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阿舜學音樂-筆記】1.12和絃功能與進行原理

A_chestnut發表於2024-11-16

七和絃

七和絃是三和絃的基礎上疊加三音構成的和絃(四個音的和絃)。

七和絃示例
其中小大七和絃(CmM7)很少運用,因為調內沒有小大七和絃,同時聽感上也不是很好。
注:有另一種和絃命名方式,即三和絃與根音呈大小七度的音組成和絃的命名法,該命名法對比上述命名法有個特例——增大七和絃(增三和絃疊加一個小三度),這種命名是從該命名法出發的。
這裡再給出調內七和絃的舉例:
調內七和絃
調內總共七個七和絃,除去七級的減小七和絃(不常用)以外,共有1個小七和絃,2個大七和絃,1個大小七和絃。其中大小七和絃位於五級,在功能上是屬音,也叫屬七和絃。


和絃的功能與進行進行原理

先回顧一下各級音在功能上的命名:

音級功能命名

根據該功能分配,一級音作為根音的和絃,就叫主和絃,在調內是最主要的。僅次於該和絃的就是屬和絃下屬和絃

和絃的功能

三者相比較來看,主和絃較為踏實,有一種歸屬感,當放在開頭或結尾時,給人一種終結感或解決感。而屬和絃和下屬和絃則不是相對穩定,有一種傾向感。下屬和絃有著強烈地傾向屬和絃的傾向性,屬和絃則是強烈的傾向主和絃。
因而有這樣一個比較經典的和絃行進模式:主和絃進行到下屬和絃->下屬和絃進行到屬和絃->屬和絃最後再回到主和絃
這種經典的行進模式來源於古典音樂,決定著音樂大致的走向過程,即由穩定到不穩定再到穩定。另一方面,這種模式也指導著我們使用怎樣的和絃編配能更符合大眾審美。

以C大調的和絃為例,就是C->F->G->C。而實踐中,我們發現當兩個和絃有兩個以上相同的音時,
這兩個和絃就會在功能上由相似的地方。比如,Dm和絃有時就可以替代F和絃去完成下屬功能。
大調式中,主音、下屬音、屬音分別是1、4、5;而觀察小調式,我們會發現,原本在大調中作為替換性功能的6、2、3變為了主音、下屬音、屬音
原本我們在大調中透過三個主要大三和絃的C、F、G找到的三個小三和絃Am、Dm、Em,正是小調的三個主要和絃。這正說明了前文提到的相似和絃的功能相似性
同理,透過F也可以找到Am,這也說明了F由一定的主和絃屬性,Am也有一部分下屬和絃屬性。透過C找到Em,也說明Em有一定的主功能,C由一定的屬功能。(G向另一個方向找到的724剪下和絃不屬於三主音,這裡不過多介紹)

而當其他未列舉的和絃中有兩個以上的音與這些主要和絃重合時,意味著它們也具有一定類似的功能屬性,這也是和絃間進行連線的道理。

在反向連線時,Dm屬於比較特殊的和絃,它只有下屬屬性,無法使用屬和絃連線(古典音樂中,屬音連線下屬音也是禁止的,當然,在流行音樂中沒有絕對)。
經典行進模式


參考資料:

[1]阿舜.【全網唯一】學院級·系統化·全系列 音樂製作編曲教程 [ 理論加實踐 輔導帶作業 ] 零基礎教學入門自學課程【全新版本】[OL].bilibili,2023-11-14/2024-11-1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