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資訊平臺篇】資訊變革時代,物流行業如何自處?

weixin_34050427發表於2017-10-18

物流資訊平臺就誕生在資訊變革的時代,全程參與了資訊變革的過程;所以,物流資訊平臺的發展歷史就代表了資訊變革的過程。

物流資訊平臺的歷史及現狀

物流資訊平臺的發展有些歷史;2000年上下,在全球網際網路第一撥發展高潮時,國內伴隨著四大入口網站的興起,物流行業出現了一些以配貨網站為代表的第一代物流資訊平臺,這在當年也曾是個新事物,有許多行業人士去嘗試使用,也曾是相對於線下停車場、資訊站找貨以外一種新鮮的找貨、找車方式,但彼時,電腦尚未普及,網路條件也不佳,人們的使用網路工具的意識也不強,所以,這一代物流資訊平臺發展得不太好,許多都死掉了;這一階段大約發展了近十年時間。

大概從2010年前後到2013年左右,一些物流園區自己動手或通過與軟體公司協作,開發出一些網站端的園區管理軟體,就包括物流交易版塊,因為依託於實體的物流園區,所以貨運交易資訊的真實性、時效性還不錯,釋出有貨找車、有車找貨,作為線上互動的補充。還有原來一批做GPS車載或基於運營商基站的定位的軟體服務商,長期服務於物流公司和車主,通過定位應用整合了大批車輛,向有車輛需求的貨主、物流公司提供一定的車輛供給資訊,這也是一種物流資訊平臺的模式。

2013年以後到如今,進入了物流資訊平臺高速蓬勃發展時期,各類物流資訊平臺層出不窮,數量很大,各種主體都介入了物流資訊平臺的開發,不僅有軟體公司,也有物流園區、第三方物流公司、做定位跟蹤的公司,正好這幾年資本市場熱錢多、很活躍,紛紛投資給各類物流資訊平臺;同時,這幾年,各種智慧手機普及率很高,網路設施也更成熟,費用降低,軟體技術也成熟,一時,市場上出現了眾多的物流APP、物流資訊平臺;當然,這幾年的發展,也是大起大落,三年前大量投資、產品滿天飛,一年前,許多消失、資金斷裂,如今,熱情復來……,這些“當代史”,有大量文章分析,在此不做詳細說明。

物流資訊平臺的困惑

應該說,各類物流資訊平臺的誕生,有物流企業積極求變的探索因素,也有其他人士看中這個市場從而進入淘金,或者有些人是想改革這個行業小散亂差的局面;不管是哪種型別,在物流資訊平臺發展的歷程中,物流資訊平臺都多多少少地面臨著一些困惑,這些困惑甚至至今還影響著人們;筆者試作一小結,他們是

l為什麼引不來貨主?

從過去物流資訊平臺的嘗試來看,大部分都從司機端入手,包括通過園區地推、安裝APP獎勵等手段來吸引司機,想通過司機端擁有的大量司機數反過來吸引貨主加入;還有一些變通方式,比如到市場中找握有一定貨源的資訊中介,刺激他們,將他們的貨源釋出到貨主端;或者,希望吸引物流公司將一定貨源釋出過來;但總體來說,很少有成功將一手貨主吸引到物流資訊平臺上來,將物流資訊平臺作為日常找車需求的主要釋出工具,為什麼吸引不來貨主?

l司機為什麼沒有粘性?

前兩年物流資訊平臺的玩法,還是PC端網際網路的玩法,想通過流量來撬動平臺的交易,所以,想盡一切辦法,送禮品、兌換積分甚至送現金,把需要的、不需要的司機拉到平臺上來;一時全國各大物流園區、停車場奔波著眾多的地推人員,他們披星戴月、風吹日曬,辛苦地組織司機掃碼安裝;免費又有禮品等好處,現場來幫你辦好,自然也吸引了一大批安裝的使用者;自己地推吸引司機安裝太辛苦、太漫長、收效也差,數字不好看,對投資人不好講,作為技術出身的資訊平臺,不缺乏技術高手,通過爬蟲技術,到兄弟資訊平臺上去抓取好了,不費什麼功夫,那資料可是飛竄;然後呢?司機原來該怎幹還是怎幹;他們可能不會用,可能用得不爽,找了一兩次貨,打過電話,說沒有貨、貨已發走了、或者那是半年前的資訊,每次查詢,翻個七八頁,也沒能聯絡到真實的貨源,於是,卸掉。何談粘性?

l我是做平臺還是做無車承運人?

許多做物流資訊平臺的企業,做著做著,就想,我能不能下場,做無車承運人?聽說國外的羅賓遜無車承運人挺火,幹這個模式投資人一定滿意;而且,在做車貨匹配平臺過程中,發現真TMD辛苦,做好產品不容易,做好了產品,又沒有流量,還要考慮拉流量,拉流量又費錢又費時間,出力不討好,短期內看不到成效;天使輪那哥們給的錢也快花完了;幹平臺的也太多了,也不乏融到更多錢的,還有人家也早了一兩年做,網際網路就講究個贏家統吃,NND車貨匹配資訊平臺不好乾,是否轉做無車承運人,起碼模式還比較清晰,國外都有人趟過了;要不要轉無車承運人?

l變現為何如此難?

做物流資訊平臺,這些技術員那個不是年薪幾十萬,前端、設計、後臺、美工、IOS的、安卓的、DBA,一套班子下來,總得十來個人才能開工,一年下來,這一塊費用就要三五百萬下去;還有運營的、地推的、客服的、人事行政、財務,做網際網路的,總得裝個B,總得到CBD租個兩百平的辦公室,這一年的租金得多少錢?即使是快速出品、快速迭代情況下,做個產品總得半年到一年;靠自有資金、天使輪的錢,亞歷山大啊;但這種車貨匹配平臺、簡單的資訊軟體服務,目前很少有變現途徑;即使有流量、有資料,但流量、資料的粘性怎麼樣?往哪裡變現?

l是做一個革命者還是做一個改良者?

是的,物流行業小散亂差,需要去改變,但你是一個合格的革命者嗎?做一個革命者,要有明確的綱領,能解決“被壓迫者”真正的痛點問題;正如毛澤東等是革命者,因為他們解決了“耕者有其田”、“工人階段是領導階級”這些問題,所以,得到擁護,革命歷經周折,最後成功了,那也是多少個“八年抗戰”;物流資訊平臺要做物流行業的革命者,有沒有找到正確的問題?革命者都是久經沙場、九死一生,不易;那麼,做一個改良者可好,將物流的線下業務線上化,增加透明度,提高效率,這個短期內可以玩得轉,但長期呢?情懷何以安放?

在資訊變革的時代,如何更好地發展?

物流資訊平臺們,在資訊變革的時代如何能更好地發展?現在大家都在做著嘗試,摸索著,有一些當下也發展得不錯,但不能說就是成功了;這些探索、嘗試是必需的。實踐者歷經艱難,現在都不能說怎樣做就是一條正確、可複製的路徑;作為觀察者,我們更不能妄下斷言,何是何非;基於觀察到的各類物流資訊平臺在發展中的困惑,筆者想談一談,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一些建議吧

l控車、控貨不重要,關鍵是要控質

前面分析到物流資訊平臺在實踐中,一直困惑於到底是控貨還是控車,也有行業資深人士說關鍵是控貨,因為現在車多貨少;但普遍的實踐是覺得控車也可行,因為車主好接觸些,從網際網路產品運營來看,獲客成本相對低,更容易;實際從理論上來說,控車、控貨皆可,正如習武,要有成就,練外門和練內功到極致,都可大成;控車成功了,可以通過車來撬動貨主方,當然,我所謂的成功不是那線上“死”的流量、司機數量,不控制司機資質、信用、能力、態度,司機數一百萬,也不能撬動貨主;同樣,控貨也是,你談的貨“死魚死蝦”一起放進去,不管這個貨源是否有效、是否真實,也不驗證,也不能做好貨源的檢索,以貨撬車也撬不動;控車或控貨,關鍵是要控質量,資訊的真實性、及時性、有效性、可檢索性、客服便捷性都是考慮的質量因素。

l平臺和無車承運人,你只能選一樣

2016年下半年開始,無車承運人很火,這是個好事,這是國家監管部門對行業現狀改善的探索;物流資訊平臺起步在先,也多多少少摸索了一些套路,模式也相對固定;平臺和無車承運人,兩者都有一個核心價值,對車的整合能力,控車的能力和車的資源狀況,這個車源怎麼用?是作為第三方運營單位,依託平臺的資源,作為承運方來做無車承運人?還是隻做“淘寶”,我只搭建平臺,買家、賣家自主交易,我提供增值服務:資質稽核、驗證、資訊系統支撐、金融支援、風險規避工具;我想,下場做運動員和站在全場做管理者只能選取一樣;否則,如何保證你的公允性?如何能一心二用?或者,剝離,分別經營。

l變現這事,早就應該想明白

物流資訊平臺最糟心的事就是變現,當然,對任何一個經營單位來說,變現、贏利模式是最重要的,不是嗎?企業就是開門掙錢,不贏利,不產生價值又有什麼用?我想,換作其它型別的企業,在開辦之前,一定會想明白、論證過或見識過贏利的模式;即使在大街上賣紅薯的老漢,轉過多次後,發現那條街就在地鐵附近,坐地鐵的年輕人多;年輕人又是忙的,早飯晚飯經常沒時間吃,上下班時,看到路上就有賣熱氣騰騰、香噴噴的紅薯,一定好賣,這就是賣紅薯老漢的市場調查,確定的商業模式和贏利模式;搞物流資訊平臺的,都是些精英人士,為何沒想明白變現模式?我想,估計也不是沒想過,而是不想想,也不容他想,因為這是網際網路經濟,網際網路經濟是什麼?免費,流量,然後自然就有變現的機會;但恐怕此時此景不太合適,那是PC時代的經營哲學,而且,現在是快經濟,投資人沒耐心等,市場沒耐心等,企業也沒耐心、沒資格等,所以,早點時不想,當週轉不下去,再著急著去想,著急著去營建,這可能就遲了。

是通過車後去變現,還是通過產業鏈的機會去變現,還是通過長尾去變現……,之前就要想明白,不要因為投資人的節奏、潮流的節奏攪亂了本該沉著的心。

l不要妄言改革

前幾年,有些物流資訊平臺的創始人,意氣風發,我估計是朋友喝酒吹牛時,或者就是造勢,有幾個媒體在旁邊時,就說要幹掉馬雲、幹掉菜島、幹掉園區、幹掉黃牛……事情還沒幹,就得罪了一批人;樹大招風,相對於四萬億的市場,投資人給你的幾百萬、幾千萬不頂事啊,別人就叮著你了;改革不容易啊,中國搞改革開放還是討論了多少年,也是一步步地先搞深圳特區,然後再開放其它沿海幾個城市,然後海南省,然後再搞自貿區,搞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看看國家,舉國之力,那財力是多雄厚,國土面積是那樣的大,但也是一步一步,小步試錯,總結經驗,然後才逐漸推廣,再覆盤……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我們搞物流資訊平臺的,也是個改革,可能也是需要小步試錯,不要一開始就革行業的命,一開始就貨發全國,一開始就整合全國所有的貨車……,是不是可以慢一點?是不是可以如首富王健林一樣,先定一個億的小目標:先就做上海市出發到北京、天津、河北的車貨匹配,先做出些名氣,總結一些經驗;然後我們再做到山東的,到東北的……或者,我們能不能就做集裝箱的資訊匹配,就做服裝行業的資訊匹配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可喜的是,近兩年,有許多物流資訊平臺放慢了腳步,進行了業務聚焦,或專注於甩掛,或專注於長三角的業務,或專注於冷鏈,或專注於商超配送……

總結

物流資訊平臺,是資訊變革時代的產物,變革精神和先天稟賦是好的;願與不願,都要和這個時代一起前進,需要經歷更直接、更激烈的變革;我們希望,大家能看清行業本質,看清趨勢,制定切實可行的策略,不迷失於外界的喧譁;從小處著手,穩打穩紮,注重積累。

不忘初衷,有所為,有所不為;做你那個領域的領頭羊!

lan��t�C;�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