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的公益可以怎麼做?

發表於2013-05-08

來源:極客公園

5 月 7 日下午,騰訊 CEO 馬化騰與壹基金創始人李連杰共同出席了 2013 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的高階訪談環節。李連杰表示自己早在 PC 時代就已經關注到網際網路對公益事業的促進作用。而在移動網際網路興起的今天,公益成為每個人舉手之勞的事情。在壹基金這麼多年的慈善活動中,騰訊一直為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我看來,網際網路的發展不僅讓公益組織的運作變得更加高效、透明,另一方也為公益資金的募集提供了極為便捷的渠道。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民間公益事業的壯大以及未來走向成熟,必然離不開網際網路的持續支援。我總結了一些自己覺得很讚的網際網路公益形式及其相應的案例。

404 頁面——QQ 空間

網際網路時代的公益可以怎麼做?

關於好玩有創意的 404 頁面網上有過不少羅列,但是將 404 頁面做成公益形式確是一種創新。極客公園撰文介紹過今年年初上線的 QQ 空間 404 尋人頁面,騰訊這種重量級商業公司將公益做到重量級產品 QQ 空間裡,的確值得讚賞。 QQ 空間作為中國最大的社交網站,其龐大的流量無疑能夠為這種網路尋人啟事帶去很大的曝光量。

軟體啟動介面——QQ 軟體 PC 端

網際網路時代的公益可以怎麼做?

去年 10 月 23 日,也就是重陽節那天,我登入 QQ 時看到這樣的啟動介面(如下圖),點進去發現原來是我自己在新浪微博曾看到過的新聞,說的是一位用彩筆畫出美麗花朵的老奶奶。於是 QQ 團隊就將這些花做進了 PC 端的啟動介面裡,與上面的 404 頁面一樣,同樣能夠獲得很大的關注度。具體介紹可以去看騰訊 CDC 團隊的部落格

社交網路號召——人人網地球一小時

網際網路時代的公益可以怎麼做?

“地球一小時”活動創立於 2007 年,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那時人人網還叫校內網,每當地球一小時活動臨近時,我的同學們就會更新加上統一標籤的狀態,以及轉發關於此項活動的說明和呼籲。直至今天,人人網上面的地球一小時活動仍然在諸多的社交網站中有著相對較高的活躍度和支援度。

微公益——新浪微博

網際網路時代的公益可以怎麼做?

2012 年 2 月 19 日,新浪微博的微公益平臺正式上線公測。此前,2011 年春節由於建嶸教授發起“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也就是微博打拐活動,讓新浪微博成為解救被拐賣兒童的首要輿論陣地和資訊傳遞中心。隨後微博上亦由大 V 發起過多次為病患者募捐的活動。微公益平臺的上線令很多網友自發的公益活動得到更大的關注,同時能夠確保資訊的真實度,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獲得更多的關注。

搜尋引擎尋人——Google Person Finder

網際網路時代的公益可以怎麼做?

Google Person Finder 在美國的多次災難,如卡特里娜颶風以及前不久的波士頓爆炸案中,Person Finder 幫助很多人找到了親人。在前不久的雅安地震中,Google Person Finder 也推出了相應的尋人頁面。Google 的先行讓百度、360、搜狗等搜尋引擎隨後加入其中,並最終打通了尋人資料庫。

Bing 的尋人方式與眾不同。當使用者搜尋的內容沒有結果時,並非像往常那樣單純地顯示無結果,而會出現一則尋找走失兒童的啟事。

公益輿情平臺——雅安之聲

網際網路時代的公益可以怎麼做?

發生自然災難後,公益援助措施不僅是物資方面的供應,輿情監測、心理輔導同樣重要。國內的一個團隊開發了名為“雅安之聲”的網站,通過新浪微博的 API 抓取所在地為雅安地區的人的微博動態並匯聚在一起。通過這種集中呈現,能夠一定程度上反映受災群體的心理狀況是否穩定。

網上快捷捐款——支付寶 E 公益平臺

網際網路時代的公益可以怎麼做?

支付寶的公益平臺真正讓捐款行為普及化,並能達到使用者自願的目的。正如李連杰在 GMIC 上所說的,如果每個手機使用者每個月能捐出 1 塊錢,會是多麼巨大的一筆數字。與上述以資訊方式為主的公益不同,支付寶位於最直接有效的捐款環節,讓人們在動情之時能立刻獻出愛心。

公益宣傳 App——WWF Together

網際網路時代的公益可以怎麼做?

此類應用中個人認為做的最好的是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在 iPad 上推出的 WWF Together,是一款科普動物保護知識的 App。它包含十多種瀕危動物的詳細介紹,每張配圖都能帶來視覺上的震撼感;加上結合地理位置資訊以及互動遊戲,讓人們能夠更直觀的感受到保護動物的重要性。附上下載地址,有 iPad 的人可以感受一下。

虛擬與現實相結合——巴西的 Treebos

網際網路時代的公益可以怎麼做?

巴西的創業團隊 Treebos 受 SNS 社群遊戲的啟發,將網路遊戲與生態種植結合起來。在一個虛擬農場中,玩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種植喜愛的蔬菜和水果,Treebos 團隊僱傭農民,按照遊戲中玩家進行的操作在現實中的農場內完成相同的操作。在收穫的季節,團隊每月會給玩家寄去 3 包用環保紙袋包裝的剛剛從農場種採摘下來的新鮮有機蔬果,而多餘的蔬果則會拿到市場上進行出售,維持農場的正常運營。詳細介紹可見極客公園文章《在虛擬世界解決現實問題——產品背後的公益情懷》

可以做但還沒做的——微信公眾平臺

網際網路時代的公益可以怎麼做?

這點也是 GMIC 嘉賓重點討論的一種公益方式,通過關注公益組織的公眾賬號,人們通過回覆操作可以瞭解公益組織的動態、資金流向,或者直接在微信裡完成捐款。馬化騰現場表示這從技術上來說並不難實現。如果能將超過三億使用者的微信好好使用起來,必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公益效果。

極客們的實地公益

網際網路時代的公益可以怎麼做?

當然,在輕便的網際網路快速推動著公益事業的時候,有一群人反其道而行之,親身前往偏遠地區去進行公益支教。這就是不久前參加極客公園第 41 期活動的一公斤電子團隊。他們的宗旨是希望依靠技術的貢獻跨越這個世界的鴻溝,使“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讓知識可以傳遞給每一個人。關於他們的介紹可以關注相關的文章視訊

網際網路的公益情懷

無論網際網路或是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到多麼高階的階段,它終究只是實現公益的手段之一。公益的根本在於人內心深處長存的仁愛、同情、憐憫等情感,為了讓這些情感能夠得到落實去幫助更多的人,網際網路技術只不過恰好地成為最便捷的渠道。反過來看,網際網路所倡導的平等、共享、公正的價值理念符合公益的精神特質。願網際網路關聯起來的每一個人都能獻出自己最真誠的的愛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