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中國廣州源創會分享

Wentasy發表於2014-12-28

文/溫國兵

 

2014年12月27日,廣州,網易大廈。天微陰,雨滴漫天飛舞。

 

偶爾上開源中國網站瞎逛,得知27日在廣州有源創會。27日正好是週六,於是立馬報名,這種好機會不容錯過。

 

週六清晨,從睡夢中慢慢甦醒,睜開眼睛,望著天花板一個人發呆。朝窗外望去,淅淅瀝瀝的冬雨舞動著,整個世界籠罩在一片寂靜之中,只剩下輕繞的雨滴聲和不遠處小鳥的鳴叫聲。中午吃過飯,奔向網易大廈。網易大廈位於科韻路資訊港,我住的地方離目的地不遠,步行不久就可以到達。


 


走到網易大廈的樓下,瞻仰大樓,樓頂有網易Logo,赫然醒目。走進大廳,簽到,進會場。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會對於以下與會者是免費的:女士、積分50以上和開源軟體作者,正好我符合條件,以前在開源中國的付出總算沒有白費。此時離正式分享還有半個小時左右,靜坐,閱讀。近14點一刻,分享開始。回頭環繞四周,已是座無虛席。會場太小,還有很多與會者站在走廊,好一派熱鬧的景象。

 

此次大會共有四個主題,第一個是「NoSQL資料庫的事務機制實現」,第二個是「自動化運維的私人訂製」,第三個是「CoreOS – 探討支援OSv雲作業系統的可行性」,最後一個是「開源中國git系統遷移過程分享」

 

主持人沒有多話,三言兩語,便開始了今天的主題。做技術的人大抵如此,不多言。第一個主題是關於NoSQL的,分享嘉賓是王濤老師。想必讀者對王濤相當的陌生,這裡做個簡單的介紹。王濤老師,SequoiaDB(巨杉資料庫)CTO,曾在IBM多倫多實驗室工作八年,DB2領域專家。NoSQL是目前相當火爆的技術,對關係型資料庫有著相當大的衝擊。但NoSQL就是為高效的儲存大量資料而生,支援事務的NoSQL少之又少。如果要在不支援事務的NoSQL上支援事務,只有通過程式做控制。王濤老師從最基礎的事務講起,然後講到傳統關係型資料庫、NoSQL、NewSQL以及未來的資料庫趨勢,接著講到SequoiaDB為什麼要支援事務,以及具體的實現架構。聽完整個分享,大開眼界。SequoiaDB符合CP,亮點在於支援事務(提交回滾)、支援跨集合跨節點事務、內建支援類SQL查詢、支援資料壓縮。但我仍然有一些疑惑,比如SequoiaDB怎麼在效能和穩定之間做好平衡的,比如SequoiaDB的跨集合跨節點事務是否有限制,再比如SequoiaDB支援事務,是怎麼做好資料備份恢復,以及異常恢復的。王濤老師講到未來的趨勢是NoSQL和NewSQL各自優點結合。我認為這種趨勢未必長遠,因為每種技術的誕生都有各自的意圖,都有各自的使用場景,一個事物用於完成特定的功能。如果說一個事物太過完美,那麼必定不長久。一個事物結合太多特性,必然會失去很多。比如在系統和資料庫領域,效能和穩定往往是不能兼得的,二者都是相對的概念,只不過是滿足需求,更偏向於一方罷了。不管怎麼說,SequoiaDB作為國產的類MongoDB文件類資料庫,目前來說還是取得不錯的成績,不得不為之喝彩。

 

第二個分享是關於自動化運維的,分享嘉賓是邵海楊老師。邵海楊是UPYUN的聯合創始人兼運維總監。海楊老師分享的運維理念主要有以下幾點:程式生成程式、小而美的運維是基礎、未來的趨勢在於OpenStack、Docker等。目前的運維朝著自動化的趨勢發展,DevOPS的理念早已植入人心。當下網際網路的大好趨勢,對運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高效地做好運維,如何聰明地工作,那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目前優秀的運維工具,比如Puppet、Chef、Jojo、Crowbar、Ansible、SaltStack等等,完全可以簡化我們的很多工作。但問題是,往往這些工具不能適應特定的場景,掌握一門甚至是幾門指令碼語言是很重要的。從我的角度來看,Shell(awk、sed)是童子功,是堅石,在此基礎上,Python、Ruby、Perl可以選擇其中一門作為Shell的輔助。在我的工作中,主要使用Shell和Python,目前有全面轉向Python的想法。有了這些指令碼程式,對於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說是大有幫助。借海楊老師的話,這是可以提高生活質量的。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標題叫做「哥們別逗 了,寫個指令碼那真不叫運維自動化」,內容大致講得是「會寫指令碼,只能叫輔助運維,不叫自動化,自動化應該是真正的開始讓機器幫你監測問題、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自我修復、自我維護、自帶乾糧,各模組之間儘量低耦合、可擴充套件、插拔。應該是真正能幫企業降低IT運營成本,使運營成本視覺化、可測量、可對比,應該是真正能減輕運維人員的工作量而不是又製造一堆新的問題,應該是切合企業真正的實際需求做出來一些好用的工具和平臺,而不是搞一些花裡胡哨卻最後扔在那裡沒人用的花架子。」此文中提到的觀點不得不引起廣大運維和資料庫從業人員的反思。

 

兩個分享完畢,進入茶歇。出去吃了塊Pizza,然後回到座位,和旁邊的同仁聊了會天,他說這兩天廣州的網際網路發展越來越好,我想確實如此。微信作為老大,再加上大大小小的遊戲公司,未來一片光明。

 

第三個分享是關於CoreOS的。分享嘉賓是華為OS架構師的劉華老師。劉華老師一身技術範,很可能是做技術久了,面對那麼多聽眾,難免緊張,上臺語速超快,節奏把握得不是很好。劉華老師做得分享絕對是上等的乾貨,裡面提到太多的技術專有名詞,聽完感覺在天上飛了。劉華老師所在團隊想把CoreOS、OSv、Docker等技術融合,來適合特定的使用場景。雖然還在探討階段,但其中講到的思路確實值得借鑑。目前Docker技術已經火得不行了,而且已經形成了強大的生態鏈,雖然Docker和CoreOS最近出現分歧,但仍然可以預見2015年,Docker仍將大放異彩。

 

第四個分享是關於開源中國Git系統遷移過程的,分享嘉賓是紅薯和oscfox。紅薯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第一次親眼見到他,感覺是一位和藹可親的技術前輩。此分享主要內容是關於Ceph分散式檔案系統的,Git系統遷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故障修復。開源中國這次遷移Git系統所走的路,彷彿重現了Github走過的路。Github最初部署在AWS上,然後再遷移到自己的機房;開源中國Git系統也是這樣,最開始部署在阿里雲,業務量過大,阿里雲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最後才決定遷移。從這次分享中,我看到了紅薯已經開源中國的員工對於卓越技術的追求,對所犯錯誤的誠懇謝意,以及對廣大使用者負責任的態度。目前我已完全轉到Git,以前搭建過GitLab,也使用過SVN。綜合比較,Git是優於SVN的,如果還在使用SVN,完全可以考慮轉向Git。現在,Github是我每天必上的網站,從中獲得的收益不可言之。

 

每個話題都與答疑環節,與會者的活躍程度蠻高,也從這些問題中獲得了不少知識。

 

文末,感謝開源中國!感謝分享的各位老師!感謝網易!

 

題圖來自「開源中國」。

 

Good Luck!

Robin

2014年12月28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