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測試工具LoadRunner結果分析中的響應時間

科敏發表於2014-02-28
     有些事情其實並不複雜,只不過我們沒有關注他,或者說我們沒有很好的關注,我們在用LoadRunner做效能測試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響應時間,大家都知道這個指標,也知道這個指標可以在結果分析中哪裡得到,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LoadRunner給出的這些值是如何得到的呢?今天在這篇給大家揭祕這個事情:
  1)首先LoadRunner以時間位移為基準收集所有事物的響應時間,收集的這些資料作為分析的基礎。
  2)將上述收集的資訊進行統計得到最大、平均、最小、標準差、90%的響應時間。以及畫出事物平均響應時間的曲線。
  3)平均響應時間:在事物全部響應時間做平均計算;
  4)最大響應時間:在事物全部響應時間中求MAX
  5)最小響應時間:在事物全部響應時間中求MIN
  6)標準差:在事物全部響應時間資料中做標準差運算
  7)90%響應時間:將事物全部響應時間進行排序然後求90%資料中的最大值;
  8)事物平均響應時間曲線,曲線中點的個數跟取樣時間(可設定)和測試執行時間相關(當然選取的資料是可以設定的,在結果分析過程中可以選擇抽取那段時間的資料);每個點資料的計算是根據:在取樣時間範圍內所有事物響應時間的平均。
  如何驗證上述的情況是對的呢?大家可以用以下的方法:
  1) 設定一個LoadRunner的測試場景,執行獲得結果資料;
  2) 開啟結果分析工具,獲得測試結果;
  3) 然後將LoadRunner中統計的所有資料匯入到Excel中進行手動分析;
  4) 通過EXCEL中的資料統計功能,統計最大、最小、平均、標準差、90%的響應時間,然後跟LoadRunner結果分析中給出的資料進行比較,你就能驗證你的想法。

相關文章