 多規格商品:多規格商品是由多個 SKU 組成的商品集合,消費者只能選擇其中一個 SKU。例如,以iphone16為例,關鍵規格有顏色(黑色、紅色、銀色、金色)、容量(128G、256G、512G),消費者選中了”黑色128G的iphone16“進行下單。
4、商品狀態
商品狀態是商品生命週期管理的核心,貫穿商品從建立到退市的全過程。在新零售系統中,商品狀態用於標識商品在業務流程中的具體階段,不同的狀態對應不同的管理和運營策略。
商品的生命週期狀態包括建檔、新品、正常、預淘汰、淘汰、清理、待歸檔等。
- 建檔:商品資訊初次錄入系統,完成基礎資料的建立,包括名稱、類目、品牌、規格和價格等。這一階段的商品尚未對外展示,僅供內部稽核和資訊完善,確保商品上線前具備完整的基礎資訊。
- 新品:商品稽核透過並正式上線,進入市場的初期階段。此時通常會透過新品標籤、首頁推薦等方式進行重點推廣,並配合首發折扣或贈品活動,吸引消費者關注。
- 正常:商品進入穩定銷售階段,成為商家常規運營的一部分。此狀態下的商品以正常定價銷售,同時可能參與常規促銷活動(如滿減、限時折扣),以維持銷量。
- 預淘汰:商品銷量下降或市場需求減弱,逐步退出核心銷售渠道。在此階段,商家減少庫存補貨,並透過特定促銷活動(如清倉折扣)加速庫存清理。
- 淘汰:商品已停止銷售,但庫存尚未完全清理完畢。此狀態的商品通常從前臺下架,僅透過特定渠道(如線下門店或促銷專區)進行有限銷售,直至庫存耗盡。
- 清理:商品進入最終清倉階段,徹底準備退市。商家集中處理剩餘庫存,透過降價促銷、庫存轉移或銷燬計劃等手段清空庫存,確保資源最佳化配置。
- 待歸檔:商品生命週期結束,進入歷史歸檔階段。在此狀態下,商品不可編輯或銷售,但其資料被保留,用於查詢和分析歷史銷售記錄,為業務決策提供資料支援。
渠道差異化資訊
在全渠道零售環境中,不同銷售渠道的使用者特徵和需求各異。商家需要透過渠道差異化策略,靈活調整商品展示、價格體系及運營方式,才能更高效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1、渠道級商品與 SKU 管理
為適應多渠道需求,新零售體系採用多層次的商品管理結構:
- 商品庫:作為企業商品資訊的主資料,集中儲存和管理所有商品資料,確保資訊的一致性。
- 渠道級商品:針對不同渠道(如微信商城、美團外賣、餓了麼外賣、抖音、小紅書等渠道)設定商品差異化資訊。
2、多維度商品價格策略
渠道差異化管理的核心在於靈活的定價策略,透過多維度的價格體系滿足不同場景需求:
- 指導價:廠商建議的零售價格,為商家提供定價參考。
- 渠道價格:根據渠道特性制定差異化定價,如外賣平臺因配送成本較高,售價通常高於線下門店。
- 日曆價格:針對不同時間段制定動態定價策略,例如早餐時段的特價優惠。
- 成本價:精確到 SKU 的單品成本,作為統計利潤的基礎依據。
3、渠道差異化的其他關鍵資訊
其他的一些渠道相關的差異化資訊:
- 渠道銷售狀態:控制商品的上下架狀態。例如,某商品可能僅在特定平臺渠道展示,而其他平臺隱藏。
- 配送方式:支援快遞、同城配送、自提等多種配送方式。例如,社群團購使用者更傾向於自提,而電商使用者更依賴快遞配送。
- 其他銷售設定:設定購買數量上限、銷售時段等規則。例如,透過限定銷售時段實現高峰期促銷,或設定單次購買數量上限避免庫存被搶購。
本文已收錄於,我的技術網站:tangshiye.cn 裡面有,演算法Leetcode詳解,面試八股文、BAT面試真題、簡歷模版、架構設計,等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